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位于南歐的巴爾干半島,彈丸之地,人口不多地域不廣,據說還是歐羅巴文明的發源地呢,為啥總是不消停呢?為什么被稱作歐洲的火藥桶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踏上了追憶南斯拉夫~波黑塞爾維亞黑山阿爾巴尼亞四國13日之旅。
從北京出發十個小時抵達伊斯坦布爾轉機后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此行第一站: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這個首都機場可真是小的可愛,走下舷梯熾熱的空氣迎面而來,只有兩個行李轉盤,幾步路就過了海關出了航站樓。坐上大巴車我們開始第一天行程,周邊都是綿延起伏黑色的山脈,鮮有高樓大廈,類似國內小村落,進入市區吃了早餐,居然有包子和小米粥,長途跋涉的夜航十分疲累,這類似家鄉的味道慰籍了大家的身心。經驗豐富的領隊賈導帶著我們去著名的東正教奧斯特羅格修道院,這是一個由自然和人類共同完成的建筑奇跡,幾乎完全建造在一個垂直的山崖上,它是世界上每年游客訪問量最大的東正教修道院之一,修道院保留了大量的精美壁畫,同時還保留著圣奧斯特羅格的圣體和遺物供世人參觀。
我們在山腳下轉乘了小中巴車后向山頂的修道院進發,途中山路十八彎不說而且狹窄陡峭,拐彎抹角處錯車都十分困難,今天的車格外多,一路上堵堵堵走的很慢,賈導問了當地司機才知道,周五是天主教禮拜日,今天好像是這個奧斯特洛夫的誕辰日或者紀念日,周邊好幾個國家的信徒都來膜拜他,信徒們非常虔誠,很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在山腳下停好車,脫了鞋子拿在手里,赤腳走在山間的石板路上,山路更加崎嶇不平,炎熱的陽光里,看著他們滿頭大汗笑容滿面的互相鼓勵著往上爬,真佩服他們的勇氣啊!看起來這個奧斯特洛夫是個非常厲害的神人啊,據說幾百年前他在此修行,修得正果,幫助很多人治好了病,還做了很多善事,所以數百年來得到了眾生的頂禮膜拜。我們到了山頂,潔白的修道院貼合著山壁,東正教的尖頂威嚴神圣,從門口到院門口排滿滿的,頂著烈日的每個人都虔誠而執著,一點點挪著向前進,賈導前后打聽了一下告訴我們大家,如果要排隊進院,至少三個小時,修道院里十分狹小,也就三五個人繞一圈就得出來,我們不是信徒,就不要湊熱鬧了吧,大家分散開逛逛門口的小賣部,拍拍照就行啦,我和曉敏擠進小賣部,人多的很,各種小物件倒也精致好看,鑰匙串啥的,想溜達一圈都不行,都是人,我倆只好擠出來拍拍照跟大家一起坐車下山了。
一般來說長途旅行的前幾天都精力旺盛,所以第一個白天不要睡覺倒時差,疲累后好好睡一覺就緩過來了,豐盛的晚餐后我們來到波德戈里察市中心,這個小城在1945年至1992年間名為鐵托格勒(Titograd)。地處黑山東南部斯庫臺盆地莫拉查河畔,1326年首見于史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于戰火,僅存土耳其鐘樓、清真寺一處和幾處房屋。現重建為一座新城,基本上可稱為一座游樂城,全城面積1/7被辟為公園和游樂設施。街道不寬,綠樹成蔭,干凈而整潔,四方形的土耳其鐘樓孤零零的矗立在一片民房間,目測有三十幾米高,頂部有燈光沒有看到鐘表盤,鐘樓前面幾十米就是清真寺,小小清真寺圓頂上伸出的圓柱子有兩米高吧,圓柱上接著深灰色的尖,有點東正教的感覺,夜色漸深了,寺里傳來悠遠綿長的呼喚聲,我們走在幽靜的街道上,身邊走過的女人金發飄飄,優雅自在,看不出曾經的戰亂紛飛,有一對情侶牽著手走過鐘樓,燈光把他們的背影拉的很長很長,街邊咖啡館和酒吧里飄出醇香的咖啡味和音樂聲,夜風微涼,樹影婆娑,回酒店的路上迎面而來的兩個女孩如畫的面孔讓我倆忍不住偷拍一下,斯拉夫民族的基因讓這里的人們都很高大帥氣,女孩子大都有一頭卷曲金黃的長發,藍寶石一樣清澈的大眼睛深深的嵌在小巧白皙的臉龐上,身材高挑,凹凸有致,真的是漂亮呀!
