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安放的浮躁

圖片來源于網絡

“滴…滴滴……”公車司機在狂按喇叭,可是前面堵著,開不動。正是下班高峰期,車輛一窩峰似的擠滿了道路,這些年,道路一直在修、修、修,而車輛還是堵、堵、堵!

看到旁邊的車道有了動靜,司機順速變道,我幾乎不得不敬佩他的車技,竟能塞得如此完美無缺,也為旁邊的小車捏把汗,就差那么幾厘米就擦上了。司機一路飛奔,剛下班的我們,饑腸轆轆,歸家似箭的應該是我們,可一看司機開車的架勢,就像他們家有什么重要的事正等著他,恨不得馬上把這輛車開到終點。每個人雙手緊緊抓著扶桿,深怕司機一剎車,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了。

這讓我想起了前些年與同學合住,每天坐同一輛公車去上班,而那個暴躁的司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稱其為“咆哮哥”。只要人們上車慢了,路上擁擠了,就開始咆哮,好幾次還和對面的車輛發生爭執,也不知道什么惹惱了他。

每每坐在車里,看著各種各樣的車加塞、變道,即使為了省幾秒,也愿意,心里不免感嘆。所以很少看到有哪個司機能夠安安靜靜地坐在位子里,而不爆粗口。因為就算你規規矩矩地在自己的道上走著,也難防別人突然沖到你前面。很難想象,為何每個人總是匆匆忙忙,甚至沒有等幾秒的耐心,是人性格使然,還是這社會已然彌溫著一股浮躁的氣息?

打開微信訂閱號,充斥在眼簾的是“1小時學會10倍速記法”“如何從月薪3千到月薪3萬”“一周閱讀一本書,讓人生更有效率”“撐握這10條整理術,提升10倍工作效率”,每一條看著都讓人熱血沸騰,就好像不看這篇文章,人生就失去了10個億。各種速成班,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找不到的。人們追求的都是速度,所以很多人也正是打著速成的噱頭掙錢,正是有需求,也有供應。

在一味追求速度的情況下,不少人報了各種各樣的班,甚少停下腳步,認真地想一想,我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于是在面對著各種各樣的課程,無暇顧及,才有人開始思考:上這么多的課程,真的有用嗎?最終達到的效果是否有與自身一開始設想的一樣,也才有人提出了理性選擇。

在學習上,要方法提升速度。而在掙錢上,那更需要快速的生財之道。所以投資房產是很多人的選擇,有人說投資房子,就是投機,就算是投機,誰在乎呢?能掙錢就好,手握幾套房,什么事都不用干,看著房價“蹭蹭蹭”上漲,那心里怎一個爽字了得。于是沒房的長嘆:上班起早貪黑,累死累活,一年下來,沒有房價的一個零頭!能不浮躁嗎?

我們幾乎已經沒有耐心去等一個1分鐘的紅燈;沒有耐心花一兩年去學習一門課程;更沒有耐心看著空癟的錢包,還安靜地坐下喝一杯茶。于是不停向前奔跑,取得成功,只有這樣,才能讓內心的焦慮,浮躁找到一個安置的角落。

有時靜下心來想想:為什么現在的人們都處于一種浮躁的狀態?是生活壓力太大,還是社會需要新變革。前段時間看《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書的前言中說:這部作品的問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國夢”的式微與破滅。小說中,這些人從相對落后的西部來到相對發達的東部追尋“美國夢”,卻以慘淡的結局收場,這本來就是對美國社會的暗示性揭露。反過來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之所以成為經典,離不開當時社會狀況,即這本書就是當時社會現狀的反映。

進而讓人想到,也許今天我們社會浮躁的氣息,也是來源于社會狀況。如果說社會狀況是個抽象的東西,那么人們的行為,即是它的具體表現。今天經濟飛速發展,新鮮事物層出不窮,慢就意味著落后。于是急功盡利,一蹴而就的事應運而生,同時也滋生出了浮躁。如此看來,我們置身在這個社會的大潮流中,浮躁再所難免,重要的是,尋找一處安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四月底的城市,已經涌起了一絲燥熱。晨起的清涼,早在風風火火趕向教室的途中,消散個精光。 近百來號人擠在一個大教室里...
    高冷磷酸鍵閱讀 289評論 0 2
  • 余生是你,此生無悔……
    飏裳閱讀 231評論 0 0
  • 你為什么要來學習寫作呢?你寫作的目標又是會什么呢?相信每個人心中各有答案。其實,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都需要匯報工作,...
    伏晶之心閱讀 251評論 1 0
  • 時間可以改變很多, 譬如一個人,一份感情。 每一天都在改變, 不要用舊方法解決問題。 兩人相愛,卻不一定會在一起。...
    慧然獨悟閱讀 271評論 0 2
  • 最近一直在審視自己的狀態,做母親的狀態,做老師的狀態,做妻子的狀態,做兒媳婦的狀態。 事實上,我對自己并不太滿意。...
    卜寸閱讀 211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