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個國際志愿者日剛剛過去,寒冷的冬日,讓人感到溫暖的,不只有遠處的燈光,還有一份份點滴匯聚的愛心。八方互助總裁楊金衡在談到慈善時表示:做慈善是一件好事,但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把好事做實,使每一份愛心都實實在在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這樣每個人參與慈善的動力才能得到延續。
8元加入,最高可以獲得30萬元大病保障的產品介紹,讓很多人都動心。這里出現的互助平臺不是保險,而是公益互助。會員通過加入大病保障計劃,形成因互助而結合在一起的社群,當社群中的任意會員不幸發生大病的時候,從公共賬戶中可獲得相應的保障費用,該費用由社群內的會員平均分攤。這樣的經營模式幾乎不存在盈利的可能性。談到盈利,八方互助團隊也有自己的看法:價值會帶來盈利。不管你做什么事情,用什么方式實現,只要你最終給用戶帶來了他需要的價值,你就一定能賺到錢。微信最初也是免費的,支付寶也是免費的,最后他們都能找到適當的盈利模式。這不是局限一個產品能夠走多遠的核心要素。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7年前,按照《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進行規范注冊的志愿者人數達到3047萬;累計已有4.03億多人次的青年和社會公眾為社會提供了超過83億小時的志愿服務,如今這個數字已經翻倍。更多有愛心的用戶選擇加入各類合規的慈善組織,將愛心傳遞下去。隨著信息的透明度逐漸增加,慈善活動和慈善捐獻中暴露出的問題也很多。郭美美事件和明星詐捐事件正成為社會輿論討論的重點。新興技術是否能夠為社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答案是肯定的。2016年7月,知名互聯網金融集團螞蟻金服在“互聯網公益”分論壇上表示區塊鏈技術即將上線,并會首先應用于支付寶的愛心捐贈平臺。2016年10月,八方互助也宣布結合區塊鏈技術推出公益互助產品,成為年輕人的第一份保障。新興技術和傳統領域的結合是一種長期實踐,目標在于社會影響力的最大化。比起傳統公益,這種模式更有助于被扶持的公益組織或項目獲得自給自足的能力,讓公益效果可持續。八方互助利用區塊鏈技術將社群內每一個人的身份ID寫到智能合約,并傳輸到完全透明、公開、不可篡改的公共賬本上,該賬本具有可以隨時可查的特性。一方面互助信息不可篡改,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平臺用戶身份信息不被外泄。區塊鏈技術的特性結合慈善組織的痛點,可以使公益更具可信度。另外,當用戶因為共同的風險加入到互助社群后,會定期參加社群組織的公益活動,這一運營形式充分調動了普通用戶的活躍度,讓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團隊中。
“我們期待公益和志愿者能夠融入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八方互助楊金衡最終總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