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3頁,亞龍醫生的序言下)
? ? ? ?“精神分裂樣或是邊緣性的標簽”,這就是大部分醫生會給金妮下的診斷。亞龍醫生還認為,“她有著很嚴重的問題,治療將是費時而悲觀的”,治療一開始就彌漫著悲觀而沮喪的氣氛。還有一句話讓我很難理解,“她已經對她自己的無意識太過熟悉了,我必須將她引向現實之路,而非陪伴著她繼續在無意識的世界里走得更遠。”精神分析治療的基本原理,應該就是將潛意識意識化。我的成長之路,每當我的潛意識意識化了一部分,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這讓我非常困惑,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無意識太過熟悉了,都沒有辦法療愈?作為存在主義大師,亞隆醫生應該不是這么認為的,他會怎么做呢?
? ? ? ?這部分里面,還提到金妮對亞龍大師的過度景仰。武老師曾經說過,一部分來訪者心中的咨詢師應該是這樣的(非原文可能有誤):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沒有自己的情緒,沒有自己的需要。但同時又對你的情緒十分敏感,能夠察覺你的情緒細微變化。至少在咨詢室里面,沒有缺點。武老師后來解釋說,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絕對客體。什么叫絕對客體?就是它的存在,就是完全用來滿足你的需要的,沒有任何自己的需要。非常慚愧,我原來就是如此將咨詢師理想化的。咨詢師在我們心中是什么?很有可能開始是權威,是完美的父母。我現在深刻認識到,如果我們對咨詢師、對權威、對領導有這樣的投射,絕對是會把自己玩死。因為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不是嗎?
? ? ? ?我相信有一點,讓金妮在癥狀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讓她獲得了拯救。在獲益很小的情況下,參加了共十八個月的小組治療。每周見個人治療師兩次,一共看了近九個月。來看看她參加小組治療是怎樣一種條件?“即使一年以后,她搬到了舊金山,交通頗為不便,需搭公交車,她也很少缺席。”從舊金山到加州,按照中國的情況來看,應該算跨省治療,這樣她都能堅持下去!?我腦海中又浮現這個段落,“一邊是崩塌疲軟,另一邊是一以貫之的抱持;一邊是永不放棄的親密的焊接,另一邊是疏離的冰雨反復澆滅希望的火種。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沒有突然的奇跡,只有艱難的前行和水滴石穿的毅力,改變總是不期而遇。
? ? ? ?還有一點,我仍然有點難以接受。寫一份真實的報告,以代替經濟上的報酬。這樣的做法,真的在倫理上沒有問題嗎?不會妨礙治療嗎?從最后的結果上,肯定是沒有,但我仍然心生疑慮。對了,美國的那種療法也讓我覺得有點詫異。“帶震動的陰道按摩器,以喚起她沉睡的性高潮”,如果在中國,提供這種治療的,會不會被抓呀?
? ? ? ?亞龍大師坦誠,他著迷于自我暴露所隱藏的強大力量,這可能也是他選擇記錄自己治療過程并發表的原因。他認為,金妮認為他是一個永遠正確的、全能的、沒有困擾、完美無缺的人。顯然,亞龍大師相信,他的極其個人、極其不完美的信息,本身就會釋放一些強大的東西。我相信,這個東西叫做真實的世界。我同時也好奇,有多少來訪者,在認識到咨詢師的不完美后,陷入極度的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