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 |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尋租 - 乞丐沒有白拿施舍

[20]

精要

乞丐沒有白拿施舍

乞丐和乞丐之間會有競爭。這個現象,就是經濟學家戈登·圖洛克(Gordon Tullock)發明的“尋租”概念。圖洛克發現,乞丐好像能夠憑空拿到施舍,但他們拿施舍的過程本身是有競爭的,而競爭本身是要消耗資源的。

政府規制下的資源消耗

有些企業得到政府特別庇護,具有壟斷經營的權利,他們卻賺的不多。圖洛克說,我們不能只看那些企業本身賺了多少錢,他們多賺的錢當然是由消費者掏腰包的,但是,還有另外一塊很大的社會損失:這些企業在獲得政府支持,優惠政策的過程中,本身就消耗了大量的資源。

爭奪優惠政策的過程中,社會付出的成本,不僅是那優惠政策,企業間爭奪政府支持的過程付出的代價也是社會成本的一部分。

同樣的道理,乞丐拿到的收入并不是白得的,他們在爭搶施舍的過程中,浪費了真實的資源。

尋租概念的起源

1967年,圖洛克在《關于稅、壟斷和偷竊的福利成本》中說,賊之所以對社會有害處,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賊的存在,使人們增加了做鎖的成本。社會為了防范這些賊,得消耗資源,而賊為了偷東西,也要進一步消耗其他資源。所有這些資源都是社會不得不付出的凈損失。這就是“尋租”概念的起點。

尋租概念的特定含義

圖洛克在定義尋租時指出,我們要區分兩種不同的行為。一種是對社會財富有正的貢獻,例如醫生花很多時間研制新藥,MJ花很多時間研究舞姿讓觀眾得到更高的娛樂享受;而另一種是在消耗社會的財富,例如利益團體想方設法,怎么去獲得政府特殊的優惠政策。

在經濟學界,“尋租”就專門用來指哪些向政府爭取優惠政策,讓自己得到好處,而社會總的資源會發生耗散的行為。

在很多國家,由于制度設計不當,尋租行為非常活躍。這解釋了為什么在這些國家里,人們雖然每天都很忙,但整個國家卻非常窮。

競爭無處不在,而只要有競爭,就必定有資源消耗。在政府規制下,人們為了爭取特殊優惠或經營權利,就會展開各種競爭,在這過程中總會產生社會資源的耗費。在經濟學界,尋租一詞特指這種向政府爭取特殊優惠或權利的行為。

心得

尋租其實真的就是國家機器政策制度設計不當所致。好的制度不一定能使壞人變好,但壞的制度一定能使好人變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薛兆豐經濟學020 | 尋租——乞丐沒有白拿施舍 1. 內容總結 競爭無處不在,而只要有競爭,就必定有消耗。在政府...
    白洲筆記閱讀 6,530評論 0 8
  • 作者:薛兆豐刊載:得到專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全文轉錄如下,僅供個人學習使用,特別地,對于部分內容做了解釋、跳...
    西愿閱讀 1,091評論 0 4
  • 來工大二十天整,有點兒想家。 二十天前,我帶著爸媽,爸媽帶著行李,踏上了這片省會城市的土地水泥地。我們仨剛下火車,...
    Lunartor閱讀 404評論 0 0
  • 示例代碼 字節碼 BenchMark(ms) count=100000000invokevirtual: 3i...
    canezk閱讀 781評論 0 0
  • 2017年11月13日星期一 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吃早飯就送兒子上學。鄰居給我介紹了個工作,上午去看了看,又轉了幾...
    妮妮哲閱讀 164評論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