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證據是什么?
為什么如此多的寫作和演說由一個又一個觀點堆砌而成,而很少或根本就沒有提供支持這些觀點的證據?
原因在于:人類心智是名副其實的意見加工廠;人們易于記住自己的觀點,而忘記獲取的過程;有時候很少或者根本就沒有什么可以記住的證據。
證據種類:個人經驗、未公開的傳說、公開的報道、目擊者證言、名人證言、專家意見、實驗、統計資料、調查、正規觀察、研究評述。
公開的報道:在非學術作品中,事實和觀點經?;祀s在一起。要注意哪些陳述構成了證據,哪些陳述本身應由證據來支持。
名人證言:在媒體討論里,如果名人的觀點是無根據的或者由一系列斷言所構成,那么,無論你多么崇拜這個人,你最好對其觀點打個折扣。
統計資料:是復雜信息的總結。
正規觀察:分為兩種:獨立觀察,參與型觀察。
評價證據的目的是為了發現真理,無論它是否讓人愉悅。這樣做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除偏見、公正地評價。
關于偏見:我們越傾向于某個觀點,我們的思考缺陷可能就越嚴重。雖然你也許不可能消除偏見,但你仍然可以識別并控制它們。
“充分”證據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當一個證據允許作出一個確定性的判斷時,該證據就是充分的。
2、如果達不到確定性,對該議題的某個觀點已經顯出可能性的強度,那證據就是充分的。
3、在所有其他情況下,必須認為證據是不充分的。唯一審慎的行動方案就是不作判斷,直到有充分的證據可以利用。
受過訓練的思考者的主要特征是:他不會像未受過訓練的人那樣,在證據不足時就跳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