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是中國現代作家楊益言、羅廣斌于1961年出版的革命歷史題材長篇小說,又被譽為“革命的教科書”。
該書描寫了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形勢下,重慶的國民黨當局鎮壓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斗爭。著重表現以齊曉軒、許云峰、江雪琴等共產黨人在獄中所進行的英勇戰斗,雖然最后慘遭屠殺,但卻充分顯示了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紅巖》結構錯綜復雜又富于變化,善于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樸實,筆調悲壯,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內容摘于百科)
《紅巖》是一部小說,同時又是一段歷史,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
之所以說《紅巖》是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是因為這部小說的作者羅廣斌和楊益言,在1948年曾被反動派逮捕囚于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
作者經歷過那些斗爭生活,他們為了“把這里的斗爭告訴后代”,先后創作了不少報告文學,又對這些真人真事進行加工,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巖》。
渣渧洞、白公館,就是關押革命者的地方,最后也成為了屠宰場。
小說里的英雄人物都有現實的原型。
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產黨員。面對嚴刑拷打都拒不開口,盡顯錚錚鐵骨和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貞。就義前,江姐從容跟同志們告別,體現了鐵血娘子革命的樂觀精神。江姐原型是江竹筠,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人。參加革命工作后,受中共重慶地下市委的指派,隨丈夫彭詠梧開展武裝斗爭,擔任聯絡員,負責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由于叛徒的出賣,江竹筠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監獄。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于渣滓洞監獄。人們稱其為江姐,是表達敬愛之情。
許云峰是一個工人出身,長期從事地下黨工運領導工作,有非凡的膽識和過人的機智。許云峰為人坦蕩無畏、大義凜然,以頑強的意志用手指把地窖的石壁挖通,給同志們留下越獄的通道,自己卻帶著對勝利的堅定信念從容就義。許云峰的原型是重慶地下黨負責工運的書記許建業。許建業,四川省鄰水縣延勝鄉人,革命烈士,一生從事工人運動,經歷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革命斗爭,雖有過失誤,但失誤的英雄依然是英雄。
最讓人震撼的是小蘿卜頭!小蘿卜頭自小入獄,是在監獄里長大的,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樣。小蘿卜頭在獄中幫助大人傳遞信息,不滿9歲就與父母和揚虎成將軍一起被殺,也被追認為烈士。
據報道,1958年,“小蘿卜頭”的哥哥宋振華在一個報攤邊,拿起《中國青年報》看標題為《小蘿卜頭》的文章,當看到文章的主人公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及他們的孩子“小蘿卜頭”被敵人殺害時,宋振華終于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放聲大哭起來,引來報攤老板和周圍人的好奇。報攤老板上前詢問原因,宋振華緩了一會才說:“這篇文章寫得就是我的父母啊!我沒有想到‘小蘿卜頭’原來是我的親弟弟啊!”
《紅巖》遠遠不止是一部小說,它是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它傳承著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
說明:文章部分內容參考于網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