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過蔡國強的一篇采訪,其他的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他說,我從來不吃雞肉。why?
大意是奶奶曾說過:人要有一種動物不吃,你屬雞,就不要吃雞了。當時讀到這一點時,我也非常認可奶奶的這種態度,甚至覺得這非常了不起。留有一點點缺憾和不完美可能才是最好的。
可是我生肖屬羊,讓我不吃羊肉我會覺得這是人生的大遺憾,尤其是在陰雨的冬天,一鍋羊湯不是其他熱湯可以代替的妥帖食物。它同雞豬牛馬同屬我們常吃的肉食性動物,卻只有它的能量可以通過一碗暖湯穿透整個身體,窗外的陰冷潮濕都好像跟我不在一個世界。
那我想跟耶穌是牧羊人有些許關系吧 !
好了,轉入正題,教你來做湯。
1·去腥:使羊肉去腥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加料酒提前腌制;也可用藥包,內放丁香、砂仁、紫蘇一起煮;還有最省心但費時的就是將羊肉置于冷水中泡2-3天,每天換水,這樣羊肉中的氨類物質就可浸泡出來。
2·燉煮:這次是直接從超市買的大塊的切好的羊后腿肉,后腿肉比前腿肉更加緊實有力,肥肉也更少一點,煮起來也就更費時。
? ? 這次沒有用高壓鍋,想看看小火煮需要多久可以達到軟爛的效果。好吧我有點低估這只羊的運動量,整整燉了2個小時,才有入口不費力的感覺,所以有壓力鍋的還是選擇用壓力鍋吧!
圖片是冷水入鍋,剛剛沸騰的時候,撇去浮沫,加入蔥,姜片,料包,轉小火繼續煮,計時2小時。
3·另起鍋熱油,用姜絲熗鍋,倒入切好的白菜,炒到白菜微微變軟,這時加入剛剛煮的羊肉清湯,同時,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鹽、白胡椒,這樣羊湯的口感也就豐富起來了。
4·加入白菜煮3分鐘后,就可再根據自己喜好加一點其他配菜,我加的是豆腐粉絲,1分鐘后就可以出鍋了。
趁熱盛一小碗喝下去,白菜、豆腐、粉絲都沾著羊肉的鮮氣。敲下這些字的時候,外面還在下雨,南方冷的日子馬上就來了,離開暖氣在異鄉也總要想著法子來溫暖自己。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即使沒暖到胃里,也可讓你有回家做上一鍋的沖動,溫暖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