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在機場接人。他等的航班遇上了空中管制,飛機在肯尼迪機場上空盤旋,等待降落的指令。這個時候,他看見柜臺那頭有一個人很面熟,他朝他走去。
“吉米?是吉米·麥卡恩嗎?”
真的是他。比一年前亞特蘭大展銷會時稍稍胖了一些,否則,他肯定看上去健康得讓人嫉妒。
上大學的時候,他很瘦,面色暗黃,煙抽得很兇,鼻梁上架著一副偌大的角質眼鏡。很顯然,他現在已經改用隱形眼鏡了。
“你是迪克·莫里森?”
“是我,你看上去氣色不錯啊!”說著,他伸出手,他們相互握手。
“你看上去也不賴啊!”麥卡恩說,但莫里森知道,這不是真話。他長期以來一直賣命地工作,吃得多,煙抽得也多。
“你喝的是什么?”
“波旁酒和苦啤酒,”莫里森說。他用一只腳鉤住高腳凳,隨手點上一支煙。
“你來接人,吉米?”
“不,我要去邁阿密參加一個會議。一個很有分量的客戶,六百萬的單子,公司希望我能夠搞定,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個明春的絕好機會。”
“你還在克雷格和巴頓干嗎?”
“我現在已經是公司的執行副總裁了。”
“太棒了,恭喜你!什么時候的事兒?”他努力說服自己,肚子里的那個妒忌小蟲只是消化酶而已。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卷解酸藥,往嘴里塞了一片,嘎吱嘎吱地嚼著。
“去年八月。一下子改變了我的生活。”他若有所思地看著莫里森,慢慢地喝著杯中的酒。
“你有可能會感興趣的。”
上帝,莫里森心中一陣畏縮。吉米·麥卡恩很迷信的。
“當然,”他說。他一仰脖,把杯中的酒全部喝光了。
“那時,我的狀態不太好,”麥卡恩說,“個人問題,主要是因為莎倫,還有,我父親死了—心臟病——而我自己也開始咳嗽,咳得很厲害。一天,鮑比·克雷格來我的辦公室,像父親一樣,跟我聊了一會兒,給我打氣。你還記得他常說的那些話嗎?”
“記得。”去莫頓經紀公司之前,他在克雷格和巴頓干過十八個月。
“抓緊時間,或者,趕快動起來。”
麥卡恩哈哈大笑,說:“你還記得。咳,最后,醫生告訴我說,我得了早期的潰瘍,并且建議我戒煙。”說到這里,麥卡恩做了個鬼臉,“還不如建議我不要呼吸呢!”
莫里森點點頭,在這一點上,他有同感。只有不抽煙的人才會幸災樂禍呢!他厭惡地看著自己手中的煙,隨即將它掐滅,但心中十分肯定,過不了五分鐘,他還會再抽的。
“那你戒了嗎?”他問。
“是的,我戒了。起初,我認為那根本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后來,我碰到一個人,他告訴我說,在46大街那邊有一家機構,里面有些專家。我說,我有什么好怕的,我就去了。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抽過煙。”
莫里森瞪大眼睛,說:“他們把你怎么了?給你灌了藥?”
“沒有。”此時,他已經掏出了錢包,在里面翻找著。
“你看,我記得我留了一張。”他把一張很普通的白色名片放在桌上。
戒煙公司
停止抽煙!
東46大街237號
預約治療
“拿著,說不定用得上呢,”麥卡恩說,“他們會幫你戒掉。有保證的。”
“用什么辦法?”
“我不能告訴你,”麥卡恩說。
“哼,為什么不能說?”
“這是合同的一部分。不管怎樣,他們跟你面談的時候,會告訴你具體的治療方法。”
“你還簽了合同?”
麥卡恩點點頭。
“只有簽了合同才——”
“沒錯。”他沖著莫里森微微一笑,莫里森心想:哼,原來如此!吉米·麥卡恩跟那些騙子是一伙的。
“如果這家公司這么神奇,為什么要搞得如此神秘呢?為什么我從來沒有在電視、布告欄、雜志上的廣告里——”
“他們顧客盈門,靠的就是口碑。”
“吉米,你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廣告人。你可不能相信那些。”
“我相信,”麥卡恩說,“他們的治愈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
“等等,”莫里森說。他抬起手,示意再來一杯,然后點上一支煙。
“那些人把你綁起來,逼迫你不停地抽煙,直到你惡心為止,對嗎?”
“不是。”
“給你服用某種藥,你一抽煙就難受——”
“不是,完全不是。你自己親自去體驗一下吧。”他手指著莫里森的香煙,“你不想總是抽煙吧,對嗎?”
“嗯,可是——”
“戒煙讓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麥卡恩說,“其他人我不知道,但就我的情況而言,就像是多米諾骨牌,連鎖式的反應。我身體好了,跟莎倫的關系也改善了。我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也隨之提升。”
“你看,你挑起了我的好奇心,你難道不能——”
“迪克,很抱歉,我真的不能說。”他的語氣異常堅定。
“你的體重增加了嗎?”
