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吐槽日子真難捱。
每每聽到這種抱怨,我都想贈送白眼一副,生活怎么你了,低情商真鬧人。
情商低的人就這樣,往往想事情比別人復雜,遇到一點悲傷,他就可以斷定人生就是一騙子,用一塊糖的甜誘使你吞下無窮的苦。
其實,認真過好每一天才是最聰明的,簡單點才能得到想要的,夢想更是如此。馮子進就是這么過日子的。
風和日麗的天,馮子進喜歡一身清爽地踩著一輛黃白相間的單車穿梭在清源路,純白的運動T恤,深藍色的短褲,瘦瘦的肩膀上斜挎一只黑色的包,包里裝著一份漂亮的禮盒。他的任務,就是從一個人手中
接過各式快遞,然后再免費送到另一個人手中。
這樣的場景總是很容易讓人想起《十七歲的單車》。電影里,小小的少年郭連貴開始北漂的第一份工作——快遞員,他騎著單車快樂地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鏡頭里,少年是低欲求的,簡單滿足的快樂很輕易就感染了看電影的人。馮子進此時也在做郭連貴做過的事。唯一的不同,那就是他不是專業快遞小哥,他的正職是雜志社的編輯。
兩年前,因為靈感短路被主編頻繁退稿的馮子進在本地論壇上發了一份“免費快遞”的帖子。他覺得生命漫長起來太不要臉,如果凡事都被高大全擠占,豈不是就特別沒勁了。
帖子在論壇上受到熱捧,當然,也僅限于網絡。實際上大家都覺得這樣的事情太匪夷所思,紛紛持冷眼旁觀狀。
盡管大眾對馮子進的周末免費快遞議論紛紛,卻仍有勇敢的小伙伴迎著質疑找上他。
免費快遞的第一份任務,他先騎了二十分鐘的單車到達寄件人所在的大學。然后,用了四十分鐘找到收件人——另一所高校的大二女生。
間隔五天之久,馮子進接到了第二個任務留言:可以幫我送件衣服嗎?
馮子進在周末按照留言里的地址尋去,見到了一位拎著衣服的年邁老人,老人很瘦,背已經微駝,銀絲滿頭,笑容靦腆。她身邊還站著一名少年,瘦瘦的身子縮在肥大的校服中,看上去十四五歲的年紀,就是他在網上給馮子進留言的。
一老一小和一件衣服的背后到底有怎樣的故事,想想就好奇,但是馮子進什么都沒有問,他拿上收件人的地址就走了。車程似乎有點遠,馮子進已經記不得是一小時還是八十分鐘抵達的,他繞了四條街和五條路,終于在一個高檔小區門口停了下來。
馮子進電話打過去,很快下來一名中年男子,他遲疑地接過衣服,困惑地撓了撓頭。馮子進便解釋說這是一位老人和孩子委托他送過來的。
男人怔怔地站在原地,被孫悟空定了真身一樣。
他對馮子進說:“請等一等?!?/p>
然后,匆匆上樓。
片刻之后,男人抱著一個粉嫩的嬰兒走下來。
“能不能借你的手機給孩子拍幾張照片,麻煩你在回去的時候給老人看一看。”他懇求道。
男人的要求讓馮子進發懵,他回去的路跟老人的住處并不在同一個方向。只是,他隱約明白這是一個復雜的家庭,老人應該是很想見一見這個粉嫩的寶寶吧。
馮子進沒有拒絕男人的請求,給熟睡中的孩子拍了幾張照片后,又原路返回了。循著來時的路,馮子進在巷口一群玩耍的孩子里發現了男孩,他跟孩子說明來意,然后跟著他去了家里。
老人看著照片,干枯的雙手一直戀戀不舍地撫摸著屏幕,她的眼眶里蓄著淚水。馮子進給照片建了相冊存進了網絡里,然后給了男孩網址,這樣老人以后想看照片的時候就可以隨時看了。
事后,馮子進準備回家,老人卻緊緊握著他的手,非要留他吃飯。一頓簡單樸素的晚餐,馮子進吃得溫暖又窩心。
夜深人靜,星星、月亮、臺燈、廚房和狗狗都睡去后,馮子進窩在沙發里想了很多。在此之前,他只是單純地想在周末騎單車鍛煉身體的同時,順便幫幫別人而已?,F在,他突然發覺了這項行動的意義。在迷失人生的黑夜里,它或許能成為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因為人人都會有陷入困境的時候,但我們要相信愛和溫柔。
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在思考:
怎樣的生活才是好生活?
你對自己的人生有怎樣的期待?
你要成為怎樣的人?
時至今日,你做過哪些傲嬌的事?
……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那么,到底怎樣才算好的生活呢?說到底,只有四個字:不忘初心。
你喜歡什么,愛聽哪類音樂,愛看哪型電影,愛看哪種圖書,愛穿哪款衣服,愛交什么樣的朋友……是這樣秉持初心的選擇,一點點組成了我們的人生。盡管世俗的價值觀下,生活總是被商業化,我們堅持的最初所想,往往變成各種拿腔拿調。高壓的生存模式讓你壓縮了對生活的諸多興趣,忽略了親人的情感需要,甚至忽略了自己的情感需要……你到底是在趕路,還是在生活呢?
《三傻大鬧寶萊塢》里的蘭徹很貪玩,卻能在考試中穩坐第一的寶座,他說:“你只需做你喜歡的事,如果把你喜歡的事做到了最好,成功自然會找到你?!?/p>
真的就是這樣。
馮子進的女友是個手工控,從小就發自肺腑地喜愛手工活。如今即使已過而立之年,身體逐漸發胖亦未忘初衷,每天繁重的工作后也始終不忘手工作品的縫制進度。
她的那群朋友時常吐槽她手工活的慘不忍睹,她卻淡定無比:“這就是我的風格,你們懂嗎?草間彌生的圓點藝術就是經典,李欣頻的創意格局就是風格,我的手工活就要遭到鄙視?反正我就是喜歡!而且我的男人都對我這手藝沒意見,你們這些閑雜人等還是該干嘛干嘛去吧。”
是的,反正我喜歡。
當我等閑雜人士還在自以為是地做著我們以為價值滿滿的工作的時候,她在自信與自我堅持中已經收獲了大量粉絲,且開始歡樂地籌備人生第一本手工書的出版。
毋庸置疑,堅持最初所想,已經是這個時代不能抵擋的潮流。
林清玄說:“我愿學習白瓷盤,收斂自己的美來襯托一切放在盤上的顏色,并在這些顏色過后再恢復自己的潔白。就好像生命的歷程里,一切生活經驗都使它趨向美好,但不沉溺這種美好。我要學習一種介于精致與樸素的風格,雖精致而不離開生活,不要住在有玻璃框的房子里;雖樸素但使自己無瑕,使擺放的地方都煥發光輝。我要學習一種光耀包容的態度,來承受喜樂或痛苦的撞擊,使最平凡的東西,一放在白瓷盤上,都成為寶貴的珍品?!?/p>
流光年華,愿,這樣的簡單和愛,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