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一直關注一個叫豬小淺的公眾號,里邊絕大多數都是網友把自己的經歷告訴小淺,她潤色一下,然后每天發一篇,基本都是真實故事。
? ? ? 前天的那篇文章,是一個博士后找了一個??粕兄鲝男W習超好,學霸類型的,小學連跳兩級,二十幾歲博士后畢業。他一直是她媽媽的驕傲,她媽媽一直不滿意他找的這個對象。我們也是看到最后才唏噓他為啥找了個??粕?,從小媽媽給他的壓力太大,考不了第一或者達不到要求就是一頓打。當時博士論文答辯好幾次不通過,他媽媽還幾次打電話讓他一定要如期畢業,連酒席都訂好啦,他有點崩潰了,最后他選擇了自殺。而這個??粕男」媚锸撬c的外賣的老板,當天店里忙不過來,幫忙送外賣,叫不開門,最后報警,算是救了男主一條命。故事到最后也就是現階段,男主媽媽已經和兒子兒媳婦和解,兒子還是她的驕傲,只是不再那么逼兒子了。
? ? ? 評論區里被置頂也是點贊最多的一句話是“被雞的娃都怪父母太強勢,沒被雞的娃都怪父母沒堅持”,是啊,這個度,好難把控。
? ? 突然想起這篇文章也是因為我在朋友圈看朋友的聊天記錄,有的孩子真的是不吃好果子,她自己就認為,脾氣好的,鼓勵的對她一點用都沒有,必須訓著罵著才能往心里記。而有的孩子對嚴厲的就產生抵觸心理,必須鼓勵著才能有動力。這個度,也好難把控??!
? ? ? 辦公室的同事把她兒子放我們班,跟我說,狠治就行,說的輕了他根本不聽。我說你知道我都不咋會治學生,只要他們好好的,我一般都是鼓勵為主,你這不是給我出難題嗎?
? ? ? 作為老師,作為家長,真是不知道該嚴厲一點好還是該溫柔一點好了。而班里的每一個孩子又都不一樣,自己的兩個孩子也都不一樣,按說不應該用同一種方法去教育,我們都知道應該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但是自身的性格又是一大局限。寫下這些是讓自己好好思考一下,不要因為太嚴厲把孩子逼上絕路,也不要因為太溫柔太沒脾氣而誤人子弟。
? ? ? 做一個溫柔而有力量的老師吧。覺得那個度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去摸索,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