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記錄隨筆(1)

2013年,我偶然在學習GTD理論時閱讀到了《奇特的一生》。在此之前我對于時間管理只有很粗淺的概念,連OmniFocus都被我當成記事本來用。初次閱讀完這本書后,對于柳比歇夫的時間觀念和對自身的控制十分向往。
在書中,柳比歇夫僅僅使用了普通的筆記本,記錄下過去幾十年來每一天對于時間的使用,每一段有價值的時間都有據可查,同時通過這種生活方式,他最大化利用了自己的時間,學習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知識。


1. 柳比歇夫時間記錄法的優缺點

柳比歇夫這種常人看來病態的生活中充滿了極端自律的美。對我來說這種生活方式主要價值在于:

  • 可執行性極強。可執行性是所有GTD行為的基礎。
  • 可分析數據。通過簡單的記錄就能分析出自己的時間分布,真實的數據會讓人訝異自己是如此低效。
  • 可提前規劃。通過執行和分析,可以規劃出可控范圍內的未來軌跡,少走彎路。

優點的背后同樣有著缺點:

  • 生活刻板。完全被規劃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
  • 浪費時間。按照柳比歇夫的做法,完全是在紙質文檔的基礎上進行記錄,對普通人來說意味著需要消耗大量時間來進行整理和分析。
  • 誤入歧途。例如我,純粹為了記錄而記錄,記錄了整整一年詳細的數據但沒有進行繼續分析與反思。

2. 個人經驗

在執行柳比歇夫時間記錄法的過程中我渡過了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完全效仿柳比歇夫的紙筆記錄
    在這個階段,我事無巨細都記錄在一個小本子上,并在每頁紙的背后分析當天的用時情況,堅持不了多久就放棄了。原因很簡單,每天記錄消耗的時間太多,幾乎是一整天都在記錄,無法專注于其他事務。
  • 第二階段:采用aTimelogger
    當時手邊的設備只有iPad和安卓手機,搜索了各種GTD教程并嘗試各種IOS和安卓上的APP,最后找到了aTimelogger這個神器,開始時間記錄之旅,24小時隨身攜帶著iPad進行記錄。持續了整整一年,直到我買了新iPhone,反而停止了記錄。在這個階段里我積累了最寶貴的各種數據信息,我知道了自己在各種項目上花費的時間,由于我沒有意識到這些數據真正的價值所在,aTimelogger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事件提醒器,告訴自己經歷了什么。
  • 第三階段:簡化aTimelogger流程
    由于長期沒有使用aTimelogger,重新使用后感覺各種不習慣,但aTimelogger隨著IOS的更新增加了全新的Widget界面。
    Widget界面

    在這個新界面中,aTimelogger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切換當前狀態,僅僅只要三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完成:
  • home鍵點亮屏幕
  • 下拉菜單
  • 選擇行動
    在這個界面中aTimelogger可以同時顯示出排在最前的四個行動,剩余的事項要點擊more才能顯示出來。根據這個新性質,結合我個人極端懶惰的習性,我優化了aTimelogger的菜單,只留下了四個選項:休息有益有害日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