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不停向前,從不知停留下來,就是放慢腳步,也不會后退。
今天看到有朋友分享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個段落,說的是生命的節(jié)奏中,需要退讓,放慢,停頓,才能更有活力,向前。
想來,很久以前,還在嘗試銷售的時候,就有人揮舞著拳頭,收回去,然后放出來。告訴我應(yīng)該這么做。
看來很簡單的道理啊,真正會做的又有多少人?
昨日讀古書中的句子也寫到,大道者,學(xué)到后會勤奮行動,中道者,會且行且放,小道者就是笑之笑之。我也許不會笑之,但一定是邊拿邊放的中道,最大眾的那一個吧。
其實(shí)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有退一步的行為。
比如工作,不求最高點(diǎn),而是停下來,看看方向,明確目標(biāo)再往前行?媒體,自媒體,回歸媒體。
比如生活,也是如果需要柔軟的,可以感情為重,親人或者朋友。
但是
在交流之中,常常求新求快,忘記了放慢節(jié)奏,或者退上一步。
于是常常會有你追我趕,不肯作罷的狀態(tài)。
何為溝通?
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溝通。
你好,我也好,你有什么收獲,我也有。這還可以
最好的大概是,你說的對我很有幫助,我為你開心,也就是說我眼中是有的吧。
不停前進(jìn),表達(dá)自己,卻很難看見他人的光輝,閃亮點(diǎn),這也許是自己難以真正海闊天空的最大原因吧。
書中自有黃金屋,可走進(jìn)人心,才能海闊天空啊。
每一天的晨光灑下,是因為他照耀著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光亮,而不是讓我們只看見他的光環(huán)。
好的,愿做大道之人,懂得道理,更勤加行動。
但最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