一時間,他感覺到,吉米·麥卡恩的臉陰沉下來。
“增加了,實際上,增加得有點過了。但我又減下來了。現在,我的體重正常。我以前很瘦。”
“請乘坐206航班的乘客去9號登機口準備登機。”廣播里傳來了登機的通知。
“是我的航班,”麥卡恩說著,站起身。他把一張五元的紙幣扔在吧臺上,“喜歡就再喝一杯。迪克,考慮一下我說的,真的。”他離開酒吧,穿過人群,朝自動扶梯走去。莫里森拿起名片,想了想,然后將其塞進錢包。這件事暫時就這樣過去了。
一個月后,這張名片從他的錢包里滑落到另一家酒吧的另一張吧臺上。他那天下班很早,來酒吧消磨下午的時光。最近在公司,他感覺工作不順手。坦白地說,糟透了。
他遞給亨利一張十元的紙幣,付他的酒錢,然后拿起那張小卡片,讀著上面的信息——東46大街237號距離此地不過兩個街區,而且,十月份,戶外,秋高氣爽,陽光明媚,也許,去湊個熱鬧——亨利把找的零錢給他以后,他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隨后,走了出去。
戒煙公司所在的地方是一棟新的建筑,此地,辦公用房的月租金幾乎相當于莫里森一年的收入。
在大堂的指示牌上,他發現,這家公司好像租用了整整一層樓,這得付多少租金啊!很多、很多。
他搭乘電梯上樓。門廳的地上鋪著華美的地毯,從那兒往里走,一間裝飾精美的預約接待室。
透過寬大的窗戶,可以看見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
靠墻有一排座位,三男一女坐在那兒,邊看報紙邊等。從外表看,都是職業人士。莫里森走到桌前。
“一個朋友給的,”說著,他把名片交給接待員,“我想,你會說,他肯定是這兒的老顧客。”
她莞爾一笑,把一張表格卷進打字機,問:“先生,您的姓名?”
“理查德·莫里森。”
啪啪啪。聲音很沉悶。是一臺IBM打字機。
“您的住址?”
“紐約,克林頓,楓葉路29號。”
“您結婚了?”
“是的。”
“您有孩子嗎?”
“有一個。”他想起阿爾文,不禁眉頭緊皺。
“一個”,用詞欠妥,“半個”更加準確。他的兒子智力發展遲鈍,現在在新澤西一家特殊學校上學,住校。
“莫里森先生,您是誰推薦來的?”
“一個老同學,詹姆士·麥卡恩。”
“很好。您請坐一下好嗎?今天人比較多。”
“沒關系。”
他坐了下來。左邊是那個女人,身上穿著一套藍色的正裝;右邊是一個年輕人,像是個白領,穿著一件人字昵上裝,留著時尚的絡腮胡子。他掏出一盒香煙,四下看看,沒發現煙灰缸。
他把香煙收起來。做得很好。他會耐心等到結束,離開的時候,再把煙點上。假如他們讓他等得太久,他有可能會把煙灰彈到暗紫色的長毛絨地毯上。他拿起一本《時代》周刊,隨意翻看著。
他排在那個穿藍色套裝的女人后面。那個女人進去之后,又等了一刻鐘,才輪到他。此時,他的煙癮已經很強烈了。一個在他后面進來的男人拿出一包煙,打開煙盒,看看旁邊沒有煙灰缸,只好又把煙收起來了——莫里森發現,他看上去有些內疚,這使他感覺好了許多。
最后,接待員沖他燦爛地一笑,說:“莫里森先生,請進去吧!”
莫里森走進她桌子旁邊的那扇門,發現自己來到一個光源不確定的走廊里。一個大塊頭男人,頭上的白發像是假的,跟他握了握手,微笑著說:“莫里森先生,請跟我來。”
他領著莫里森往前走,走過一扇扇沒有任何標識,且緊閉的大門,隨后,在差不多走廊的中間,停下腳步,掏出鑰匙,打開一扇門。房間不大,布置得比較簡樸,墻壁釘著白色的軟木面板。房間里只有一張桌子,桌子兩邊各有一張椅子。桌子后面的墻壁上,有一扇長方形的小窗戶,但是被一個綠色的小窗簾給遮住了。在莫里森左面的墻上,有一幅畫——一個灰白頭發的高個子男人,一只手拿著一張紙,看上去有點兒面熟。
“我叫維克·多納蒂,”大塊頭說,“如果你想繼續我們的項目,那你就由我負責。”
“很高興認識你,”莫里森說。他渴望抽煙。
“請坐。”
多納蒂把接待員給他的表格放在桌上,然后從抽屜里又拿出一張表。他直盯盯地看著莫里森的眼睛。
“你想戒煙嗎?”
