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心透進一縷陽光。
開學了,內心少了往日的掙扎與恐懼。就像在車站等車的人,車來了,隨即踏上,跟著人群、車流,混入時間的長河,駛向遠方。這幾天一直在想,為什么這次開學心態竟如此的平靜呢?是年齡的增長,看透了一切?或是早已變得麻木了呢?我們之所以懼怕開學,實際上就是因為荒廢了整個假期,內心深處焦灼不安與對于前途的茫然無措交織在了一起。
早晨走在上班的路上,看到那些形色匆匆,擦肩而過的人,他們神色或麻木,或疲憊,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身體習慣性地跟著思想前行。看到他們,我想到了以前的自己。無數個早晨,我也是這種狀態,如行尸走肉一般。而這次,內心卻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期待,就好像內心深處的某一個角落,一下照進了一縷陽光,沉睡許久的一粒種子,也正在悄然發芽。
是的,我突然意識到,之所以會有這種變化,是因為好像自己不再迷茫。心,也跟著某種力量正在前行。整個假期,每天除了陪伴孩子,就是看書,學習。慢慢的,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對于未來,有了自己的規劃。
曾經無數次抱怨過自己的生活,對這個一眼能望到底的職業感到恐懼,對日復一日重復的工作感到厭倦,對自己辛勤付出而換來的微薄收入感到不滿......這些年來一直抱怨著,堅守著,掙扎著,而又無力改變。于是,所有的激情也日漸消磨。而今,只因為心底那一個小小的希望,竟然點亮了我的內心。
2、為什么會迷茫?
對于工作,最初我們總會抱有很大的期望——尤其是上班的前幾年,總是希望通過工作,通過收入來體現自己的價值,改變自己的命運,改善自己的生活。可是,當日復一日的付出看不到回報,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我們開始把所有的問題歸結于工作本身,激情散盡,留下的只是疲于應付。曾經為自己偷過的懶沾沾自喜,卻不曾想,幾年過去,這些年除了年齡的增長,似乎并沒有太多的收獲。當我們發現這一點的時候,心頭又多了一絲恐懼。就如書里說的“長時間以來,我們將工作當成了唯一,不斷地付出并索要回報,當我們逐漸被枯燥而反復的工作榨干的時候,回過頭來卻發現自己孱弱而萎靡的身軀好似殘花敗柳,無力與世界抗爭。”
每天忙碌而繁瑣的工作,日漸淹沒了初心,日子也變得機械乏味。在校園里,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著學生,談論的所有的話題也都關乎學生。走出校園,哪怕是出去逛街、吃飯,也會發現,無論是誰先挑起的話題,從哪個角度開始的話題,不知不覺中話題都會繞到學生身上。于是打趣地說,趕緊換話題,出來了不要談學生的事。可是,過不了幾分鐘,發現話題再次回到了學生身上。說不出什么感覺,就像魯迅筆下的伙伴,永遠都只能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很多時候想過要改變,走出自己的圈子,可是卻不知道路在何方。
這些年,接觸最多的人就是學生,學生家長,已經不知道該怎樣跟圈子以外的人交流了;想要從其他的方面去找尋自己的價值,卻發現,這些年,除了教書,什么都不會;想要重新開始,卻又覺得年齡已大,患得患失,總在擔心現在開始為時已晚......于是,小心地收起那顆不安定的心,輕聲安慰它,這樣簡單穩定的生活也沒有什么不好,這不就是別人所期待的歲月靜好嗎?那么拼,萬一過勞死是不是太不值了?過多的時間花在了別的地方,會不會荒了孩子,丟了家庭?心里生出了無數個理由。漸漸的,我們的心被麻痹了,開始沉睡了。可是,有一天,當我們看到當初和自己同一個起點的人,有所成就的時候,那顆沉睡許久的心,一下子蹦了起來,各種情緒一瞬間都冒了出來。痛定思痛,恨不得馬上頭懸梁錐刺股,發憤圖強。可是,激動一陣子,日子又回歸到了過去,又是日復一日疲憊地前行。
為什么我們的日子會乏味?那是因為我們眼里除了學生,還是學生。學生的任何一點小小的舉動都會牽動我們的神經。學生不寫作業,我們會生氣;學生不聽講,我們會郁悶;學生打架,我們會憤怒;家長說了不愛聽的話,我們會傷心;遇到不講道理的家長,我們會無奈......我們所有的喜怒哀樂似乎都捆綁在學生和家長的身上了,所有的精力都耗在了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上了。正如特立獨行的貓說的那樣“我們太容易被小事所干擾,因為我們的生活里沒有什么大事。如果每天我們都忙得雞飛狗跳,還有空為這些小事傷神嗎?”說這些不是說學生的事都不是大事,只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只是專注于學生的事,而忽略了自我的成長,因為沒有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于是學生成了我們的天空,讓我們無法逾越。時間久了,日子便開始乏味。
