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這份旨在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和賦能作用抗擊疫情影響、做好“六穩”工作,進一步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新經濟發展的文件,突破了國家互聯網醫療監管的現行政策。
文件提出:“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這是國家政策文件首次放開首診納入互聯網醫療、醫保。
一、發展目標??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數據供應鏈,以數據流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構建設備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數字化-產業鏈數字化-數字化生態的典型范式。??打造數字化企業。在企業“上云”等工作基礎上,促進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數字化轉型。支持平臺企業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提供多層次、多樣化服務,減成本、降門檻、縮周期,提高轉型成功率,提升企業發展活力。??構建數字化產業鏈。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數據通道,促進全渠道、全鏈路供需調配和精準對接,以數據供應鏈引領物資鏈,促進產業鏈高效協同,有力支撐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培育數字化生態。打破傳統商業模式,通過產業與金融、物流、交易市場、社交網絡等生產性服務業的跨界融合,著力推進農業、工業服務型創新,培育新業態。以數字化平臺為依托,構建“生產服務+商業模式+金融服務”數字化生態,形成數字經濟新實體,充分發掘新內需。
二、主要方向
(一)筑基礎,夯實數字化轉型技術支撐。
加快數字化轉型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發應用。支持在具備條件的行業領域和企業范圍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數字孿生、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應用和集成創新。加大對共性開發平臺、開源社區、共性解決方案、基礎軟硬件支持力度,鼓勵相關代碼、標準、平臺開源發展。
(二)搭平臺,構建多層聯動的產業互聯網平臺。
培育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創新服務綜合體。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企業級數字基礎設施開放,促進產業數據中臺應用,向中小微企業分享中臺業務資源。推進企業核心資源開放。支持平臺免費提供基礎業務服務,從增值服務中按使用效果適當收取租金以補償基礎業務投入。鼓勵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引導平臺企業、行業龍頭企業整合開放資源,鼓勵以區域、行業、園區為整體,共建數字化技術及解決方案社區,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三)促轉型,加快企業“上云用數賦智”。
?深化數字化轉型服務,推動云服務基礎上的輕重資產分離合作。鼓勵平臺企業開展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加工、物流售后等核心業務環節數字化轉型。鼓勵互聯網平臺企業依托自身優勢,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最終用戶智能數據分析服務。促進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鼓勵平臺企業創新“輕量應用”“微服務”,對中小微企業開展低成本、低門檻、快部署服務,加快培育一批細分領域的瞪羚企業和隱形冠軍。培育重點行業應用場景,加快網絡化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化生產發展,推進數字鄉村、數字農場、智能家居、智慧物流等應用,打造“互聯網+”升級版。
(四)建生態,建立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生態。
協同推進供應鏈要素數據化和數據要素供應鏈化,支持打造“研發+生產+供應鏈”的數字化產業鏈,支持產業以數字供應鏈打造生態圈。鼓勵傳統企業與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業性平臺企業、金融機構等開展聯合創新,共享技術、通用性資產、數據、人才、市場、渠道、設施、中臺等資源,探索培育傳統行業服務型經濟。加快數字化轉型與業務流程重塑、組織結構優化、商業模式變革有機結合,構建“生產服務+商業模式+金融服務”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生態。
(五)興業態,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大力發展共享經濟、數字貿易、零工經濟,支持新零售、在線消費、無接觸配送、互聯網醫療、線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員工、遠程辦公、“宅經濟”等新業態,疏通政策障礙和難點堵點。引導云服務拓展至生產制造領域和中小微企業。鼓勵發展共享員工等靈活就業新模式,充分發揮數字經濟蓄水池作用。
(六)強服務,加大數字化轉型支撐保障。
?鼓勵各類平臺、開源社區、第三方機構面向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開發工具及公共性服務。支持數字化轉型服務咨詢機構和區域數字化服務載體建設,豐富各類園區、特色小鎮的數字化服務功能。創新訂單融資、供應鏈金融、信用擔保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拓展數字化轉型多層次人才和專業型技能培訓服務。以政府購買服務、專項補助等方式,鼓勵平臺面向中小微企業和靈活就業者提供免費或優惠服務。
三、近期工作舉措
(一)服務賦能:推進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
?1.發布數字化轉型伙伴倡議。
?搭建平臺企業(轉型服務供給方)與中小微企業(轉型服務需求方)對接機制,引導中小微企業提出數字化轉型應用需求,鼓勵平臺企業開發更適合中小微企業需求的數字化轉型工具、產品、服務,形成數字化轉型的市場能動性。
2.開展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建設。
?支持在產業集群、園區等建立公共型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強化平臺、服務商、專家、人才、金融等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支持企業建立開放型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面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行業內中小微企業提供需求撮合、轉型咨詢、解決方案等服務。
3.支持創建數字化轉型開源社區。
?支持構建數字化轉型開源生態,推動基礎軟件、通用軟件、算法開源,加強專業知識經驗、數字技術產品、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整合封裝,推動形成公共、開放、中立的開源創新生態,提升傳統行業對新技術、工具的獲取能力。?
