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讀到了萬維鋼老師的一篇名為《到底什么叫“智慧”》的文章,頗受啟發。
智慧,這個詞在生活中相當常見。贊賞一個人,常說某某有大智慧。那到底什么是“智慧”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萬老師的文章中介紹了一篇題為《面對日常挑戰的明智推理》的心理學論文,是由加拿大、德國和荷蘭的四位研究者撰寫,在2016年6月發表的。在論文中,“智慧”被做了的定義,說智慧就是明智推理(Wise Reasoning)。它的表現是一個人身處某個情景中,不但能夠考慮到自身的情況,還可以考慮到當時所處的環境,綜合判斷,做出明智的選擇。
這么說來,生活的智慧就是在生活中做出明智選擇的能力。乍一看,好像把“智慧”這么一個玄妙高深字眼的檔次給降低了。再細品,很有道理。智慧是能力,就是可以培養的,而且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機會。兩天前,我女兒去看搖滾演唱會的經歷就是個好例子。
大約在一年前,女兒從同學那里聽到了一個奇葩名字的樂隊,叫做“Panic!in the Disco/恐慌!在迪斯科“。這個樂隊10幾年前成立于美國拉斯維加斯,三年后開始頻繁獲獎,現在還頗有些名氣。女兒從一開始接觸時不太有感覺,到慢慢喜愛,到成為粉絲,而且等到了他們要到奧克蘭現場演出了!
票很早就買好了,而且是場地票。不過有一個問題擺在女兒面前,“放學后,怎么去演唱會的地點?”
新西蘭是車輪上的國家,沒有車不能說寸步難行,但也會有諸多不便。女兒還沒有到自己能夠拿駕照的年齡,所以我們父母的身份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當司機。
去演唱會場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爸媽幫忙,”爸爸,送我去演出的體育館吧,看完了再接我。“
女兒沒有提這樣的要求,快16歲的她已經不會輕易開這種口了。據她說,她根本沒有把讓我們送到體育館作為一個選項。根據我們的作風,她說我們肯定不會幫她。另外她自己也清楚,離開父母出行,這一點早晚要做到,她也在有意識地找機會鍛煉。她已經多次和同學結伴乘公交去市區玩,而我們只是開車把她送到公交樞紐。從家到公交樞紐這段路開車時間不長,但是走路的話要1個多小時!
沒有讓我們幫忙送她去體育館,接下來女兒還兩個選擇,早去還是晚去。
早去,就是在放學后立刻坐公交前往體育館。好處是,可能可以和很早就去排隊的兩個同學匯合,可以在離舞臺很近的地方看演出;挑戰是,要一個人走,自己沒有一個人從公交站去過那個體育館,不熟悉線路,沿路還會經過一些曾經發生過搶劫案的區域,另外,還有可能因為人多,沒法擠到先頭到達的兩位同學那里。
晚去,就是放學后,等著其他幾位同學一起去。但是她們放學后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到6點多才能出發。這個方案的好處是,一直都有同學一起作伴,比較安全;不好的地方是,到的晚,排隊進場就在后面,觀看效果不好。
從演出的前幾天開始,女兒和準備去看演出的這幾個同學保持密切溝通,了解了她們的線路計劃,經過各種考慮,最后做了決定:早去,自己獨身前往體育館。
我佩服女兒做出這個選擇的勇氣,因為這個方案比另一個方案多些風險。不過看到她主動地準備預案,我們也放心了很多。她在電腦上規劃自己要獨身走過的線路,盡量避開那些發生過搶劫的街道。下載市區離線地圖,導航不耗費流量,還把地圖的截屏保存在手機里備用,還向她媽要了手機充電寶做備用… 我們看在眼里,心里踏實。
選擇早走的方案還有一個風險是,如果她自己一個人到了體育館門口后,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和那兩個提前開始排隊的同學匯合。問女兒,她有預案。如果不能和先頭部隊匯合,她就會找個地方歇著,等后來的幾個同學一起開始排隊。這樣的話,雖然沒有占到好位置,畢竟不至于一個人進場看演出。這種演唱會還是和朋友們一起比較帶勁。其實女兒還做好了最壞打算,就是和后面一組同學也沒有見到,最后一個人去看演出。
演唱會那天,我把女兒送到離家最近的公交站,看著女兒的背影走向候車大廳。
過了一會兒,收到女兒發來的短信。“我到市區了。”
又過了大約25分鐘,女兒短信又來了:“我到地方了,和早來的同學匯合了!”
我短信送給女兒幾個酷!我覺得她這次計劃設計得非常周密,有預案,按步驟實施,最后達到了預期效果,特別棒!
事后復盤,太太說當時是有些想送女兒去體育館的,就算躲在女兒后面遠遠地跟著,暗中保護也好。我非常理解,當時我心里也是有些小小的不安。不過還好,我們都挺住了,沒有出手出手相幫,這讓女兒又一次鍛煉了她的生活智慧。
生活的智慧其實就是選擇的智慧,是一種在復雜情況、條件下做出最佳選擇的能力。回想當年,我好不容易領悟到凡事都是我自己的選擇,頓覺自己變得強大很多。激動了沒多久就發現,其實一個人無時無刻都有選擇的自由,但是并沒有不選擇的自由,因為“不選擇”其實也是一種選擇。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經常做出各種各樣的的選擇,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讓做出明智選擇的能力特別重要,它甚至決定人是否可以過自己希望的一生。
孩子即將成年,很快就要開始自己獨立生活了,因此時間相當寶貴,更要珍惜任何一次鍛煉機會。其實鍛煉機會不少,就怕父母沒意識到,給扼殺了。做父母的為了孩子能夠順利單飛,在下次再想出手相幫之前,值得想一想,我是不是正在扼殺孩子生活智慧的鍛煉機會呢?
文 /Sherman@新西蘭教育
大觀家庭特約出品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內容合作請微信聯系大觀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