3、抬起頭,路就在遠方。
以前總覺得,努力工作便是了,但是,好像走著走著就迷失了方向。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走出校門很久已經沒有靜下心來看過書了,也不曾想過自己的未來。當我再重新捧起書的時候,我發現,其實世界真的很大。只是之前,長久地低頭趕路,不曾去眺望遠方,以至于自己永遠兜兜轉轉。
在書上看過這么一個故事:白龍馬西天取經回來,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驢子,他還在不停地拉磨。白龍馬向驢子述說西天取經路上的許多新鮮事,驢子感嘆道:你有多么豐富的見聞啊,不過走那么遙遠的跟,多么地辛苦啊,我連想都不敢想啊!白龍馬說:其實你走的路比我還要多,只不過你是在原地轉圈,而我卻向一個目標前進。白龍馬在向西天行進的同時,驢子的腳步也不曾停止。不同的是,白龍馬有一個遙遠的目標,而且始終如一地向著目標前進,而驢子卻一生圍著磨盤打轉,永遠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想想,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都如同那驢子一般,雖然也在不辭勞苦地趕路,到頭來卻從未走出自己的世界。
抬起頭,路就在前方,邁出步子,往前走,哪怕我們會倒在荊棘叢生的地方,但至少我們看到了高墻以外的天空,我們嗅到了沿途的花香,聽到了啾啾的鳥鳴聲。
4、 牛人的背后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我們常常會羨慕身邊的那些成功人士,當年或許他們跟我們同在一個教室,同在一個起點。而幾年下來,有些人做成了一番事業,而有些人卻一生碌碌無為。為什么會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呢?我想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說,總覺得我們想要的生活遙不可及,不敢付出,舍不得付出。還沒有撲騰幾下,就覺得到了極限,覺得再這么折騰下去遲早會過勞死;還沒有熱血澎湃兩天,就被自己的惰性打敗了。于是習慣性找身邊那些普通人的例子來安慰自己,自己也變得更加平庸,想要的生活也永遠變得可望而不可及。
百萬暢銷書的作者特立獨行的貓之所以能夠寫出無數爆文,圈粉無數,贏得了財務的自由,過上了至少是我們所向往的生活,那是因為她從做實習生時就開始,每天無論加班多晚,堅持寫1500字;簡書簽約作者彭小六之所以短短幾年的時間能夠出書,開課,帶著大家早起讀書,那是因為在此之前,即使過得不如意的時候,也一直堅持看書;最近關注的手帳達人萌薇,她的手帳在簡書上一出現,就受到了眾人的追捧,那是因為在生活中她也是一個極度自律的人,一直堅持用手帳來管理、記錄自己的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關注這些牛人的成功,忽略了牛人曾經也跟我們一樣,也都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們能夠從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只是因為他們能夠長久地堅持,堅持。這背后的毅力和勇氣,以及他們所付出的一切,卻是大多數人忽略的。或許即使注意到了這些,也會假裝沒有看到吧,畢竟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何苦為難自己呢?
5、 邁出腳,希望就在前方。
假期,先是看書,后來報了網課系統學習寫作,堅持聽課、記筆記、練筆。也因此知道了“簡書”這個平臺,當我看到那些牛人大咖,由普通變成卓越時,我突然意識到曾經的自己荒廢了太多。于是,我決定要規劃我的后半生,去追尋那些曾經在我看來遙不可及的生活。
我嘗試著按照寫作課上的方法布局謀篇,當我的文章第一次通過簡書首頁投稿時,內心有了不小的激動;當我的文章被一個公眾號轉載,收到一個小小的紅包時,我看到了希望;當我第一次收到約稿的消息時,我堅定了走下去的信心。我嘗試著管理自己的時間,看書寫作的時候關掉網絡,每天用清單記錄自己要做的事情……我發現,原本忙碌的生活里竟然又擠出了不少時間,每天都可以過得忙碌而充實。
或許我今天的努力不會有大的收獲,但是至少可以離夢想更近一些,讓自己的內心充實,不再終日迷茫。
我已經在路上,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