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下午,進行了一次面試。面試的公司是我很向往的一家公司,對于那個職位我也很喜歡。推薦我的獵頭后來和那邊的HR聯系了,然后告訴我HR的反饋:
(1)項目經驗有點少了
(2)溝通的感覺是快要睡著了(原話)
關于第一點,我只說了龐巴迪公司的項目,其他的工作內容不是具體的項目,都是比較雜的事情,就沒有用心去整理;
關于第二點,自己說話語調比較平,很多人都這樣和我講過,但自己都沒有放在心上,覺得不影響正常交流啊,然后在這種時候成問題了。
兩點都可以歸到一個原因上:準備不足。
簡歷發出去是周三中午,其實晚上是有時間多做些準備的,但自己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把時間花在了修自行車,研究跨年聚會那晚的房間怎么訂的問題上。心里也會惦記如果這兩天有電話面試怎么辦,心里的聲音是:有幾個小時準備一下就好了。結果自己沒有搞好。如果在把簡歷發出去之后,就踏踏實實好好去做面試的準備,就更有機會給HR留下一個好印象。
具體到問題的話,當天問了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在龐巴迪(BRP)項目中解決的最大的難題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均一性的提升。因為客戶對于均一性的要求比較高,超出我們量產后可以達到的水準,所以我們一方面和龐巴迪公司商量調低基準,一方面盡量改善工藝來提升均一性。返回來看這個問題,基本上這就是在里面做得比較有難度的事情了。另一方面,當時自己的表達確實是有一些啰嗦。這種問題的答案,應該提前準備好,多熟悉。
問題二:如果一個人不了解輪胎,如何幫助他判斷一條輪胎好不好呢?
我的回答是觀察踏面,切片和測試報表。現在想想,那些項目都不合適,因為對于普通人來說,這些東西還是有些復雜了。其實可以直接說不同特性的測試結果,以及這條胎和其他品牌同規格的輪胎的結果對比。這樣會很直觀地看出輪胎的優劣。
問題三:踏面為什么是圓的?
當時我只是籠統地說了是結構的原因,其實那時hr的意思是在問具體怎樣的結構會完成這樣的結果。
問題四:輪胎性能網狀圖,能否舉一個例子。
我當時有點懵了,就說想不到了。其實那是一個非常基礎的問題,我說不上來就顯得專業素養比較差。而且,我還是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說的不知道。那時候我就知道這次面試希望不大了。
問題五:我已經沒有問題了,你還有沒有問題?
我當時完全懵了,就說沒有問題了。這也是自己準備不足的表現,起碼要預留一個問題的。
回想起自己的回答,很多時候有點啰嗦了。一方面擔心自己發音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是擔心HR對一些術語不是很熟悉,所以就有點反復。這樣反而容易給她留下啰嗦的印象。
另一方面,自己也有做的比較好的地方。 獵頭通知我的時候是中午十二點,說是當天下午四點半要進行電話面試。我當時就覺得太倉促了,問能不能下周一。獵頭和我說這個職位比較著急招人,所以必須當天下午電話面試。我知道在廠里環境太嘈雜,效果會不好,很快和領導請了半天假,回去用心準備,直到HR打來電話。約好的四點半,結果HR五點給我打的電話。面試全程是用英文的,聊了二十多分鐘。里面說到BRP的時候,這三個字母連起來讀我可能沒有讀準,反復確認了幾次。其他時候,基本上是正常交流的。
通過這次面試,學到如下幾點:
(1)做充分的準備。對于可能問到的問題特別是簡歷中涉及的內容,提前準備好答案,自己多練習幾次。
(2)加強自身的表達。HR說聽不到我說話,是手機問題還是最離手機太遠還是自己說話聲音小沒有激情,找到問題的原因,然后努力改進。
(3)預留一個很好的問題。準備好最后問HR。
算是自己經歷的第一次知名外企的英文面試吧,很多時候,再怎么預想都沒有用,除非自己真的去面試過,才真的感受到那時那地的緊張。因為自己真的很喜歡那個職位,很在乎,所以會緊張。當最后沒有表現好的時候,也會感覺很失落。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教訓,這次出現的錯誤下次避免,下次要比這次做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