(二)示范賦能:組織數字化轉型示范工程。?
1.樹立一批數字化轉型企業標桿和典型應用場景。
結合行業領域特征,樹立一批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組織平臺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用戶聯合打造典型應用場景,開展遠程辦公服務示范,引導電信運營商提供新型基礎設施服務,總結提煉轉型模式和經驗,示范帶動全行業數字化轉型。
2.推動產業鏈協同試點建設。
支持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企業建立共享平臺,推動企業間訂單、產能、渠道等方面共享,促進資源的有效協同。支持具有產業鏈帶動能力的核心企業搭建網絡化協同平臺,帶動上下游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鏈向更高層級躍升。?
3.支持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示范。
支持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企業、金融服務企業等跨行業聯合,建立轉型服務平臺體,跨領域技術攻關、產業化合作、融資對接,打造傳統產業服務化創新、市場化與專業化結合、線上與線下互動、孵化與創新銜接的新生態。
(三)業態賦能:開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行動。?
1.組織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政策試點。
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開展互聯網醫療的醫保結算、支付標準、藥品網售、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多點執業、家庭醫生、線上生態圈接診等改革試點、實踐探索和應用推廣。在教育領域推進在線教育政策試點,將符合條件的視頻授課服務、網絡課程、社會化教育培訓產品納入學校課程體系與學分體系、支持學校培育在線輔導等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模式。?
2.開展新業態成長計劃。
結合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和疫情防控中發揮積極作用的重點保障企業名單,面向數字經濟新型場景應用、數據標注等新興領域,探索建立新業態成長型企業名錄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加強了解企業面臨的政策堵點和政策訴求,及時推動解決。?
3.實施靈活就業激勵計劃。
結合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鼓勵數字化生產資料共享,降低靈活就業門檻,激發多樣性紅利。支持互聯網企業、共享經濟平臺建立各類增值應用開發平臺、共享用工平臺、靈活就業保障平臺。支持企業通過開放共享資源,為中小微企業主、創客提供企業內創業機會。廣泛開辟工資外收入機會,鼓勵對創造性勞動給予合理分成,促進一次分配公平,進一步激活內需。面向自由設計師、網約車司機、自由行管家、外賣騎手、線上紅娘、線上健身教練、自由攝影師、內容創作者等各類靈活就業者,提供職業培訓、供需對接等多樣化就業服務和社保服務、商業保險等多層次勞動保障。
(四)創新賦能:突破數字化轉型關鍵核心技術。
1.組織關鍵技術揭榜掛帥。
聚焦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和產品支撐,制定揭榜任務、攻堅周期和預期目標,征集并遴選具備較強技術基礎、創新能力的單位或企業集中攻關。?
2.征集優秀解決方案。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整合行業專家、投資機構、應用企業等多方力量,從技術、需求、產業發展等角度多方評估,突破一批創新能力突出、應用效果好、市場前景廣闊的數字化轉型共性解決方案,夯實數字化轉型技術基礎。??
3.開展數字孿生創新計劃。
鼓勵研究機構、產業聯盟舉辦形式多樣的創新活動,圍繞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面臨數字基礎設施、通用軟件和應用場景等難題,聚焦數字孿生體專業化分工中的難點和痛點,引導各方參與提出數字孿生的解決方案。
(五)機制賦能:強化數字化轉型金融供給。?
