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1886年5月1日,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在美國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游行[1],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鎮壓,并向人群開槍,打死了四個人,受傷者無數。這件事引起了整個芝加哥城沸騰,各工會決議于5月4日在干草市廣場舉行群眾大會,約2,500名勞工,情緒雖然激昂,過程卻非常和平。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將群眾淋得只剩兩百多人左右。正當勞工正要開始收場時,忽然開來一隊180名全副武裝的警察,將現場包圍起來,命令他們馬上解散。就在雙方在爭論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爆炸事件,場面頓時大亂。在黑暗中,警察向群眾開火,人們四處逃竄。 共計有十名勞工當被打死,而警察也因彼此誤射而死傷慘重,這就是歷史上聞名的“干草市廣場慘案”。

事后警察與新聞界一口咬定是無政府主義者丟的炸彈,要求處以極刑。因此,警方大事逮捕勞工領袖,最后以謀殺罪起訴八個人。其中有五個人那晚根本沒到會場,只不過他們都是工會運動的活躍份子,警方正好借機一網打盡。

審判最后,除了一人被判十五年外,二人被判無期徒刑外,五人都判死刑。 而其中的一位工運領袖史比司在臨刑前說:“終會有一天,我們死亡的沉默 ,會遠比今天你們所要壓制的言論更為宏亮有力!”。直到1889年,為了紀念這段壯烈的歷史,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通過決議,將5月1日定為國際勞工節,要求各國的勞工共同努力,為八小時工作日而奮斗。

美國直到1935年羅斯福總統執政時,八小時工作制定于法律中才予以確立。

——摘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國際勞動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五一國際勞動節亦稱“五一節”,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隊級、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 此節源于美國芝加哥城的工...
    知識周報閱讀 757評論 0 0
  • 數組作為引用類型的運行機制 內存中的數組 數組引用變量只是一個引用,相當于一個指針,指向內存中的數組的對象。 數組...
    婁童閱讀 504評論 0 4
  • 說服需要在維護對方初衷、維持交談氛圍、順應對方想法的基礎上,用一些科學的技巧和步驟,循序漸進的,讓被說服對象從內心...
    拾葉姑娘閱讀 236評論 0 0
  • 絕招,就是把簡單的招式反復練到極致。 從行動營到新江湖。從九月到十月。我應該是所有小伙伴中成長最慢的那一個。表現平...
    林書薇閱讀 923評論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