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斷舍離,才能產生行動力——評鳥原隆志《斷舍離工作術》
文/北風來襲
自從讀了山下英子的《工作斷舍離》之后,又接觸到的一本關于斷舍離的書。這本書也是從日常生活的斷舍離,升級了職場工作中的斷舍離,而且是將物品的斷舍離升級為行動、思想的斷舍離。只有拋棄多余的思想,才能產生付諸行動的執行力。
斷裂冗雜的思索、舍棄多余的想法、脫離對思考的執念,這是本書斷舍離的核心要素。相對于物質世界的斷舍離而言,精神世界的斷舍離顯得更加無形,也更加困難。其實,兩個世界是相通的。
在現實生活中,多余的繁冗的物品讓我們滿眼眼花潦亂,找不到東西,在人的頭腦中,又何堂不是這樣的情形呢?只是人們平時意識不到罷了。那些多余的想法、瞻前顧后的想法,會阻礙我們勇于創新的想法,最終導致人們缺乏行動力、缺乏執行力,變得沒有創勁、沒有銳氣。
但是,正如精神世界是無形的一樣,比之物質世界的斷舍離更有難度,這些都是抽象的,不是形象的。因此,本書前半部分雖然平淡無奇,甚至與一般的管理書難得發現有什么實質的差別,但是到了后本部分,采取“賣不出去的T恤”小劇場式的案例方式,使代入感陡然增強,讀起來也非常能夠容易理會,體會到舍棄思維5秒鐘,9萬工作變輕松的妙處。
在論述斷舍離帶開的行動力時,作者采用了初中高級三個階段說明對人能力提高的各個方面,它們分別是:深思力、風險管理力、人脈力、問題發現力、組織活用的能力、目標達成力、利益追求力、顧全大局的能力、關懷力、洞察力、問題解決力、效率追求力、當事人意識力、傳達力、協調力、問題分析力、創造力、計劃力、組織防御力、危機察知力、人際交際的能力、自我宣傳力。
這些能力的養成,都會用到斷舍離的精義。工作中,有的時候需要謹慎,但謹慎絕不代表著遲疑。上述這些能力,說白了就是行動力、就是執行力,反映了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在現代職場,這些能力尤為重要。缺少了這些能力,在關鍵時刻可能就會錯失機遇,做出錯誤的選擇,該激進的時候選擇了觀望,該勇猛的時刻選擇了退縮,思前想后有時反而會束縛到自己的手腳。
講述這種企業管理、職場之道的書籍,有的時候非常容易流于形式,覺得大家講的都差不多,沒有什么獨特的地方,包括斷舍離這個名詞估計也非作者所起,印象中可能是山下英子在這個領域更加熟悉一些。
但剛才說了,這種小劇場式的講述方式,就是一種創新,設計一個場景,通過這個場景來說明問題,就作到了以小見大、深入淺出,象以前讀過的《好劇本如何講故事》一樣,使讀者更能夠代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