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命的意義在于精神對外在世界的體驗帶來的意識的存在感這個角度來看,延長肉體存在的時間固然可以為精神體驗提供更加充足的時間,但如果這些時間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話,雖然延長了肉體生命的時間,但精神方面的體驗并沒有同比例增加。
那么換個思路,有沒有不依靠單純延長肉體存在時間,也能獲得精神體驗的大量擴充,從而達到在意識層面,產生“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長生效果呢?有,只要能夠在精神體驗方面擴充人的認知、感受和體驗的邊界,就相當于擴充了生命,就是長生。
一個人的肉體活動半徑有限,即使在交通發(fā)達的今天,我們也不能隨意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肉體可以實際參與的體驗活動有限,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被局限在很小的固定范圍內,與固定的人交往,從事固定的工作,我們很少有機會踏出這個圈子。
但是精神和意識是無邊界的,不被交通、交際、工作學習環(huán)境所局限。非常多的人將自己在生命中體驗到的精神感受,用各種載體為媒介記錄和保留了下來,通過這些媒介,我們就能夠和他們交流,通過思考和理解,體驗自己從未有可能體驗的,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這些媒介包括一切可以記錄人類認知、思想和精神感受的工具,比如書籍、美術、音樂、舞蹈、公式、定理等等,通過這些媒介,我們可以“秀才不出門,但知天下事”,極大地擴充我們的認知邊界和豐富情感體驗。
這些媒介中的大多數,在信息傳遞方面還需要一個條件,就是接受者需要通過大腦的處理才能接收并接受信息。比如文字并不是閱讀后馬上就會產生情感反應的,閱讀者需要通過大腦將文字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來,真正理解了文字傳達的內在含義,才能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語言也是一樣,比如幾個熟識的朋友提起一個詞匯大家就能笑得前仰后合,而旁邊的人完全不懂他們?yōu)槭裁窗l(fā)笑,所以不能產生同樣的情感體驗。美術、舞蹈這樣的視覺媒介,同樣需要我們通過大腦的分析理解,然后才能明白對方所表達的含義,從而產生生理和精神上的共鳴體驗。在沒看過介紹之前,畢加索的很多畫作我是完全看不懂的,不明白他在表達什么,當然就不會有情感共鳴。當知道《格爾尼卡》這幅畫是表現西班牙內戰(zhàn)時,敵人在格爾尼卡這個地方,面對平民,無差別地投下炸彈,將這里夷為廢墟的背景知識之后,我才產生了同情、憤怒、遺憾、沉重等等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鳴。
作為情感載體的媒介,音樂是一種非常直接和有效的傳播手段。音樂可以不通過大腦的理解和分析,直接達到聽者的內心,引起人生理上的直接反應,比如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使人興奮,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使人進入應激準備狀態(tài)等。生理的反應又帶來心理和情緒上愉悅、興奮、緊張、恐懼等不同的情感體驗。
總結一下,長生的手段除了延長肉體生命的存續(xù)時間外,擴展生命存續(xù)期間情感體驗的深度和廣度是更有效的,能夠獲得與肉體長時間存續(xù)實際效果相同,甚至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生命體驗的辦法。我們可以通過大量接觸他人傳遞自己體驗的媒介,擴大自身的認知容量。各種媒介中,在傳遞情感情緒體驗方面,音樂又最為直接有效。所以,多聽音樂能夠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