莫里森清了清嗓子,蹺起二郎腿,想找個辦法推諉,但沒有成功。
“是的,”他說。
“你能把這個簽一下嗎?”他把表格遞給莫里森。他迅速瀏覽了一下。乙方同意不向外泄露相關的療法和技術,等等,等等。
“可以,”他說。多納蒂把一支鋼筆塞進他的手里。他大筆一揮,寫下自己的名字,緊接著,多納蒂也在他的名字下方簽了字。隨后,多納蒂把表格放回到抽屜里。好吧,他自嘲地想,我已經發誓戒煙了。他以前也發過誓,甚至有一次,他的保證還持續了兩整天。
“很好,”多納蒂說,“莫里森先生,我們在這里就沒有必要說任何大道理了。健康問題,經濟問題,社交禮儀等。對于你戒煙的動機,我們不感興趣。我們都是務實的。”
“很好,”莫里森面無表情地說。
“我們不使用任何藥物,我們不雇用戴爾·卡內基的人來對你進行任何說教,我們也不向你推薦任何特殊的飲食。在你成功戒煙滿一年之前,我們不收取任何費用。”
“我的上帝,”莫里森說。
“麥卡恩先生沒有跟你提起這些嗎?”
“沒有。”
“順便問一下,麥卡恩先生怎么樣?他好嗎?”
“他很好。”
“太好了!非常好!現在……問幾個問題,莫里森先生。可能會涉及隱私,但我向你保證,你的回答將會絕對保密。”
“是嗎?”莫里森態度曖昧地問道。
“您夫人怎么稱呼?”
“露辛達,莫里森。她的閨名是拉姆茜。”
“您愛她嗎?”
莫里森猛地抬起頭,發現多納蒂正面無表情地看著他。
“是的,當然,”他回答說。
“您的婚姻出現過問題嗎?比如,分居?”
“這跟戒煙有什么關系?”莫里森問。他本不想語氣那么沖,可他想要——咳,他非常需要——一根煙。
“有很大關系,”多納蒂說,“你得配合我。”
“沒有,沒出現過那些問題。”可最近他倆的關系有些緊張。
“您就只有一個孩子嗎?”
“對,就阿爾文一個,上私立學校。”
“請問是哪間學校呢?”
“這個,”莫里森的臉色不好看,“我不想告訴你。”
“隨你的便,”多納蒂和藹地說。他沖著莫里森友好地笑了笑。
“您所有的問題將在明天第一次治療的時候回答。”
“非常好,”莫里森說著,站起身。
“最后一個問題,”多納蒂說,“您一個多小時沒抽煙了,感覺如何?”
“很好,”莫里森沒說實話,“很好。”
“那太好了!”多納蒂歡呼道。他從桌子后面走出來,把門打開。
“今天晚上盡情抽吧。過了明天,您再也不會抽煙了。”
“真的嗎?”
“莫里森先生,”多納蒂嚴肅地說,“我們敢保證。”
第二天下午三點,他準時出現在戒煙公司門外的等候區。來這之前,他一直在猶豫:接待員給他預約了時間,是爽約呢?還是頑強地配合下去呢?——老兄,使出你的絕招吧!
最后,吉米·麥卡恩說過的一句話——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促使他下定決心前來赴約。誰也不知道,沒準兒他的生活也能發生改變呢!此外,他的好奇心也起了某種作用。上電梯之前,他抽了一根煙,一直燃燒到過濾嘴,他才將其丟棄。他心想,如果這是最后一根煙,那也有點太悲摧了吧!靠近過濾嘴的地方,味道不怎么樣。
這一次,等候的時間比上次短。當接待員告訴他可以進去的時候,多納蒂正在等他。他朝他伸出一只手,面帶微笑,那種笑容,在莫里森眼里,有欺壓、掠奪的意思。他開始感覺有些許緊張,他很想抽煙。
“跟我來,”多納蒂說著,帶他走進那個小房間。他還是像上次那樣,坐在桌子后面,莫里森坐在他對面的椅子上。
“您決定來,我很高興,”多納蒂說,“很多有潛力戒煙的顧客在初次見面之后,再也沒有露面。他們發現,他們戒煙的決心其實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么大。幫助你戒煙,將會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治療什么時候開始?”催眠,他猜測,肯定用催眠大法。
“哇,已經開始了。從我們在大廳里握手的時候就開始了。莫里森先生,你身上帶煙了嗎?”
“帶了。”
“交給我,行嗎?”
