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周,草原上的風已經開始變得蕭瑟了,許是昨天下了雨的緣故吧,今天傍晚的風特別的冷,可想著今晚的聚會,我不由得有些期待。
對于旁的人來說,七夕固然是個浪漫的日子,星漢迢迢鵲橋相會,但今天對我來說,若僅僅用浪漫兩個字來形容,似乎過于片面淺薄。我爸媽結婚24周年的紀念日,適逢這個節日,一切都顯得那么詩意又那么恰好。
遠遠的,我看見媽媽進來了,手里捏著一朵紅玫瑰,我斜眼瞧見身旁的爸爸嘴角那一抹溫柔的笑。突然想到了“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句詩。將每天都過成情人節的他倆原來在七夕還是沒有放過撒狗糧的機會,電光火石間又是雙秋剪水含情脈脈。豐盛的晚餐讓這個聚會過的更加愜意浪漫,在燭光搖曳下,我似乎看到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在我的意識里,父母的感情是教科書式的愛情。媽媽符合所有男子對妻子的想象,嫻靜溫柔,骨子里自帶著一股與生俱來的毓秀之氣。想必這就是書香門第所熏陶的大家閨秀。我姥姥姥爺教育出來的五個孩子,無一例外的都有著這股清淡的書香氣質,讓人一看便很難再移開眼神。爸爸骨血里流淌著的,是西北馬鞍上的灑脫與東北森林中的霸氣。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孔武有力讓人很有安全感,同爺爺一般博覽群書的習慣讓他變得格外睿智深沉,凡事精益求精,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深諳社會準則,人情冷暖,卻準確的做到知世故而不世故。雖然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一道道溝壑,但絲毫不影響這自信的帥氣。(各位看官不要問我為啥是這個樣子的,從遺傳學的角度上來說,我應該是變異……)
年輕時的爸媽據說好的似蜜里調油,又有“同學”這種討喜的光環加持,更讓我覺得他們便是所謂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有時我竟也異想天開,覺著若是穿越到古代,他倆的樣子絕對當得起“琴瑟和諧,伉儷情深”八個字。一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另一個內斂大氣,風趣機敏。真真是一對良人。想當年每一個情人節和七夕,我是好不容易躲過了閨蜜們秀恩愛同學們發喜糖,回到家里又生生被爸媽喂一波狗糧,我心里總有那么一絲暗戳戳的怨念。媽媽會送爸爸一朵嬌艷的玫瑰,爸爸會做一大桌子媽媽愛吃的菜,開一瓶紅酒,再配上銀色的蠟燭,碰上個周末兩個人還去看個電影。苦了我被嫌棄不說,還得貓在家里寫鋪天蓋地的作業。
所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應該就是這個樣子。我很少看見爸爸媽媽吵架,即便有也只是爸爸沉默著,媽媽生氣的發幾句牢騷罷了,而且原因多是爸爸喝多酒回家難受,媽媽心急說些氣話。其實爸爸并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相反他時常會對身邊的人發火。只是他從不跟媽媽較真罷了。即便是我有的時候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和媽媽頂撞幾句,爸爸也總是用這樣的話“寬慰”我幾句:“你不要和你媽吵,有什么話要好好說,她是個女孩子。”(此時我也很委屈,寶寶明明也是個女孩子……)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大概就是因為這許多年媽媽被寵愛成了小公主的樣子,所以年近五十依舊那么明朗年輕。在我的心里媽媽的形象始終是恬靜溫婉,弱不禁風的樣子,就像當年爸爸出野外前把我莊重的叫到門外和我說的那樣:“你媽媽是個弱小的女孩子,所以爸爸不在的時候你要替爸爸照顧好媽媽,你如果因為想爸爸哭了,媽媽就會更加難受。”從那日起,爸爸再出遠門,我便強忍著不哭,即便哭也要在媽媽看不見的地方,因為媽媽是個柔弱的女孩子,我必須照顧她。但就是這樣一個處處要讓我們大家呵護的女孩子,在爸爸生病的時候卻表現出來無比剛強的一面。我原本以為爸爸這座大山暫時倒塌,媽媽一定是驚慌失措,活的亂七八糟。可當我回家看到媽媽有條不紊地照顧爸爸,神情上沒有任何悲傷和錯愕,只有溫柔和希望,頓時驚嘆原來一個女人可以因為愛情永遠十八歲,也可以因為愛情瞬間成熟。我可以想象到爸爸生病那天媽媽有多么手足無措,她有多么害怕失去這個像一座山一片天的男人,但是她卻可以剎那間將這個家用自己的纖纖素手撐起來,素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媽媽竟然可以扛起爸爸那么偉岸的身軀,從不會做飯的媽媽居然可以短時間學會好幾道菜,那個特別愛哭鼻子的媽媽居然也會抹干眼淚微笑著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劫難。因為有媽媽這樣的照顧,爸爸的病也不敢不好的快些。
這頓飯吃到尾聲,我才發覺今天的菜無比順口,因為伴隨著一家三口的談笑風生,伴隨著古代文人都不曾寫過的幸福美滿。我小心翼翼地祝福著他們倆的愛情,生怕會打破眼前這樣浪漫的平衡。過了22個三人的七夕,我漸漸明白生活是多么藝術的一件事,愛情原來傾心于乍見之歡,深藏于久處不厭。我心下洋溢著的除了感動,就是幸福。媽媽總是醋醋的說我是爸爸的小情人兒,一點兒都沒有眼力見兒,做他們倆的跟屁蟲。但我真的很想這樣跟著他們一輩子,一直將這份幸福甜蜜傳遞下去,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