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全職主婦,中國全社會好像都覺得這是一份高危職業(yè),沒有保障,沒有假期,灰頭土臉,從早到晚,還容易被丈夫拋棄,自己又和社會脫節(jié),喪失了工作能力,最后只有結局凄慘,還無人同情,因為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美劇《傲骨賢妻》中講的卻是另類主婦的故事。艾麗西亞是喬治城大學法律系的高材生,畢業(yè)進入知名律所工作,兩年后因為孩子的出生,退回家庭做賢妻良母,丈夫彼得是州檢查官,兩人夫唱婦隨,家庭美滿,一兒一女也懂事可愛。幸福延續(xù)了十五年,十五年后的一天,突然電視上開始播放彼得的性丑聞和錄像,彼得因為私生活不檢點而不得不主動辭職,面對鏡頭向公眾道歉。
艾麗西亞就這樣突然的,被動的,被人生拉硬扯著走進直播間,站在丈夫身邊,面對著鏡頭,茫然,慌亂,不甘、委屈、不知所措。走出直播室,失魂落魄的想回家,卻被門外圍堵的一大群記者嚇住了。她這才意識到,所有的一切都被破壞了,鋪天蓋地的性丑聞,她的家,她的孩子都將沒有隱私,她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和保護孩子們。她甩開丈夫的手,狠狠給了對方一耳光,她面前的世界已崩塌,她從此一無所有。
年過四十歲,間隔十幾年后重返職場,從助理律師做起,面對同事的指指點點和嘲笑,出庭時還要受到丈夫政敵的故意為難。家里兩個孩子正處于青春期,丈夫在監(jiān)獄,家里的存款全部用來支付高額訟訴費用,賣掉高尚住宅區(qū)的HOUSE,租住公寓,孩子們也從夢幻樂園般 的私立學校轉到公立學校讀書。所有的雜亂要重新歸位,重新開始,有多錐心,有多痛苦,艾麗西亞統(tǒng)統(tǒng)忍下。憑著她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從助理律師到知名律師到律所合伙人再到竟選州檢查官,華麗轉身,完美蛻變。
有人說,艾麗西婭是重拾律師職業(yè)之后,才開始了蛻變重生之路。而我以為,象艾麗西婭這樣冷靜,克制的人,無論放到哪個環(huán)境,經歷了什么,她都能夠突圍而出。因為,她的人格是獨立的,她的思維模式是嚴謹?shù)?,她的情緒管理是到位的。這些都是她性格中非常穩(wěn)定的部份,即使生活發(fā)生了重大變故,她依然可以重新來過,重新走向完整和幸福。
走近她13年的家庭主婦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她將各種角色都處理得非常好。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兩個孩子也教育得溫和有禮,同時也是彼得的賢內助,陪伴彼得參加各種聚會時,談笑風生,游刃有余,雖然她只是一位家庭主婦,但在面對州長時,也是既風趣又咄咄逼人,在各種話題討論上雙商在線,絲毫不輸陣。
她是一個分寸感極好的人,非常拎得清。這種分寸和界限可以體現(xiàn)在她處理任何的事情上。
這么大的家庭變故發(fā)生后,彼特在監(jiān)獄,她一人搞定租房、搬家、孩子入學的一切事情之后,她要上班,兩個孩子又處在青春期,而父親又是出了這樣的事件,對孩子心理影響可想而知。她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失態(tài)過,她只是對孩子說,你們的父親非常愛你們,我也非常愛你們。而不做任何過多的評價。
她上班的時候請來婆婆幫忙照顧孩子,面對同樣強勢的婆婆,艾麗西亞始終對婆婆強調,我才是孩子的媽媽,孩子的任何事情,你必須先要征求我的意見,我同意你才可以實行。因為婆婆一直想讓兩個孩子去監(jiān)獄看望他們的爸爸,但是兩個孩子明顯不想去,艾麗西亞完全了解這一點,所以先把原則說在前面。婆婆不止一次說過,你不必這么要強,你們可以搬到我那里去住,我房子夠大,你們不必付租金,我也不用來回跑了。艾麗西亞非常堅決的拒絕,這是我的事,我家的事,我孩子的事。你來幫忙,我很感謝,但請你不要過多干涉。
一旦去了婆婆家,就會很容易失去了界限感,人與人相處,一旦界限模糊,就會惹來數(shù)不清的麻煩,這不用我多說,有太多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
面對丈夫的政敵時,對方有意想激怒她,挑起她對彼得的怨恨情緒,挑撥他們的關系。對方說,請她不要再被彼得利用了,彼得不值得她這么做。這要換了一般的女人,只要誰提起來這件事,怕是心底的恨意早就被對方挑了起來,可是她不。她很清楚,對方才是她的敵人,是對方把錄像交給了媒體,逼她怎樣也無法擋住鏡頭不給孩子們看。所以,她不會落入到對方的情緒陷阱里。
對待客戶,也許她不夠年輕,不如同事能言善辯,但是她的人生經歷,媽媽的身份可以使她更能敏感的覺察到客戶心理微妙的變化和需要,始終能有同理心,讓客戶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理解的。當她的客戶因為拘禁而不能去看望孩子時,她會給她帶來孩子最近的照片,當她的客戶消沉失去希望時,她會對她說,洗個澡,好好打扮一下自己。也許,這并不能使案子有什么進展,但,會讓你自己感覺好過些。? 她也會輸?shù)舭缸?,有次她輸了案子,客戶就坐在那里哭,說,我什么都失去了,以后該怎么辦呢?艾麗西亞笑著對她說:重新來過!? 所以,在她的客戶眼里,她不是那種冷冰冰,沒有溫度,只知道輸贏辦案的律師,而是有溫情,有原則,有溫度的人。
如何面對丈夫?這部分是最難的。十五年的感情,彼得無疑是一個有魅力的男人,他也一直在扮演好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角色,他會陪女兒去參加足球隊的選拔,不錯過孩子的任何一個重要節(jié)日,也會和孩子一起親手給妻子做生日蛋糕,送生日禮物,在女兒的指揮下把玫瑰花鋪在地毯上,一起給妻子一個驚喜。只是,他重視家人,他也愛新鮮的肉體。同時,彼得更有雄心,即使還在監(jiān)獄里,也在謀劃著重新復出和竟選,而且計劃也在一步步的實現(xiàn)。這樣的男人,愛嗎?當然愛,恨嗎?當然恨!
