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今天的課程和我之前學習的整理課很像,不過不是對房間衣柜的整理,而是對知識的整理。
Why
為什么要學習知識管理呢?閱讀后的筆記庫管理,就是輸出力的素材管理。這就和我們從菜市場買回來的菜,要分門別類規劃好放進冰箱是一個道理。
How
四步走:選擇——收集——整理——調取
Step1:選擇(精簡目標)
我們每天都像是在信息的菜市場中穿梭,如果我們沒有具備選擇的思考,就會看到什么買什么,成為一塊吸滿水的海綿。我們當然不能做這種吸滿水的海綿,而是要用“淘金”的方式去閱讀。
如何開啟發現雷達呢?
1、職業(專家之路)
職業生涯有3階9段(下圖)
每個階段都會有自己的需求。如果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再哪個階段,那就要看角色和任務了——
2、角色(職位和責任)
比如我是一個媽媽、是一個妻子、是一個女兒,是一個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是一個社群的發起人,是一個終身學習者。這些角色決定了我要努力的方向。這里經常會有一個誤區,就是“活在角色中,卻沒有角色意識”。
3、任務(要做的事情)
任務:在某個領域成為知識專家。
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哪個領域,第二是什么程度。從探索到專家,我們必須歷經探索-新手-勝任-高手-專家這五個階段。
綜合我的需求和喜好,我想成為演講(目前新手)、時間/精力管理(目前探索)、理財(目前探索)、職場(目前勝任)方面的高手。
Step2:收集(隨時隨地)
知識的選擇上精簡好了之后,就進入到了知識收集的階段。收集的內容可以包括:學習成果、實踐中的經驗反思、生活中的信息等等。
1、學習成果:比如概念卡、九宮格、書籍的片段、聽課筆記等等
2、行動帶來的經驗和反思:知識只有經過了自己的處理,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在生活當中,每一次靈感、思考都可以成為以后的素材,而且可以看到自己的思考脈絡和發展過程。
3、生活當中的信息:想舉出讓大家有共鳴的例子,就需要有善于發現的眼睛,成為生活的美食家。
手機工具: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掃描全能王、知識文檔系統(高階)
step3:整理(更快找到)
1、重命名,核心是為了方便查找:eg.讀書筆記-年份-編號-名稱。
2、分類:不僅是為了方便查找,更是專業度的體現。不過分類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漸更新的過程。怎么進行分類呢?①全部擺出來,找到屬性②找出對你最重要的關鍵屬性③設置容器(文件夾)④設置標簽。
3、打好屬性標簽:只需要給一篇文章打上不同的標簽就好了。
step4:調取(解決書到用時方恨少)
這一步也是考驗前三步有沒有做到位的標準。前面的工夫做足了,才可以順利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們的知識管理,其實是在管理我們大腦的記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