莫里森聳聳肩膀,把煙盒交給多納蒂。煙盒里只剩下兩三根香煙了。
多納蒂把煙盒放在桌子上,然后,微笑著看著莫里森的眼睛。他把右手握成拳頭,一下接著一下,使勁兒砸那盒煙。煙盒扭曲、變形。一根斷裂的香煙飛了出來。煙絲灑落在桌上。在封閉的房間里,多納蒂的拳頭發出的聲音十分響亮,盡管他的手在使勁兒,可微笑依舊掛在他的臉上。
莫里森感覺后背直冒涼氣,他心想,他們可能就是想營造這種氣氛。
最后,多納蒂停了手。他拿起煙盒,已經破爛不堪了。
“您無法相信,這能給我帶來極大的快樂。”說著,他把煙盒丟進廢紙簍。
“我在這一行干了已經三年了,可我還是感覺樂趣無窮。”
“作為一種治療手段,這還有不少改進的余地,”莫里森溫和地說,“這棟大樓的門廳里,有一個報攤。各種牌子的香煙都有得賣。”
“您說過,”多納蒂說,“你的兒子,阿爾文,莫里森,在帕特森特殊學校上學。他出生時顱腦受損,測試智商為46,按照規定,連特殊學校都上不了。你夫人——”
“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莫里森大聲喊道。
他非常震驚,非常氣憤。
“你他媽的無權打探別人的隱私——”
“我們對您非常了解,”多納蒂平靜地說,“但是,我上次說過,我們會嚴守秘密的。”
“我得離開這里。”莫里森不高興了。他站起身。
“再等一會兒。”
莫里森仔細看著他。多納蒂臉上沒有任何不開心的表情。實際上,他反而有些得意。客戶的此種反應,他應該體驗過不下幾十次了——可能幾百次了。
“好吧,希望不要太出格。”
“嗯,當然。”多納蒂將后背靠在椅子背上,繼續說,“我告訴過您,我們這里的人都很務實。作為實用主義者,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治愈一個吸煙成癮的人將會是多么的困難。復吸率差不多高達百分之八十五,比海洛因的復吸率還要高。因此說,這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問題,非常特殊。”莫里森瞥了一眼廢紙簍。有一根香煙,雖說已經扭曲、變形,可看上去不影響使用。多納蒂哈哈大笑,出于好意,他把手伸向廢紙簍,那根煙在他的手指間頃刻變成了廢品。
“國家司法部門有時會接到一種請求,說,監獄應該取消每周的香煙配給。此種建議,無一例外,均被否決了。在此項建議被采納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監獄里,都發生了激烈的騷亂。暴動,莫里森先生,無法想象。”
“我,”莫里森說,“對此不感到驚訝。”
“但是,考慮一下這種事情的隱患。你把一個人關進監獄,你剝奪了他正常的夫妻生活,你不允許他喝酒,還限制他的行動自由。沒有暴動——或者說,相比較監獄的數量,暴動的次數可以忽略不計。可是,假如你剝奪他抽煙的權利——砰!啪!”作為強調的輔助手段,他的拳頭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一次大戰期間,在德國國內戰場上,香煙奇缺,人們經常可以看見德國貴族在垃圾箱里撿煙頭。二次大戰期間,很多美國婦女因為弄不到香煙,轉而開始用煙斗。莫里森先生,對于真正的實用主義者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
“我們可以開始治療了嗎?”
“馬上。您請到這邊來。”多納蒂此時已經離開了座位,站在昨日莫里森注意過的那幅綠色窗簾旁邊。他拉開窗簾,里面是一扇長方形的窗子,窗子那邊連著一間空蕩蕩的房間。不對,不完全是空的,地板上有一只兔子,正在吃盤子里一些顆粒狀的東西。
“好可愛的兔子,”莫里森說。
“的確可愛。您注意看。”多納蒂按了一下窗臺上的一個按鈕,兔子停止了吃食,開始瘋狂地跳來跳去。隨著每一次腳掌的落地,它越蹦越高。
它身上的毛發像一根根刺朝各個方向豎立起來,它眼睛里有一種瘋狂的神情。
“停下,你給它用的是電擊!”
多納蒂松開按鈕。
“不是你說的那樣。實際上,地板釋放出很低的電流,莫里森先生,仔細觀察那只兔子。”
兔子蜷縮在距離食盆大約十英尺遠的地方,它的鼻子不停地蠕動。忽然,它一下子沖到了角落里。
“如果一只兔子吃食的時候遭遇到足夠強的電擊,”多納蒂說,“它會立馬做出聯想。吃食,對它而言,意味著痛苦。因此,它斷了吃的念頭。如果再給它幾次電擊,兔子會餓死在食盆面前。這叫做反感訓練法。”
莫里森恍然大悟。
“對不起,我得走了。”他朝房門走去。
“請等一下,莫里森先生。”
莫里森沒有停步,他伸手去抓門把手……把手紋絲不動。
“把門打開。”
“莫里森先生,如果您能坐下——”
“把門打開,否則我就報警,不等你喊人,警察就會沖進來。”
“坐下。”聲音冷得像冰塊。
莫里森看著多納蒂。他那雙褐色的眼睛混濁、可怕。他心想,上帝,怎么把我和這個瘋子關在一起了!他舔舔嘴唇,此時,對香煙的渴望從來沒有如此強烈過。
“我把治療方案詳細地跟您說一遍,”多納蒂說。
“你不明白,”莫里森故作耐心地說,“我根本不需要什么治療,我反悔了。”
“你錯了,莫里森先生。不明白的是你。你已經別無選擇了。當我告訴你治療已經開始的時候,我說的是真話,沒有騙您。”