斯庫臺湖位于黑山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之間,湛藍清澈的湖面被四周黑色的山巒環繞,天藍的有點假,一絲絲云都沒有,順著湖邊的餐廳走下去就是鐵皮船,好簡陋的鐵皮船啊,船頭有個發動機,高大帥氣的水手拉著纖繩卡在鐵架子上讓我們登船,大家彎彎扭扭的上了船分兩邊坐下,水手跳上船頭拉著發動機開船了,救生衣堆在船頭不用穿上,實話說我有點膽怯,水不深吧?賈導問了水手說有十來米深呢!哈,有點怕怕呀,船一開起來,呼呼的風吹過來,劃開湖面一層層波光粼粼,湛藍的湖面,雪白的浪花,太浪漫啦啦啦!我和曉敏面對面坐著,交匯的眼神里滿滿的都是快樂!遠處的小船是劃著漿的,搖啊搖,尖尖的小船飄在湖面好可愛呀!又飄過來的一艘鐵皮船,甲板上趴著的小伙子沖我們招手呢,花花綠綠的一堆人或坐或趴在船上,倒影在湖里也是笑著呢。斯庫臺湖面積很大,我們的船繞了一大圈,一個小時了也沒到頭,鉆過幾個石橋后回到了岸邊,結束了游船活動,我們要去阿爾巴尼亞的首都地拉那啦!賈導的歷史知識非常豐富,一路上絮絮叨叨講述著巴爾干半島的故事,這里屬于南歐,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這幾天烈日下溫度達43℃到45℃,哇塞,我說咋陽光滾燙燙的呢。相比于北歐的發達好福利,中西歐比如英法德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富裕先進,巴爾干是歐洲地區貧窮落后的代名詞,所以這里的人不喜歡被稱作巴爾干人,而愿意被稱作南歐地區。這里森林覆蓋率很高,漫山遍野都是各種松樹和針葉林等,木材資源豐富,巴爾干山脈里還有鐵礦銅礦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峽谷眾多,水利資源也特別豐富。
過海關歷來都是嚴肅的事情,進入阿爾巴尼亞邊境時,賈導讓我們呆在大巴車上等司機過去辦流程,只見我們的司機先拿了幾瓶飲料過去,然后跑回來又拿了幾瓶飲料,然后又拿了點小禮物,來來回回三四次才高興的回到車上,原來他溝通好了,我們不用下車過安檢了,海關人員親自上車來蓋章驗護照,兩位高大帥氣的海關人員來到車上,熱情的打招呼,哈嘍哈嘍,China厲害!乒乓厲害,跳水厲害!哈,我們都笑起來,咱們的奧運健兒太棒啦!
阿爾巴尼亞對于我們來說,小時候好像是咱們的好朋友,寧死不屈,卞卡是最早引進的電視劇,當年黑白電視機看的就是這個,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當年這就是阿爾巴尼亞富足的象征。霍察領導下這里曾經挖了17萬個地堡,好像感覺全世界都有人想害他似的,這家伙有被迫害妄想癥吧,到處都是假想敵啊,當年的富裕被嚯嚯的夠嗆啊。首都地拉那挺漂亮的,市中心廣場上有個跨馬持刀的雕像和巨大的摩天輪,紅色的國旗上有雄鷹展翅的圖案,男孩子們踩著滑輪車疾馳而過,幾個男人拉著手風琴,敲著架子鼓,在廣場一角歡快的歌唱著,看到我們走過,曲風一轉,居然是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熟悉的旋律是電影~橋的主題曲啊!廣場西邊有一片噴泉,有個快樂的小女孩踩著水逗著水柱,開心的笑著,天真無邪,卷卷的金發,靈動的大眼睛蹦跳著,手舞足蹈,看的我們都開心起來啦!
