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從小就聽聞“愛情”這一名詞,也經常目睹電視里的情侶你儂我儂,耳聞王子公主永遠幸福地在一起,但是,卻始終不曾親歷。多像鬼故事啊,從小聽到大,卻沒有遇見過,一次也沒有。
小學時,會把班里的同學配對,八卦些誰和誰真真假假的緋聞,想象他們或自己和暗戀的人,像是夫妻一般過日子的情景。那時聽說愛情都是從某一天突然在課桌的抽屜里發現一封羞澀的情書開始的。但是,就像襪子里也不會憑空出現圣誕老人的禮物一樣,我的書包里從來沒有收到過任何情書,連疑似情書的蛛絲馬跡都不曾有。于是自我開解,還是年紀小吧,等到初中就會有了。這樣一想,無聊的三點一線的日子里也多少有了一點虛無縹緲的盼頭,在周而復始的上課、寫作業、考試和百無聊賴之間,也會抬起頭,默默幻想一番。
到了初中,春心進一步膨脹,聽得懂情歌了,看電視劇也會兀自代入自己和暗戀的男生,隨著歌曲或劇情而甜蜜,而感傷。也強烈憧憬著牽手、擁抱、接吻的感覺,做夢都想有朝牛刀小試。班上幾個膽大的同學,已經談起了戀愛。可我事實上呢,要好的還是只有幾個同性朋友,日子平淡得就是一杯白開水。連情書都依舊沒有,更別提某天放學后忽然被一個男生叫住,我緊張得心砰砰直跳,看著他羞澀地撓著腦袋,磕磕巴巴地說出“我喜歡你”,這樣在腦海中樂此不疲構思了一千遍的橋段。只好望梅止渴地繼續想,到了高中就該有了吧。
高中,不管躁動的心如何暗自膨脹,可現實還是只有自娛自樂的份。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同學出雙入對,剩下的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時刻準備著”。可我卻是一個絕緣體一般,始終停留在暗搓搓地企盼情書和表白的階段。于是只好裝出沉溺于學習不可自拔的樣子,好掩蓋那顆求而不得自討沒趣的心。
大學,出于猥瑣不可告人的目的,特意選擇了男多女少的工科學校工科專業,天真地以為終于熬到了“丑女也有春天”之日。卻不知道為什么,仍然只有看著別人脫單的份,而很多工科男生,像是對追求女生不感興趣似的(當然,其實只是對追求我不感興趣而已)。別人在戀愛之路上全速前進,一路斬獲無數,我呢,卻只能干瞪眼,看自己的引擎都發動不起來,停留在千百年前恨不得變成了遺跡的起跑線上。那些曾以為是過于羞赧不敢表白的男生,也都莫名有了突如其來的女朋友,才終于明白,當年的一切只是一場盛大的自作多情。
多年徒勞無功,于是到研究生期間,基本已經放棄治療了。聽說,但凡長相性格好一點的男生,都已經名草有主了,盡管是先好好捯飭自己并且辦事靠譜方能找到女朋友,還是有了女朋友才愈發形象好氣質佳情商高,同樣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料男生看女生亦大體如是吧。放眼四周,也確實如此,我們已經過了一個分水嶺——想脫單的都脫單了,而且感情穩定,甚至已步入婚姻殿堂,而剩下的則連能不能脫單都未可知,也許30歲,也許40歲,或者更久。不過,別人看不上我,我也看不上別人,這樣莫名扯平了,于是日子便可相安無事高枕無憂地過下去,不知今夕是何年。
從前看電視里的人愛來愛去,故事里的人艷遇不斷,于是想當然地以為愛情這東西人手至少一份,預設好了,出廠自帶,就像那時都以為自己會上清華北大一樣。可是,經歷了才知道,我的青春不僅沒有愛情,還沒有轟轟烈烈,沒有絢麗奪目的夏天,甚至沒有任何可圈可點,就像還沒來得及登頂,就已經走過了一座山。至于現在,我只是覺得,沒有愛情并不是多大個事,畢竟沒有的東西多著呢,操心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