“你真是個瘋子,”莫里森不解地說。
“錯,我是個實用主義者。聽我跟您詳細解釋。”
“當然,”莫里森說,“你必須得明白,我一走出這扇門,立馬就去買五包煙,一路抽著去警察局。”他突然發覺自己在啃咬自己的拇指,并且還在吸吮著指尖,他強迫自己停下。
“隨您的便!但是,當您聽完我的解釋,您會改變主意的。”
莫里森沒有搭腔。他重新坐下,雙手交叉在一起。
“治療的第一個月,我們的人會隨時監視您,”
多納蒂說,“您可能會發現他們,但不是全部。可他們所有時間都跟您在一起。每時每刻。如果他們發現您抽煙,他們就給我打電話。”
“我想,你把我帶到這里,目的就是那個兔子試驗吧,”莫里森說。他努力讓自己表現得冷靜、玩世不恭,可不知怎的,他突然感覺很害怕。
這一切仿佛噩夢一場。
“啊,哪能呢!”多納蒂說,“接受這個試驗的是您的夫人,不是您本人。”
莫里森感覺莫名其妙。
多納蒂微微一笑,“您,”他說,“會看到的。”
多納蒂放他出來之后,莫里森精神混亂,一口氣步行了兩個多小時。那天也是一個好天,可他根本沒有注意到。多納蒂魔鬼般的笑容占據了他的身心。
“您瞧,”他剛才說,“一個實用主義者要求的是實用的解決方法。您必須認識到,我們知道您心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按照多納蒂所說,戒煙公司是一個基金會——一個非營利組織,創始人就是墻上那幅畫里的那個男人。那位紳士成功地經營了家族的各項生意——包括老虎機、按摩院,諸如此類,以及紐約和土耳其間的一項繁榮(但是絕密)的貿易。
只有三根手指的莫特,米內利曾經是一個抽煙成癮的人——每天的消耗量達到三包。畫中的他手里拿著一張紙,醫生的診斷書:肺癌。莫特把家庭基金捐贈給戒煙公司之后,于1970年過世了。
“我們想盡辦法,甚至可以說,我們幾乎采用強迫的手段,”多納蒂說,“可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幫助大家戒煙。當然,這對國家的稅收有很大的影響。”
治療的過程極其簡單,簡單得讓人后背發涼。
第一次違反規定,辛迪將被帶到多納蒂稱之為“兔籠”的房間前。第二次,是莫里森。第三次,他們夫婦倆同時被帶過來。如果出現第四次,那就證明,他倆嚴重不合作,因此,將采取更為嚴厲的措施。將派遣一名探員前往阿爾文的學校,做孩子的工作。
“您想象一下,”多納蒂滿臉堆笑地說,“如果讓孩子也卷進來,那將會對他造成多么大的傷害。即使有人跟他解釋,他也不會明白的。他只知道,有人要傷害他,而這一切都是他老爸造成的。他會非常害怕。”
“你個狗雜種,”莫里森無助地說。他快要哭了,“你這個無恥的家伙,狗娘養的!”
“別誤會,”多納蒂說。他臉上掛著同情的微笑。
“我向你保證,我們不會到這一步。百分之四十的顧客根本不需要任何強制手段——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會犯三次以上的錯誤。這些數據很有說服力,不是嗎?”
莫里森并沒有發現這有什么說服力。相反,他認為這很可怕。
“當然,如果您違反了五次——”
“你想說什么?”
多納蒂滿臉放光。
“您和您的夫人將一起被關進那個房間,而且,您兒子會再次被打,還有您的夫人。”
此時,莫里森已經喪失了理智,他隔著桌子,撲向多納蒂。表面上看,多納蒂毫無防備,可沒想到,他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自己屁股下面的椅子猛地向后一挪,隨即抬起雙腳,對準莫里森的肚子……莫里森一下子連氣都喘不過來了,他不停地咳嗽,踉蹌著向后退去。
“坐下,莫里森先生,”多納蒂心平氣和地說,“理智點兒,讓我們接著談。”
當他呼吸順暢了之后,莫里森按照吩咐坐了下來。噩夢總有結束的時候,不是嗎?
·多納蒂進一步解釋說,戒煙公司采用的是十步懲戒法。第六、七、八步包括多次進入“兔籠”
(電流增強)和更嚴酷的鞭打。到了第九步,他兒子的手臂就保不住了。
“那么第十步呢?”莫里森嘴巴發干。
多納蒂凄慘地搖了搖頭,說:“莫里森先生,到那時,我們就放棄了。您屬于百分之二不可改造的對象。”
“你真的放棄?”
“說說而已。”他打開一個抽屜,把一把點四五口徑的手槍放在桌上。他微笑著看著莫里森的眼睛,“但是,就是那不可改造的百分之二也無法再抽煙了。我們保證。”
星期五晚上的電影是《警網鐵金剛》,辛迪喜歡的類型,可是,莫里森如坐針氈,一個勁兒地抱怨,一小時后,她再也無法集中精神了。
“你到底怎么了?”在電臺識別的時候,她問他。
“沒什么……一切,”他發火了,“我正在戒煙。”
她哈哈大笑,說:“什么時候開始的?五分鐘前?”
“從今天下午三點開始的。”
“你真的一直沒再抽煙?”
“沒有,”說著,他開始咬自己的大拇指,指甲已經被他啃到指甲根了。
“太好了!你怎么想起來要戒煙的?”
“你,”他說,“還有……還有阿爾文。”
她瞪大了眼睛。電影繼續開演,可她沒有注意。
迪克很少提及他們那個弱智的兒子。她走過來,看著他右手邊上那只空煙灰缸,然后又盯著他的眼睛。
“迪克,你真的想戒煙?”
