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極簡、斷舍離、整理術等,趁外出培訓5天時間,實踐極簡出行。
我的定義:用最少行李,滿足出行中的必備需要。
出行基本情況:培訓上課從廣州去深圳,5天5夜。
先上整體圖(請忽視右半邊。。。)
因為培訓期間會用到電腦。我就選擇了書包,同時將除了“電腦、電源線、手機充電器線、現金、卡”等貴重物品以外的輕便物品都放在運動手袋里了,兩個包都只喂了半飽。
一、先來看一下書包。
1.電子產品、文具等重要必要品

這是我認為本次出行的最重要的必需品。
@筆記本及數據線:因為每晚都要整理培訓筆記,所以必需品。
@鼠標:一個大bug。因為沒有帶信號接收器,一直沒有發(fā)揮用處,這幾天直接用觸控板也沒覺得不習慣,下次可以省去鼠標了。
@手機及充電器:必需品,不贅言。本次入住酒店還有USB充電口,可以只帶數據線。
@運動手環(huán):一直使用的必備品。
2.類錢包里:我出門不帶錢包,只帶身份證、備用銀行卡、現金、門禁卡(因家門是密碼鎖連鑰匙都省掉了),以上幾樣都直接放在書包里的拉鏈內袋。本次出行只有在坐動車、入住酒店時用到了身份證。銀行卡、現金基本上沒用,因為支付寶實在太方便了。
3.備用文具:培訓班有提供文具,但擔心使用不順,就帶了記號筆、中性筆、便利貼、膠帶、手帳本。實踐證明,備用筆是明智的,因為我在第一天換座位的時候就把培訓班發(fā)的筆遺失了。但便利貼和膠帶完全沒用。手機也可以替代手帳。比如這篇文章就是我在手機上打出來的。排版、p圖步驟省略。
4.手帕紙、唇膏、衛(wèi)生袋。手帕紙帶了兩包只是在來回路上用到少許。因為酒店提供的紙是充足的,所以下次的類似出行,可以縮減到夠路上的用量即可。衛(wèi)生袋的容量也可以參考紙巾。因為酒店附近到處是便利店和超市。
5.水杯和傘。書包左右兩側的口袋標配。
二、運動手袋。



1.衣物:
@2件短袖
@2條褲子
@分別搭配好的兩雙襪子(沒上圖)
@2套內衣背心(沒上圖)
@2條內褲(沒上圖)
@1套睡衣褲(其實是我早上跑步的運動衣褲,兩用也挺好的,夏天衣服洗了干得快)
2.化妝包:這是個容量超贊的化妝包。
@隱形眼鏡及護理液(在家用的還剩小半瓶的)
@潔面粉和潔面磨砂膏(根據天數來帶潔面粉,真是我的大愛,磨砂膏本來不想帶的,后來看它用得還剩一點點了,用完就扔掉不帶回廣州了,也是用來湊數,因為潔面粉不夠了,這也算是不囤貨的弊端,突然庫存告急不一定來得及反應。)
@乳液、爽膚水、卸妝液(都是用分裝盒裝好的)
@眼霜及面膜2片(根據日常三天一片的頻率)
@隔離(都是在家用的還剩一丟丟的,這兩天用盡就扔)
@眉筆、腮紅、粉及氣墊(氣墊也是一款就要用干凈的)
@衛(wèi)生間使用:毛巾、牙膏(尾巴用完即扔)、牙刷和剃刀(均為舊物要替換的,用完即扔)、梳子。因為一次性洗漱用品使用很不環(huán)保,所以我出差基本上都帶自己的,但不帶多量,背著沉重。如果有那種尾巴或舊物就帶著用完即扔,如果沒有尾巴和舊物的話,那就用旅行分裝瓶。好在我經常跑東跑西的,這種配套設備還是有點基礎的。
3.我的鞋:運動鞋配一雙襪子(特別容易干),因為暴雨天所以備了拖鞋(超級好穿的拖鞋)。
綜上:可以總結幾條經驗如下。
1.從簡:出行前研究好需要帶什么,如果出行的地方已經有(如衛(wèi)生紙、洗頭水等)就盡量不帶自己的。
2.從輕:尾巴、舊物和分裝。從簡也是一個從輕的好前提。能不帶就不帶。但女生出門就是麻煩,特別是化妝的時候。
下次改進點:
1.手機可以代替電腦很多功能,聯網也方便。盡量不帶電腦。
2.絕對不帶鼠標。
3.如果有usb充電口,可不帶手機充電器頭。
4.手帳可以電子化。
5.便利貼和膠帶絕對不帶。
6.銀行卡或現金二選一。
感受:研究和實踐極簡之后,就盡量簡化自己的外物需求(我的精神極簡一直都在),但又不會像一個糙老爺們兒一樣。希望在未來一次實踐中可以做到習慣成自然,這樣就不會存在精力消耗,更加能夠符合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初衷。
最后補一句:女人出門確實對極簡修煉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