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步認識用戶研究
1.1典型的用研場景:問卷調查(路邊調查),焦點小組,眼動測試等
用戶研究是對用戶目標需求和能力的系統研究,用于指導設計、產品結構或者工具的優化,提升用戶工作和生活體驗。
從不合理到合理,偽需求到真正需求
不好用到好用,從產品思維到用戶思維 的過程
常見方法:
主觀方法:訪談法,焦點小組,問卷法
客觀方法:問卷法,眼動/腦電
混合式方法等
用研目的:
通過定性定量的分析得出一些結論,為產品研發和市場決策提供支持參考。
1.2用戶研究與市場研究的關系
兩者大部分工作重疊,正在逐漸走向融合
他們方法類似,但理念有差別。
市場研究也叫市場調查、營銷研究、市場調研,為實現信息目的而進行研究的過程,包括將相應問題所需的信息具體化、設計信息收集的方法、管理并實施數據收集過程、分析研究結果、得出結論并確定其含義等。
主要針對市場和營銷。為了市場營銷更多的達成商業目的。需要懂得更多的營銷知識,并且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支持商業決策。市場研究的作用,對用戶有深刻認識更好的運營產品,本質上都是對人展開研究。
而用戶研究更多的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具備交互設計及產品體驗的相關知識。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興起,體系零散,方法論不統一。用研主要作用是定義產品的目標用戶群,明確細化產品概念,對設計提出一定的方向指導。用研和市場研究會逐漸統一。
2.用研的重要性
2.1UCD理念
以用戶為中心而設計,從人出發回歸到人。產品來自于人的想法,來自于用戶是否想到是否想用,以及感悟,所以說誰了解用戶誰就擁有市場。
2.2諾曼的三個層次理論:本能、行為、反思
??本能層:用戶想到什么感覺的產品
??行為層:用戶想要做什么
??反思層:用戶還想要什么樣(也作用與本能層和行為層)
本能層的需求變化:垂直領域電商??電子商務??折扣&專賣 唯品會??團購
行為層:根據用戶行為鋪設道路??用戶在使用網站時的路徑
反思層:產品是否符合用戶胃口,有沒有可以改進的。
3.互聯網產品中的用戶研究
3.1用戶研究做什么
3.1.1研發流程三個階段
- 制定策略:針對不確定性進行充分的用戶研究,對細分市場研究尋找機會空間,研究該細分市場人群特點,確定需求,挖掘痛點,確定首要切入的群體。
解決問題:做什么?有沒有忌諱?怎么做?該切入什么群體?
研究類型:定性定量結合
典型研究:現場研究,日記研究,問卷調查,數據挖掘,案頭研究,競品分析
- 研發中:幫助確定設計方案及視覺風格,對產品demo進行測試,改善產品設計修正產品方向,多版本可用性測試及優化。
解決問題:如何設計?用戶是否能夠理解?能夠被吸引?
研究類型:定性為主(形成性研究)
典型研究:現場研究,參與式設計,情緒版,卡片分類,原型測試,可用性測試,合意性研究
- 上線后:不確定用戶是否滿意?喜愛及忠誠的原因?是否符合預期?關注用戶滿意度,關注流失率。上線后進行滿意度調查
解決問題:做得怎么樣?用戶是否滿意?用戶為何滿意?為何流失?產品設計是否存在問題?
研究類型:定量為主(總結性研究)
典型研究:可用性測試,用戶畫像,滿意度調查,流失研究,高價值用戶研究,AB測試,數據分析
3.2誰來做用戶研究
小型團隊:產品設計師or產品經理or設計師
中大型公司:專職的用戶研究人員或團隊or視覺設計師or交互設計師
3.3具體工作流程
(1)確定研究內容:深入了解業務
- 先提問:發起需求的原因?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定義清楚問題;確定清楚研究目的;主動介入產品研發過程
(2)確定研究方法: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MECE原則拆解,逐步制定研究方法
采用單一或組合的用研方法,隨著研究方法的確定和問題的定義及拆解,研究對象也逐漸清晰。
(3)做好研究準備:
01干系人訪談;02招募用戶;03確定研究方案;04撰寫訪談提綱/編寫問卷/提取數據;05打印素材/準備好記錄表格
重視干系人訪談,收集足夠的信息;與能夠解決問題的人溝通;從根源解決問題,而不是僅提出問題
(4)著手研究:讓其他人參與研究的過程中來
三個階段:01.研究執行:采集數據;02.數據處理(處理分析);03.撰寫研究結論(梳理邏輯總結)
(5)應用研究結果:建立問題的記錄和跟進措施,找對問題的責任人
分享形式:1.小范圍非正式(快速分享,并記錄發郵件);2.集中正式分析(用研主導,其他成員全程參與)
4.用研的10大誤區
工作模式誤區:
1.單打獨斗,悶頭研究
2.只懂用戶,不懂業務
3.用研是其他職能用來證明猜想的
4.只關心研究過程,不關心研究結果的應用
專業知識的誤區:
5.做研究只帶眼睛和耳朵,不帶腦瓜和嘴巴
6.和用戶聊天就是用研
工作內容誤區:
7.用戶研究就是可用性測試
8.用戶研究就是研究用戶怎么使用我們的網站或者app的
職能誤區:
9.那個產品沒有用用戶研究,但也很成功啊
10.只有心理學畢業才能做用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