“真的。”如果我去報警,他在心里默默地補充說,辛迪,那些受雇的打手還不找上門來,打得你滿地找牙啊!
“我真高興。哪怕你不成功,迪克,我們娘倆也得好好謝謝你。”
“哎呀,這一次,我想我會成功的。”說話的時候,他想起多納蒂抬腿踢他的時候眼睛里露出的殺人兇光。那天晚上,他沒有休息好,睡睡醒醒。凌晨三點,他徹底醒了,再也睡不著了。他對香煙的渴望如同發低燒一般。他走下樓,來到自己的書房。
書房位于房子的中央。沒有窗戶。他打開書桌最上面的抽屜,往里面看,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里面的煙盒吸引住了。他四下張望,舔舔嘴唇。
多納蒂說過,第一個月,不斷被監視。接下來的兩個月,一天十八小時被監視——可他不知道是哪十八個小時。第四個月,也就是大部分人容易復吸的關鍵時段,“服務”將會恢復至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問斷監控。其后的八個月里,一天累計監控十二小時。以后呢?在客戶的有生之年,隨機抽查。
有生之年。
“我們可以每隔一個月檢查您,”多納蒂說,“也可以每天檢查。或者,從現在開始,連續兩年每個月持續檢查一個星期。關鍵是,不會被您發現。如果您抽煙,那您就等于跟命運賭博。他們在監視嗎?他們去找我太太,還是立刻派人去跟蹤我兒子?干得漂亮,不是嗎?如果您敢偷著抽煙,那么,香煙的味道肯定很可怕,像是您兒子的鮮血。”
盡管如此,他們不可能現在還在監視他,大半夜的,在他的書房里。整棟房子死一般的寂靜。
他盯著盒子里的香煙,看了足足兩分鐘,無法將目光轉移。他走到書房的門口,探出頭,走廊里空蕩蕩的,他隨即返回到桌前,又盯著香煙看了一會兒。一幅可怕的畫卷出現在眼前:他漫漫的余生,無處可覓煙。上帝啊!手指間沒有香煙,他如何能把復雜的圖表和計劃,完整地向挑剔的客戶做出介紹?清晨,早飯桌上,咖啡和報紙,但如果沒有香煙,他如何面對即將開始的一天?他咒罵自己,都怪自己不好,自愿走進了這個陷阱。他咒罵多納蒂。最可惡的要數吉米·麥卡恩。他怎么能做這樣的事情呢?鬼才曉得。他雙手顫抖,他恨不能親手掐死這個猶大吉米·麥卡恩。
他再一次偷偷地掃視書房四周。他把手伸進抽屜,拿出一根煙。他撫摸著它。廣告里是怎么說的?圓滾滾的,結實的,壓得緊緊的。沒有比這更真實的。他把煙放進嘴里,忽然,他停下了,抬起了頭。
難道沒有聽見儲藏間里有微弱的聲響嗎?什么東西在移動?絕對沒有。可是——腦海里又閃現出一幅畫面——那只兔子,在電流的控制下,發瘋似的跳躍。如果在那個房間里的不是兔子,而是辛迪——他屏住呼吸,側耳細聽,什么也沒有聽見。
他告訴自己說,應該走過去,把儲藏間的門打開。
但是,他很害怕,萬一發現里面有東西怎么辦?
他回到床上,久久無法入睡。
盡管起床的時候他感覺沒有精神,可早飯吃得卻是津津有味。他沉思了片刻之后,決定還是老樣子:一碗玉米片,外加煎雞蛋。辛迪穿著睡袍走下樓來的時候,他正在刷鍋洗碗。
“理查德,莫里森!赫克托耳還是個傻小子的時候,你早飯就沒有吃過雞蛋。”
莫里森嘟囔了一句。在他看來,“赫克托耳還是個傻小子的時候”和“我應該微笑著親吻一頭豬”,辛迪的這兩句口頭禪,他最不喜歡。
“你抽過煙了嗎?”她一邊說,一邊往杯子里倒橙汁。
“沒有。”
“你等不到中午的,”她輕松地說。
“哪壺不開提哪壺!”他厲聲說。他對她顯然有些不滿。
“你們不抽煙的人,你們總以為……咳,不說了。”
他本以為她會生氣,可她卻饒有興致地看著他。
“你還當真了,”她說,“這么嚴肅。”
“當然了。”你永遠不會知道,我沒有在開玩笑。我希望你不會知道。
“瞧你那可憐樣,”她說著,走到他身邊,“你看上去好像剛剛死而復生。無論怎樣,我為你驕傲。”
他把她緊緊摟在懷里。
·理查德·莫里森的生活片段,十月至十一月:莫里森和來自拉金工作室的一個老朋友在杰克登普西酒吧。老友遞上一支煙。莫里森緊緊握住酒杯,說:“我戒煙了。”老友大笑,說:“過不了一個星期。”
