寫作路上,感謝有你(二)
第三個人要說的是巧兒,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剛剛開始寫稿,因為投稿屢屢不中,所以她到處向別人請教寫作的秘決。“大家都忙,沒有太多人理我這個新手。”巧兒說。我想到自己剛開始寫稿的艱難,也想到了自己曾經得到過的幫助。于是,我說:“我不忙,你有事找我,我會傾其所有,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訴你。”巧兒發了一個淚流滿面的表情,我知道,她很激動,像我當初得到茉莉和穎子幫助時的心情是一樣的。
巧兒是一所重點中學的化學老師,很優秀。再加之巧兒上過高中,我一直感覺高中三年會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大量的積累會是你的文化素養和積累到達一個新的高度。而很遺憾,我初中畢業就上了中專,而且學的是會計專業。所以,在寫作時,我老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而巧兒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雖然是新手,可是她的文筆確實不錯。她之所以一直發表不了,是因為她寫稿方向有問題。副刊屬于快餐文化,也更偏向于生活類的東西,而巧兒因為當老師,她的文字大部分帶有說教的成份。所以副刊是不會用這類稿子的。
聽了我的分析,巧兒恍然大悟。我建議她要不就專寫育兒類的文字,因為她有這方面的優勢;如果投副刊就要改文字風格。巧兒聽從了我的建議,當天就改了一篇稿子。我幫她把她稿子推薦出去,很快就發表了出來。巧兒在那邊激動地一連發了很多個擁抱給我。我也真心替她高興,因為作為一名作者,稿子見報確實是一件很快樂地事情。
和巧兒熟了,除過聊文字,有時我們也聊生活。那段時間正在熱播《歡樂頌》,巧兒傷心地告訴我說,她就是現實版的樊勝美。他們家家庭結構和樊勝美家是一樣的,她上面也有一個哥哥,嫂子一口氣生了四個女孩。父母是農村人,傳宗接待觀念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母親,她要求媳婦一定要生個兒子。所以,嫂嫂不出去工作,在家里不停地生孩子、帶孩子。而哥哥呢,因為孩子多,說嫂子一個人帶不過來。于是,他也名正言順地待在家里當起了啃老族。他們全家的生活費全部由父母供給。
父母沒有工作,他們在一個市場里擺攤賣菜。父母很辛苦,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去拉菜,回來后,又腳不停蹄地整理,給酒店配送。而哥哥和嫂嫂一家,心安理得地住在父母買的房子里,一家人夏天空調,冬天暖氣,要多愜意又多愜意。幾個侄女學鋼琴、學畫畫以及所有生活費都是父母供給的。而且,即使這樣,哥哥對父母還是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
我詫異于怎么會有這樣的人,一大家子六口人,全部由老父母供養,而且還生活的這么有質量,有車、有樓。聽巧兒說,幾個侄女們一年光學鋼琴交學費就要一兩萬元,那些錢,都是父母將這些年做生意所有的積蓄拿出來。
更氣人的是,巧兒說父母不僅自己接濟他們,他們還要求巧兒也幫著他們養。她平時孝敬給父母們的錢,不等捂熱,他們轉手就會交給哥哥、嫂子。母親還要求巧兒將自己的侄女帶到她家,供她上學。給出的理由竟然是,你只有一個孩子,而且你們兩口子都有工作,負擔那么輕,你難道不應該幫幫哥哥嗎?
巧兒懷孕了,二胎。巧兒說她和老公都很高興,她因為身體原因,生了女兒以后就一直懷不上。現在終于如愿以償了。巧兒說不管男孩女孩,她都想生下來,給女兒做個伴,以后她和老公年齡大了去世了,女兒還有個親人。當然,這也是好多人的想法。當所有人都為她高興的時候,巧兒說母親卻打來了電話,把她劈頭蓋臉就罵了一頓,說她沒良心,你哥哥生了那么多孩子,你養一個就行了,還生什么生?你不是有一個女兒了嗎?再幫著哥哥養一個就行了,為什么還要自己生?還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凈想著自己,一點都不為娘家人考慮,太自私了。
巧兒說那天她把自己關在房子里, 整整哭了一天,誰叫也不開門。她想不通,她的母親到底愛過她沒有,從小什么都是哥哥先用,就連她上大學,當初也是父母讓她寫下保證書,答應以后一定要照顧哥哥的情況下父母才供她上的學。也就是父母的溺愛,才造成了當了父親的哥哥,還像一個孩子一樣。他們不自力,也不懂得感恩。即使幾個侄女,也對爺爺、奶奶的給予好像力所當然,從來不懂得感恩。可是,父母還是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還要把自己也拉上,一塊供養哥哥和嫂子。
巧兒隔幾天就會給我說說她家里的事情,她說她有時去父母家,給父母剛送完東西,還沒等她走,父母就會給哥哥打電話。于是,她前腳剛走,哥哥后腳進門,就會將她送的東西全部打包帶走。她想帶父母去旅游散散心,哥哥卻將自己的兩個女兒一塊送了過來。
巧兒的故事,剛開始讓我震驚,到最后就成了憤怒了。我從來沒想到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父母。對,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中國的父母們,他們總是盡皆所能地把自己最好的都給孩子,把路給孩子們鋪好了,把生活給安排好了,讓他們少受苦,生長在溫室里。而正是這樣地安排,造就了很多孩子即使成人了還像一個“巨嬰”一樣,吃喝拉撒都要靠父母。他們就不想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動不了了,自己不在了,他的孩子怎么生活?
聽了巧兒的故事,我想到了我的父母和弟弟。弟弟也沒有工作,他和弟媳靠一個餐廳養家糊戶,雖然辛苦。但是他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父母也從來沒想到讓我幫幫他們。父親還常說,你孝敬我和你媽是應該的,至于你弟弟,他們年紀輕輕的,只要努力,生活肯定差不到那去。你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是的,生活是自己的,即使是親人,也沒有人有義務有責任背著、抱著、抗著你走。你不僅要自己自食其力,更重要的是你還要給孩子們做好表率,只有這樣,你的孩子們才會懂得努力的重要性。就像我的侄子、侄女,每次給他們回家買點東西,他們都會說謝謝姑姑。因為知道父母忙,爺爺、奶奶年齡大了。他們從小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因為,在他們小小的心里,是懂得感恩和自力的重要性。一個懂得感恩和自力的孩子,我相信,他的人生,是不會差到那去!
因為家庭瑣事太多,巧兒的寫作也沒有堅持多久。好久再沒聯系,有次我留言問她還寫不?她說早不寫了,生活讓人疲于應付,哪有那份心境。
這又是一個讓人遺憾的結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