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過程編程思想
面向過程的抽象是將實現一個功能的一組命令組合成為一個函數,這個函數就能實
現這一個功能,是對功能實現的一種抽象,有了函數,我們就沒有必要重復寫很多
的代碼(特殊地譬如遞歸,可通過循環替代),僅僅一個代碼集合名稱以及參數就能
調用抽象的命令集合。
面向對象編程包括
面向對象的分析(OOA,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面向對象的設計(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
面向對象的編程實現(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對象編程思想實際上就是一種運用對象、類、繼承、封裝、聚合、關
聯、消息、多態性等概念來構造系統的軟件開發方法。
實現
分析系統中涉及的事務,根據“對象”抽象出“類”;
找出對象共有的特點,并且在類中定義為屬性;
找出對象共有的行為,并且定義為類的方法。
面向對象概念
-抽象(動詞)
-對象
-類:類是一組具有相同屬性和行為的對象的抽象,類的作用是用來創建對象,對
象是類的一個實例
-類和對象的關系
抽象和具體的關系。
每一個類在某一時刻都有零個或更多的實例, 類是生成對象的模板
一個類定義了使用哪些數據來描述屬性,每一個對象都有相應的屬性值數據
,一個類通過一系列方法來定義行為,這些方法能在每個對象中被激活
類的定義
把相似的對象劃歸成一個類。
在軟件設計中,類,就是一個模板,它定義了通用于一個特定種
類的所有對象的屬性(變量)和行為(方法)。
格式:
編碼規范:
類名單詞首字母大寫
屬性和方法第一個單詞小寫,其他單詞首字母大寫
屬性和局部變量對比
局部變量
方法體中聲明的變量、方法中的參數或代碼塊中聲明的變量,都是局部
變量
屬性可以和局部變量同名,使用關鍵字this進行區分
認識對象
類和對象的關系
類是創建對象的模板,對象是類的實例。
對象的創建
什么是對象
類(class)是對某一類事物的描述
對象(object)是實際存在的某類事物的個體,也稱實例(instance)
創建語法語句:
Employee(類名) zhang(對象名)=new Employee(類名)
對象的使用
在其他類中,使用對象名點運算符調用屬性和方法
-引用類的屬性:對象名。屬性
-引用類的方法:對象名。方法名(實參)
對象的創建
1.編寫一個類
2.在主函數中創建對象、
3.運行有主函數的類
只有主函數的類才能運行
無論有多少個類,只要主函數中創建對象,才會占用內存。
創建多個對象
創建匿名對象
創建完對象,在調用該對象的屬性或方法時,也可以不定義對象的句柄
,而直接調用這個對象的方法。這樣的對象叫匿名對象。
如果只使用該對象進行一次方法或屬性調用,可以創建匿名對象。
構造方法
構造器(constructor)
-構造方法也是方法,但是它是特殊的方法而已
-所有對象都是通過構造器來創建的
創建對象:類名 對象名=new 構造方法();
構造器(構造方法/構造器,constructor)特點:
-構造方法名必須與類名稱相同
-不含返回值類型,也沒有void
-不能在方法中用return語句返回一個值
構造方法作用
構造方法用來完成對象的創建,即完成對象的實例化
-在java中,每個類都至少有一個構造器
-一個類可以不寫出構造方法,編譯器會自動給這個類增加一個構造器,該構造器沒有任何參數,稱:默認的空構造器。
構造方法重載
構造方法可以像普通方法一樣發生重載,通常一個類中不止一個構造方法,而是有多個不同參數的構造器,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構造器創建對象。
-一般可以使用構造器來完成對成員變量的初始化。
有帶參的構造器,那么不帶參的空構造器不會自動產生。為了防止在某
些情況下還想使用這樣的無參數默認構造器,因此最好還是養成寫出這
個無參數的構造器來,以備后用。
構造方法的調用
在其他類只能在創建對象時調用一次構造方法。
普通方法可以在創建對象后,使用點運算符調用多次。
多次調用構造器,一個類可以實例化多個對象。
java包的概念
在Java中,包主要有以下用途 :
包允許將類組合成較小的單元
有助于避免命名沖突
包允許在更廣的范圍內保護類、數據和方法
語法: package 包名:
Java類庫中常用的包
java.lang: java默認包,任何程序中,該包都被自動導入。
java.io:輸入/輸出操作有用的類的組成。
訪問同包中的類
位于同一包中的類可以直接訪問并使用
訪問不同包中的類
使用import關鍵字引入其他包中的類
必須在package聲明后面,類聲明前
import語句可以出現多次。
package和import說明
package說明:
package像是我們的姓,而class名稱就像是我們的名字
package和package的附屬關系用”.”來連接,這就像是復姓。
import說明:
import就是在java文件開頭的地方,先說明會用到哪些類。
接著就能在代碼中只用類名指定某個類,也就是只稱呼名字,不稱呼她的姓。
import使用通配符
import可以使用星號(*)通配符
代碼封裝
封裝關鍵字:
-private(私有):只能被該類的成員訪問,private權限最小,限制類外訪問。
-default(默認):不使用權限修飾符時(即default)的成員在類內以及
在同一個包中的其他類可以訪問。
public(公有):公有的,最高的訪問級別,public成員可以在所有其
他類中訪問
封裝的常規屬性
-將類中的屬性用private關鍵字進行隱藏
-通過規定方法訪問屬性,一般通過set開頭的公有方法對屬性賦值,用get開頭的共有方法得到屬性的值。
-在方法中加入控制語句,對不合法數據進行檢查。
靜態:static關鍵字
static關鍵字可以修飾的元素
-屬性
所有對象共享,稱為靜態變量或類變量
不用static修飾的屬性稱為實例變量
注意:只能修飾屬性,不能修飾局部變量。
-方法
不需要實例化,可以直接訪問,稱靜態方法或類方法。
-代碼塊
靜態屬性
靜態變量和非靜態變量的區別是:靜態變量被所有的對象所共享,在內
存中只有一個副本,它當且僅當在類初次加載時會被初始化。而非靜態
變量是對象所擁有的,在創建對象的時候被初始化,存在多個副本,各
個對象擁有的副本互不影響。
兩種方式訪問
直接訪問:類名.屬性
實例化后訪問:對象名.屬性(不建議使用)
靜態語句塊
一個類中由static關鍵字修飾的,不包含在任何方法體中的代碼塊
當類被載入時,靜態代碼塊被執行,且只被執行一次
靜態塊經常用來進行類屬性的初始化
單例模式
單例模式:保證一個類僅有一個實例,并提供一個訪問它的全局訪問點。
單例模式要點:
-某個類只能有一個實例
-它必須自行創建這個實例
-必須自行向整個系統提供這個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