怎么辦?離婚?還是不離婚?有很多電視劇好像都在提倡,既然感情破裂了,一方出軌了,當然就要利索的分開,然后昂首向前,走得漂亮??墒牵嬲洑v過婚姻的人都明白,這個決定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出來的?;榍胺謧€手,失個戀,和婚姻的重量相比,真的輕盈的如同透明泡泡。當然有感情,當然有過幸福的回憶,重要的是,他們還曾彼此是親人,沒有血緣的親人,尤其涉及到孩子時,感情就會更為復雜和矛盾。
艾西利婭在遇到這樣重大事件的選擇時,她不會輕易的選擇對或者錯,黑還是白,她會在黑白之間為自己選擇一個灰色的安全的中間地帶。她會繼續(xù)觀察,給自己時間,判別那些真實和謊言,同時,也認真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所以,她會帶孩子離開家,遠離以往的生活,同時開始新的工作,也在某種程度上和彼得保持著溝通,這種溝通是盡量理智,不帶感情色彩的。
所以,彼得對她是非常尊重的。后來,艾麗西婭經濟情況有所好轉的時候,租住的公寓出了問題,想買回原來的房子,可是彼得的媽媽杰姬主動加價和艾西麗婭在暗中竟爭,買回了他們原來居住在高地公園的豪宅,艾麗西亞非常憤怒。而彼得的媽媽卻說,她一直想要幫助兒子一家,可是每次艾西麗婭都非常高傲的拒絕了,現(xiàn)在艾麗西婭應該沒有理由拒絕了吧。當時彼得已經和艾麗西婭分居,但他仍然找到他媽媽,要求他媽媽退回房子。杰姬告訴兒子,艾西麗婭一直在操控著你,你不可以這樣。一向講理的彼得對他媽媽怒吼著說了一句話:“艾麗西婭和我都在努力做得象個成年人。我要你停止干涉此事!”
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截然不同。在中國文化里,婆婆這樣做雖然有點煩,但的確是好心。但在西方文化里,這就是婆婆逾越了界限,是所有人都不能認同和忍受的。在劇中,無論是艾西麗婭,彼得,威爾,凱瑞,凱琳娜 ,還有我女神戴安,劇中的每個人都有清晰明確的自我,和人際交往的邊界。想起去年非常流行的一本心理學書上說,中國人大部分心理上都沒有超過一歲。雖然有點偏激,但是,很多雞湯文都在提倡我們要做更好的自己,我倒覺得,我們不是應該做最好的自己,而是應該更好的做自己。在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中,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未曾給予孩子們真正做回自己的機會。
中國太多的親子關系,夫妻關系都是沒有邊界的,沒有邊界是因為沒有自我,所以彼此糾纏,彼此干涉,彼此傷害。很多時候,我們花一輩子的時間,等待父母給我們道歉,他們花一輩子的時間,等著我們說謝謝。我們都得不到想要的。
要勇敢,象個成年人一樣。
艾麗西婭 在經歷了四年的律所工作以后,終于受到了戴安和威爾發(fā)給她的成為律所合伙人的邀請,但是需要繳納60萬美元的費用。艾麗西婭第一次欣喜若狂,去購物,去見彼得,最后卻得知是律所為了度過經濟危機,而分別給五個人都發(fā)出了這樣的邀請,為了利用他們的錢讓律所度過難關。在整個律所在歡慶度過了危機的時候,艾麗西婭 一個人在辦公室冷著臉工作而不去參加PARTY。戴安走過來說了一段話:
你不去參加宴會,表明你向BOSS傳遞一種態(tài)度,你還沒有融入到這個小公司里來。你還在生氣?你知道我當年是怎樣當上合伙人的嗎?因為我的BOSS當時正受到性騷擾的控訴,他需要身邊有一位女性合伙人。所以,當一個你夢想的門打開時,你要迅速抓住,而不要去問為什么。沒有人會照顧你的情緒,凡事都做得讓你舒服,但如果你不抓住機會,那扇門就會很快關閉。
所以,放下你可笑的自尊心,歡迎來到成人的世界。
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之前的艾麗西婭隱忍,堅持,還有些過于理想化,總以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但從此之后,她開始長出暗剌,長出獠牙,開始釋放出心中一直被壓抑的那部份黑暗能量,她開始越來越強大,也開始變得不再討好任何人,最初她借用丈夫的關系都會不安,最終卻為了贏,不惜玩弄計謀,無所顧忌的搶客戶,當庭傷害自己的朋友。七年過去,當初的受傷者進化成了一個有巨大能量的女人 ,一個黑化的女妖精;她離開了丈夫,也沒有和威爾在一起,她自己活成了彼得和威爾的結合體。
她不再是那個好妻子,也不是福瑞特艾西麗婭,她活成了她自己。
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周遭的人對我滿意而已。為了得到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發(fā)現(xiàn),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 ? ? ? ? ? ? ? ? ? ? ? ? ? ? ? ? ? ? ? ------席慕容---《獨白》
多謝您耐心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