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跟一位朋友聊天,她說孩子快要過生日了,周末剛剛花了5K給孩子照了一組照片。
我直咂舌,搖頭說,要是我的話還不如給自己買幾套衣服呢。
她樂了,脫口而出”你還挺愛自己的。“
我說,當然了,“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饋贈”。媽媽必須首先愛自己呀,一來自己狀態好了才能更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二來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也是一面鏡子,媽媽愛自己才能教會孩子如何自愛。
給你講個故事吧。
上個周末,我陪孩子去早教中心上課。這門課程需要小朋友自己上,不允許家長陪同。這是我們第二次上,第一次哭得稀里嘩啦不進去,老師破例讓我進去陪讀。這次在做了一系列心理建設,又承諾上完課后獎勵草莓味的甜甜圈后,女兒終于鼓起勇氣獨立走進教室上課了。
孩子們開始上課后,家長們各種不放心,趴在教室的窗口看。我開始也去看了幾眼,無奈窗戶太高,我踮著腳尖也看得費勁,估摸著沒啥大問題,于是索性就坐在教室口的沙發上開始看書。在等待的過程中,有一位媽媽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個子不高,短發,微胖,穿著一款寬大的褐色運動衫和一條皺皺的黑色休閑褲,外罩一件黑色羽絨背心,看起來性格比較內向。一節課一個小時左右,她基本上都守在門口,可能是從窗口看太費勁,后來她就趴在地上從門縫里往里看。我心想,什么樣的孩子需要媽媽這樣一刻不停地看著。
下課后謎底揭曉了。是個四歲左右的小女孩,上次陪讀時我見過。由于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因此老師設置了很多讓小朋友上臺表現的機會。剛開始大部分孩子都不太好意思,隨著課程的深入基本上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了,除了這個小女孩。她坐在最后一排,老師鼓勵和邀請她多次,她始終搖搖頭,露出羞澀的微笑。
一周后我看到了她的媽媽,似乎有點明白了為什么小女孩表現得那么羞澀和膽怯。雖然并不了解他們,但我想,如果她的媽媽能在自己身上多花一些精力和時間,或許孩子也會隨之改變呢?
孩子對母親的外在形象其實很敏感。前一陣兒由于要參加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算是精心打扮了一番。畫了個淡妝,穿了一條駝色帶領的羊毛連衣裙,外罩一件黑色毛領蝙蝠毛衫。臨出門前,女兒過來跟我道別,突然冒了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話:“媽媽今天真漂亮呀!”沒過幾天,周末的早晨,剛睜開朦朧的睡眼,看著睡眼惺忪、披頭散發的我,女兒滿懷疑問地感慨“媽媽今天怎么不漂亮了?”
小孩子對美異常敏感。幾年前,聽說過邏輯思維CEO脫不花的育兒觀。她認為從小就應該給孩子買最漂亮的衣服和玩具,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審美的能力以及對美的感知力,這種能力是需要從小、從日常生活中培養的。我卻覺得,更好的培養孩子審美能力的方法則是給她營造一個美的環境,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來影響更見成效。試想,是一個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自己卻不修邊幅,還是一家三口穿著干凈整潔得體的服飾,認真樂觀的地生活和工作,哪個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更大呢。
我媽媽的審美眼光就很好,生活中總是把自己收拾得非常得體,因為形象、氣質和穿衣品味經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說早教中心的Paris老師就見過她一面,但跟我提起媽媽不下三次,每次見了我都說,“你們都應該跟姥姥學學,瞧那頭發、穿著、氣質,嘖嘖......”
我的審美自然是趕不上媽媽的,但從小受媽媽的言傳身教,還算能分得清什么是美。有時候累了、懶了,沒精力收拾自己,隨便一穿越發覺得沒有精神。后來我發現,越是在疲憊的狀態下越精心地對待自己,比如洗一個香噴噴的熱水澡,穿上合體的、質量上乘的衣裙,登上打理得閃閃發亮的靴子,最好再帶上一副自己最喜愛的耳釘,整個人就好像滿血復活了似的。我的衣柜里總有那么幾件“戰袍”,每當我遇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就會穿上它們,精心打扮后覺得自己無往不勝,就士氣來講已經勝出了。再后來我越發意識到,即使在不是所謂的“重要日子”中,如果能在每一天都精心對待自己,生命質量會被顯而易見的提高。這自然也好理解,人的一生基本上不超過30000天,過好每一天,自然就能過好整個人生。
當然,我并不認為好的教育只是把自己打扮好看,把孩子打扮好看就夠了。女兒雖然年紀小但也天生愛美。有一次她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裙子,邊照鏡子,邊闡述她的觀點,“女孩子要穿裙子,穿裙子漂亮。”說完她看看我,希望得到我對她這句話的認可。我想了想,告訴她,“是的,寶貝兒。穿裙子會讓我們的外表漂亮,但是,還有一種漂亮你知道嗎?”見她搖搖頭,我指了指她的心,繼續說,“還有一種美叫做心靈美,需要讀好多好多書,需要努力學習各種知識,才能得到哦。”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我不知道她能聽懂多少,但我仍然堅持經常給她講一些“大道理”。比如,前一陣睡覺前她讓我給她講故事,我跟她說,今天只能講一個故事。她問為什么,我說因為你剛才貪玩浪費了時間,已經沒有時間講多余的故事了。你記得那首詩嘛,“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過去了就回不來了,比如你長大了還能回到小時候嗎,不能吧。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又過了幾天,因為我工作上有點忙耽誤了晚上睡覺前的故事時間,我說,今天只能講一個故事了。她立刻問,是因為我浪費時間了嗎?再比如,偶爾她會產生分離焦慮癥,早上起來哭著不讓我上班,我就抱起她,以一種輕松的口吻跟她說,媽媽要上班去了,因為媽媽今天有工作要做,媽媽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因為媽媽的工作非常有意義,媽媽的工作可以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聽完后她一般就會平靜下來。
在我小時候,人們提到“美”,經常會說心靈美更重要。在經歷過青春期的自卑與敏感,成年后的自我尋求與探索之后,我認為外在美和內在美同等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我給自己設立的人生原則是內外兼修——外在的美給我們自信,內在的美滋養靈魂。
蘇格拉底說:一個人若是漫不經心地變老,而未能看到自己將身體力量與美發展到極致之后可能成為的樣子,那是一種恥辱。
當孩子跟我們說“媽媽今天真漂亮”時,我相信她不僅指的是媽媽的美麗,還有美麗背后的那份自信、從容和淵博。
育兒即育己。愿每個媽媽都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漂亮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