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是指看問題的高度。
很少有一個詞是自帶光芒的,但我們一提到格局,就會默認它是一個高大上的詞。說一個人有格局,就是說他能站在一個很高的高度看問題。那么,這個高大上的“氣質”究竟該如何培養呢?
登峰造極,喻指把一件事做到極致。而人,窮其一生,不就是為了攀登高峰,提升生命的高度嗎?一個人的成長,不免都是要經歷這樣的過程:起先眼高手低,以為世界我最大;慢慢接觸這個社會,一頭扎進其中,忙忙碌碌卻不知所為;奮斗到一個階段,達到了新高度,以為世界都在腳下;一轉身,才發現山外有山,未來的路還在前方,繼續前行,還是安于現狀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看別人的人生際遇,我們多的是感慨和評論。這就仿佛我們站在山外看山,好似一切了然于胸。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使你覺得那遠處的山,任是高矮胖瘦,都盡在我眼下。但只能看個大概,看個熱鬧,對于其中的種種妙處,則沒有清晰的認識。有朝一日,當人提起那座山里有什么什么,你方知自己的孤陋寡聞,于是尋求改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你如個剛出世的孩子,在改變的道路上前行。在進山的路上,你發現了一個新世界,這是此前所未料到的。一方面是沿途的風景,另一方面是崎嶇的山路,你醉心于山林中,再也無心探知這山是什么樣子。累了,你忽然想起,你進山是有更高目標的,而此刻,你身處何處,已無法可知。但你知道,只能往前走。于是在休息片刻后,你再度出發,畢竟,時間在流逝,不加緊腳步,永遠沒有到達山頂的可能。你沿著山路往前走,只是走,不問已到哪里。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終于,在經歷許多混沌與迷茫之后,你看到了一處白色耀眼的光,那是一個出口。你奔向那里,看到了盤旋的云,它們如此美景。原來你已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原來這就是山頂。俯瞰蒼山翠樹,仿佛胸懷天下,感覺這就是人生巔峰應有的狀態。再看那倦飛的鳥歸巢,竟會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不禁自問:我才達到這樣的高度,便已步入暮年了嗎?
忽然,你抬頭看向身后,看到山依然巍巍立在那里,原來,你只不過到了山腰處,遠沒到山頂。一種失落感,油然而生。
這時,我愿你能念出一句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你指著山頂,對自己說,那才是我的高度。于是你轉過身,毅然決然,重新上路。新的一程,又將有什么樣的風景在等待著你呢?不去探索,就永遠不會知道。走著走著,你發現腳步越來越輕快了,道旁叢叢的花木漸漸不能分散你的注意力,你目標更加明確,不再流連于那些瑣碎的美。
山頂,如約而至。在這里,沒有遮眼的云,沒有蔽目的葉,只有足以俯瞰一切的高度和無比清晰的視線。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格局,亦非一日鑄成,那是千萬次的試煉,不斷打磨,重構,才鍛造出的一種氣質。
我們,都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