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和酸辣粉一一記火車上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幾天前,我在火車上推著一車酸辣粉從車廂走過,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叫住了我。

“姐姐,你推著的酸辣粉好香啊,你們是重慶的吧。”

“嗯,是的,我們車上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是重慶的。”

“啊,我好開心,終于坐到我們重慶人的車了,難怪我一上車心情就很美麗。”這個孩子有八歲左右,她的甜美語言讓有些疲憊的我揚起了微笑,我轉身看向她,細細地品味她對家鄉人、家鄉味的親近之情。

還沒等我詢問她要不要買一碗酸辣粉,她就主動央求她舅舅為她買一份。也許,她是看見我在擁擠的人群中推著酸辣粉很辛苦,憐憫我。也許,她是真的餓了,想吃酸辣粉。

小姑娘的舅舅快速付了錢,我將酸辣粉遞給了小姑娘。小姑娘在接過酸辣粉時,我看見她美麗的大眼睛里閃爍著滿足的光芒,仿佛她端著的不是酸辣粉,而是整個世界。她微笑著,聞了聞,慢慢地品嘗著。她說:“姐姐,我最喜歡我們重慶人的酸辣粉了,我們重慶人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美食多。”

車廂周圍的人被小姑娘逗樂了,我的心情也像吃了蜜一樣快樂。這個美麗又可愛的小姑娘,她隨她的親人都到過哪些地方呢,見過那些人呢,怎么這么會說話?

小姑娘一邊吃著酸辣粉,一邊轉過來對我說:“姐姐,這酸辣粉真好吃,我太喜歡了。”

聽到小姑娘對酸辣粉味道真誠的贊美,周圍想吃酸辣粉的人紛紛掏出零錢將我的酸辣粉買去。

我仔細思索小姑娘的本身的天真善良、贊美他人、親近家鄉和家鄉人。這些品質,或許很多大人還不及她呢?

以前,聽到母親講過一個故事。她說有一個鄉下人跑到城里當了三年兵,轉業回到家鄉時,看見自家的紅薯攤在地上,他就故作好奇地問他父親:“這個藤藤結個疙瘩的東西是啥?”他的父親聽到他對從小吃長大的紅薯假裝不認識,很生氣地說到:“當了幾年兵、進了幾年城就了不起了嗎?你連它就不認識了,你還認得到你老漢不?我打死你個不洋不土的東西。”

聽到母親講這故事時,我跟故事中的“老漢”一樣生氣,討厭故事中那個忘本的家伙。后來,當我自己也從鄉下來到城里,我看見身邊很多人都變了。他們有些在同事問起來自哪里時,不敢很自信地說他來自某某村,似乎那個生養他的家鄉是說出來讓他丟臉。但,在有些城市人和鄉下人的比較中,有些人的家鄉值得他炫耀,他們等著征收、拆遷等,這又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對于家鄉人,很多人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感觸,有些覺得家鄉人變了,不再淳樸,不再善良。請鄉親幫忙做任何事,拿錢說話。評價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看他的穿戴、車子、房子,眼睛總是斜著瞧人。

而且以前的家鄉,過年過節注重飲食和特色小吃的制作。現在常聽到身邊的聲音感嘆,有錢就是天天過年過節,可是為什么我們再也吃不出當初的味來了呢?

這是為什么,是哪里出了問題?

從小姑娘的眼中,我似乎看見了有個叫滿足的東西,一碗酸辣粉,就可以讓她高興的好像擁有整個世界,而這一點,有些大人做不到。

小姑娘得知我們車上的工作人員是重慶人時,那份遇到老鄉的喜悅之情是很多大人做不到的,因為出門在外的老鄉太多了,而且大家都會有各自需要去承擔和關心的事,老鄉很多,也變得很自然平常,漸漸地老鄉之間沒有歌里唱過的“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小姑娘能真誠的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她喜歡她就要贊美,而大人往往難以啟齒或是不在意。

小姑娘,以她小孩子的視角帶給人快樂,這份能力我們很多大人即使用盡了一生也還沒學會,這是天賦還是人之初性本善。

收獲了從小姑娘那里得來的幸福,我滿足地推著我的車子走了,我好像撿到了什么東西。

窗外,漆黑一片,火車穿過隧道,穿過河流,不斷地往前走。它是不是也在追尋什么東西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