早晨,莫里森一邊等火車,一邊閱讀《時代》周刊。他抬起頭,打量著一位身穿藍色套裝的年輕人。最近,他幾乎天天看見他,有時不是在車站,是在其他場所。一次,在昂德西餐廳,他正在見一位客戶。還有一次,在山姆古迪音像商店,莫里森正在找山姆·庫克的專輯,發現他在看45轉的唱片。還有一次,在當地一家高爾夫球場,他和另外三人在莫里森他們后面打球。
莫里森在一次聚會上喝醉了,特別想抽煙——但是,還沒有醉到失去控制。
莫里森去看望兒子,給孩子帶了一個大球,那種用力一擠就會發出叫聲的玩具球。孩子開心地一個勁兒地親他,口水弄濕了他的臉。不知怎的,他沒有發火。他緊緊摟著自己的兒子,突然意識到,多納蒂一伙人非常世故,比他更早地認識到:愛才是最致命的毒藥。浪漫主義者喜歡探討愛的存在,實用主義者接受它,并且利用它。
逐漸地,莫里森身體上對煙的依賴越來越小,但心里對煙的渴望始終存在,或者說,他需要有東西在嘴里—止咳糖、救生圈糖、牙簽。可憐的替代品,所有這一切。
終于有一次,莫里森在城中隧道里遇上了交通堵塞,堵的時間很長。黑黢黢的。周圍喇叭聲不絕于耳。空氣混濁。交通徹底癱瘓了。突然,他用拇指頂開了手套箱,發現里面有一包已經拆開的香煙。他看著煙盒,然后一把抓過來,用車內的點煙器點燃了一根。他心虛地安慰自己說,萬一出了事情,那就怪辛迪好了。我跟她說過,讓她把該死的煙全部處理掉。
第一口,他拼命咳嗽,把煙全部噴了出來。
第二口,他眼睛流淚了。第三口,感覺整個人輕飄飄的,心醉神迷。他心想,這煙的滋味太恐怖了。
緊接著:我的上帝,我在干什么?
他后面的車不耐煩地響著喇叭。前方,車流已經開始移動。他把香煙掐滅在煙缸里,把前排兩側的窗子都打開,打開通風口,很無助地想把煙排出去,仿佛剛剛開始抽煙的小孩,急不可耐地把第一個煙蒂丟進馬桶,放水沖掉。
他加入車水馬龍,開車回家。
“辛迪?”他大聲說,“我回來了!”
沒有應答。
“辛迪?親愛的,你在哪兒呢?”
電話響了,他一個箭步沖過去。
“喂?辛迪?”
“您好,莫里森先生,”多納蒂說。他的聲音聽起來異常清脆、一本正經。
“看起來我們有一件小事要談談。五點鐘方便嗎?”
“我夫人在你們手里?”
“是的,沒錯,”多納蒂得意地笑了。
“這么著,你們放了她,”莫里森有些語無倫次,“不會再發生了。一次小錯誤,只是一個小過錯,僅此而已。我只吸了三口,看在上帝的分兒上,味道太糟糕了。”
“真可惜。我想,我得做五步打算了,是嗎?”
“別,”莫里森快要哭出來了,“請別一”
電話掛斷了。
下午五點,接待室除了一位秘書之外,別無他人。秘書沖莫里森眨眨眼,微微一笑,沒有理會他蒼白的面容和零亂的頭發。
“多納蒂先生?”
她對著內部通話系統說,“莫里森先生想見您。”
她朝莫里森點點頭,說:“請進吧!”
多納蒂正等在一間沒有任何標示的房間外,身邊還站著一個人。那人身穿一件斯邁利牌毛衫,手里握著一把點三八口徑的手槍。他身型魁偉,仿佛一只猿猴。
“聽著,”莫里森對多納蒂說,“我們可以用其他辦法解決,不是嗎?我可以付錢,我——”
“閉嘴!”旁邊那個人說。
“很高興見到您,”多納蒂說,“很抱歉,事情竟然發展到這個地步。您跟我來好嗎?我們盡量簡單些。我可以向您保證,您夫人不會……不會受到傷害……這一次。”
莫里森渾身肌肉繃得緊緊的,準備撲向多納蒂。
“看看,您又來了,”多納蒂看上去有些冒火,“如果您膽敢造次,朱客手里的家伙可不是吃素的。別忘了您老婆,夠她受的。您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
“真希望你下地獄,”他對多納蒂說。
多納蒂嘆了一口氣。
“如果每次我都對客戶表示同情,那我早該退休了。莫里森,接受教訓吧。浪漫主義者想做好事,但沒成功,人們會頒發獎章給他。如果實用主義者成功了,人們則希望他下地獄。我們可以走了嗎?”
朱客用手槍指了指房門。
莫里森跟著他們進了房間。他感覺麻木、遲鈍。
綠色的窗簾已經拉開。朱客用手槍捅了捅他。他想,置身毒氣室的人肯定就是這種感受。
他往里看,辛迪在那兒,滿臉困惑,四下張望。
“辛迪!”莫里森難過地喊叫著,“辛迪,他們——”
“她聽不見你,也看不見你,”多納蒂說,“玻璃是單面的。好吧,我們說說吧。真的是一個小過失。我看,三十秒就夠了。朱客?”