1.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數賦智”服務。
結合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探索建立政府-金融機構-平臺-中小微企業聯動機制,以專項資金、金融扶持形式鼓勵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及虛擬數字化生產資料等服務,加強數字化生產資料共享,通過平臺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中小微企業多次復用的形式,降低中小微企業運行成本。對于獲得國家政策支持的試點平臺、服務機構、示范項目等,原則上應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至少一年期的減免費服務。對于獲得地方政策支持的,應參照提出服務減免措施。
2.探索“云量貸”服務。??結合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鼓勵試驗區聯合金融機構,探索根據云服務使用量、智能化設備和數字化改造的投入,認定為可抵押資產和研發投入,對經營穩定、信譽良好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低息或貼息貸款,鼓勵探索稅收減免和返還措施。
?3.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
結合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探索完善產融信息對接工作機制,豐富重點企業和項目的融資信息對接目錄,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聯合金融機構建設產融合作平臺,創新面向上下游企業的信用貸款、融資租賃、質押擔保、“上云”保險等金融服務,促進產業和金融協調發展、互利共贏。??各地發展改革、網信部門要高度重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要積極行動,大膽探索,結合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拿出硬招、實招、新招,積極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及時總結和宣傳推廣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后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商相關部門,統籌組織實施試點示范、專項工程等工作。
?
延伸閱讀
遠程醫療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全區鄉鎮醫療衛生網絡資源的整合,為全區搭建一個共享醫療的平臺。為實現各醫療機構信息的共享與互聯互通、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等目標,采用云計算技術,集中建設為區域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服務的云平臺,各醫療機構使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和網絡資源,實現基層醫院和全國各地醫院的聯合會診,享受到專家級醫生的遠程會診,提升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
遠程會診,跨越地域與時間問診
目前由于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大部分的優質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如遇重大疾病鄉村等偏遠地區患者需要前往大醫院進行治療,那么如何讓偏遠地區的老百姓方便地享受到省城大醫院的優質診療資源和服務成為我們首要解決難題。
隨著5G網絡的出現,遠程醫療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特別是此次疫情的期間,遠程醫療對患者和醫護人員都有極大的幫助。既發揮了遠程醫療跨越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的優勢,高效率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偏遠地區的重癥患者打造了一條生命防線,也有力解決了基層患者和醫療機構對于上級醫療支援的需求,緩解了定點醫院的診療壓力,減少了人員跨區域傳播風險。
行心科技遠程會診實現將不同地區的醫療專家集中起來,通過網絡對某個患者進行遠程會診?;颊咚卺t療機構的醫生,通過遠程協同會診系統,將患者病歷、基本醫療情況及相關的X光片、CT片、心電圖、病理切片等診斷結果傳輸到每位專家的電腦。各位專家基于遠程會診系統接受到的資料,展開討論;在必要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要求患者的主治醫生現場對患者進行相關檢查操作,各地專家直接觀看檢查過程及結果,作出判斷,從而最終診斷患者病情。如果系統外接相關患者所在醫療機構的醫療設備和系統,還可以實現外地專家遠程操作醫療設備和系統,以實現遠程專家親自診斷。
實現遠程會診不僅是患者的福音,對基層的醫護人員也獲益匪淺,基層醫生在遠程問診的同時可以學習專家診斷資料的經驗,同時向專家提出各種疑難解答,而專家在會診過程中的思路、言行都將給基層醫療機構醫師拓寬診療思路、規范診療程序,獲取最新醫療信息和診療技巧帶來莫大的幫助。
行心互聯網+便民服務,助力線上診療服務
互聯網+便民服務通過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突破傳統的空間限制,實現遠程醫療功能。采用基于移動終端技術的智能手機等設備和網絡化、遠程化的技術手段,為城鄉居民、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預約掛號、在線繳費、在線問診、檢驗檢查報告查詢、病歷及健康檔案查詢、居家服務等一系列線上便民服務。幫助患者實現居家也能進行專家問診,減少患者跑去醫院排隊時間,緩解線下門診壓力,打造“24小時”無休醫院。
行心官網:http://www.xyhis.com
聯系方式:羅經理 189339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