巴爾干山脈斜插進地中海形成了許多峽灣,亞得里亞海延岸的科托爾峽灣尤其美麗動人,高大威猛的船員駕駛著快艇,劍一般劃開海面疾馳著,這帥哥還播放著動感十足的嗨歌,聽不懂但是氣氛超好,我們一會兒去船頭一會兒到船尾,手舞足蹈的迎著海風放聲歌唱,哈,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此時此刻就是這樣的感覺!
游覽科托爾峽灣美景,前往佩拉斯特的巖上圣母島,傳說在1452年,當地一位漁民在一次船難中險些喪生,獲救時在海上發現一塊有圣母像的巖石,自此每次有船經過漁民就會投石致意祈求平安,日積月累終于成為了一座小島,后來便建立了教堂紀念;乘船經過南斯拉夫戰爭遺留下來的軍用潛艇隧道和曾經是監獄的馬穆拉島,前往藍洞?,乘船進入探索,由于太陽光的反射,洞穴在晴天會呈現出非同尋常的湛藍,十分迷人。藍洞附近有好多老外游泳,蹭的一下就蹦進海里,颯的一批喲!高大威猛的男士和凹凸有致的美女,趁著碧藍的海水,把深幽的藍洞都挑逗起來啦!真心推薦,去南歐一定要造訪藍洞,最好穿著泳衣來!
科托爾古城很小呈四方形,由教堂,商鋪和小小的廣場組成,穿梭其中古老的城墻和現代時尚的美女帥哥相映成趣,有個教堂說是東正教和伊斯蘭教共用,哈,這兩家輪流上班啊!抱著孩子的爸爸們很多,看起來歐洲女性地位高啊!
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對我們影響巨大,巡著電影的足跡,我們在薩拉熱窩市中心從斐迪南大公被刺殺的橋邊丁字路口開始,一路走到那個德國軍官俯視全城的山坡上,仿照當年的場景錄了段視頻,按照瓦爾特們的足跡去清真寺,鐘表店老板被槍擊倒地的噴泉邊,掩護過瓦爾特們的叮叮當當的銅匠鋪,擁擠的街區曾經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為了自由而奮斗的人們,應該永遠載入史冊啊!
我們來過古老的薩拉熱窩街頭,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之地,遮面的長袍有紫色藍色和黑色白色等,代表著不同的教派,吊帶裙和長發飄飄的美女,一切是那么叛逆又是那么和諧,哦,也許是表面的和諧吧,短暫停留的我們無法探究千百年來各色人等的心路歷程,但是對和平對自由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我想任何民族人民都是一樣的。在圓形的小廣場上有很多鴿子,人們喂食鴿子,親吻落在掌心的小鴿子,孩子們跳躍著和鴿子一樣開心,我看到一位裹著嚴嚴實實紫色罩袍的女人,雙手攤開,掌心滿滿的都是面包屑,她開心而肆意的旋轉著,鴿子上下翻飛圍著她,遠遠的,我看到了她眼睛里的興奮和幸福!
薩拉熱窩街頭的很多墻壁上有紅色的彈孔,人們把戰爭留下的痕跡涂成紅色,稱為薩拉熱窩玫瑰,在1992年開始的長達1428天的野蠻圍剿中,極少數人們挖出了一條生命隧道運送生活物資,成千上萬的人們生命定格在那個時期,包括拍攝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電影的導演,聽著這離我們并不遙遠的往事,心里沉甸甸的都,讓我最感動的是,在那個最最艱難的時期,人們只能在家,為了一點點生存機會努力著,還有婦女們互相整理發型燙頭發,這個多災多難的地方,人們對于美的向往格外堅強格外努力!
貝爾格萊德是我們的最后一站,參觀了輝煌宏偉的圣薩瓦大教堂,城邊古老的要塞俯視著多瑙河蜿蜒流過,我們觸摸著圍墻,仰望鐘樓,看見雄鷹和鴿子一起飛向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