朱客一只手按動了電鈕,另一只手里的手槍緊緊抵住莫里森的后背。
這三十秒鐘是他生命中最漫長的時刻。
結束的時候,多納蒂一只手拍著莫里森的肩膀,對他說:“您想吐嗎?”
“不,”莫里森無力地說。他的額頭靠在玻璃窗上,雙腿發軟。
“不想吐。”他轉過身,發現朱客已經不在了。
“跟我來,”多納蒂說。
“去哪里啊?”莫里森無動于衷地說。
“我想,您有事情要說的,對吧?”
“我怎么面對她?我怎么跟她講解……我……我……”
“我想,您會大吃一驚的,”多納蒂說。
房間里除了一張沙發之外,沒有其他設施。
辛迪坐在沙發上,無助地抽泣著。
“辛迪?”他柔聲地叫著。
她抬起頭,眼睛被淚水放大了。
“是迪克嗎?”
她輕聲說,“迪克?哎……呀,上帝……”他緊緊摟住她。
“兩個男人,”她把頭埋在他的胸前,說:“在家里。我以為是竊賊,又以為他們要非禮我。后來,他們用布蒙住我的眼睛,帶我到了一個地方……太……太可怕——”
“噓,”他說,“噓。”
“可是為什么呢?”她抬起頭,問他,“他們為什么——”
“是因為我,”他說,“我必須跟你講一件事情,辛迪——”
一切都講了,他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我猜你會恨我。我不怪你。”
他眼睛盯著地板,她用雙手捧住他的臉,讓他的眼睛看著自己。
“你錯了,”她說,“我不恨你。”
他很驚訝,不知道該說什么。
“很值得,”她說,“上帝祝福這些人。他們讓你擺脫了香煙的魔爪。”
“你不是在開玩笑?”
“不是,”她說著,親了他一下,“現在我們可以走了嗎?我感覺好多了。從來沒有這么好過。”
一星期后的一個晚上,電話鈴響了。莫里森聽出是多納蒂的聲音,他說:“你們弄錯了。我連煙都沒有碰過。”
“這我們知道。我們還有最后一件事要談。您明天下午能來一趟嗎?”
“是什么——”
“別擔心,小事情。實話跟你說吧,是費用問題。差點忘了,恭喜您升遷!”
“你是怎么知道的?”
“您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的監視之中,”多納蒂不動聲色地說,然后,把電話掛上了。
當他們走進小房間的時候,多納蒂說:“別這么緊張,沒有人會吃了您。請這邊來。”
莫里森看見面前放著一個浴室用的人體秤。
“聽著,我比以前胖了一些,但是——”
“是的,百分之七十三的客戶出現這種情況。請站上來。”
莫里森站了上去,指針指向174。
“好吧,很好。您下來吧。莫里森先生,您身高多少?”
“五英尺十一。”
“很好,我們看看。”他從胸前的口袋里抽出一張帶塑料外殼的小卡片。
“咳,還不錯。我要給您開一些違禁藥丸。節省著點兒,按照規定服用。我還得給您制定一個體重的上限……我們看看……”他再次看看那張卡片,“182磅,您覺著如何?今天是12月1號,我希望,每個月的1號您都來稱一下體重。如果您不能保持,也沒關系,但您要提前打電話來通報一下。”
“萬一我超過182磅,怎么辦呢?”
多納蒂微微一笑。
“那我就派人去您家,把您老婆的小拇指剁下來,”他說,“莫里森,您可以從這個門出去了。祝您心情愉快!”
八個月后:莫里森在登普西酒吧偶遇來自拉金工作室的一位老朋友。莫里森的體重已經降低至167磅,辛迪很自豪,說這個體重符合拳擊比賽的標準。
他一個星期出去工作三次,看上去身體不錯。相比較之下,拉金的那位老友就不行了,身體輕飄飄的,仿佛小貓都能拖得動。
老友:上帝!你是怎么戒掉的?我蒂利的煙癮還要大。老友厭惡地掐滅了手里的香煙,然后,把杯中的蘇格蘭威士忌一口喝下。
莫里森若有所思地看著他,然后從皮夾里拿出一張白色的名片。他把名片放在他們面前的吧臺上。你知道,他說,這些人改變了我的生活。
十二個月后:莫里森收到了郵寄給他的賬單。賬單如下:
戒煙公司
東46大街237號
紐約州紐約市,10017
一次性治療:$2500.00
咨詢(維克多,多納蒂):$2500.00
電費:$,50
合計(應繳納款項):$5000.50
這些狗娘養的!他爆發了。他們用的……電費,也由我支付……付吧,她說著,親了他一下。
二十個月后:
很偶然的機會,莫里森夫婦在海倫海絲劇院碰見了吉米·麥卡恩夫婦。他們互相作了介紹。吉米看上去氣色不錯,跟數月前在機場遇見時差不多。莫里森以前沒見過他的夫人。她很可愛,臉上洋溢著幸福。一般說來,相貌平庸的女生,當她們感覺非常、非常幸福的時候,就是這種表現。
她主動伸出手,莫里森跟她握手的時候,感覺有些異樣。再握一下,他明白了:她右手的小拇指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