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到,作為教師的我們終于有空走出來學習充電,培訓提高。而且是區委教育局領導們親自安置,服務設計,真應該為這種工作福利而感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培訓的經歷已經多年,重復的過程,不同的感受,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但是,最近我卻驀然發現一個缺點,那就是——教師培訓往往想的好,學習前很沖動、學習中很激動、學后歸來一動不動的現象。
不是嗎?原因到底為何?想來也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論忙碌中的我們,雖然記住了不少的原理,知識與規律。但是,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原則我們應用的遠遠不夠,甚至是相差十萬八千里!所以,我們一旦回到自己的真實生活,回到日常程序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些“思考出來的行動的海市蜃樓”會瞬間擊潰你的瞎想你的意志不堅強。
也就是如同前面我們聲明過的,你明明深深曉得,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讀書,寫作,外加深層思考一定是專業發展,業務成長的良好途徑”,除此之外策略難得再有。要不然,為什么我們不停地告訴我們的學生以及孩子們:“去多多讀書,認真寫作,好好思考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為什么我們就是不去做榜樣,身先士卒?今天我好像暮思明白了,那是因為我們雖有改變意愿,但是我們卻不愿意或者是很難跳出原有的多年以來的“舒適區”。因為改變意味著多多付出,勞心費力而且不能保證效果優;改變還意味著觀念重塑,打破并重組原有的思想硬殼。疑慮與痛苦一并伴著我們在一起。
培訓,學習,鍛煉,仍需要主動作為積極擔當。跳出自己的生活“舒適區”,思考深入一些,讓我們不做“水上漂”。投入到專注力執行力的境界中去,力爭傾聽到自己生命拔節的聲音。
請記住,培訓真的是一種福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已。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