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一次公司組織了一次內部培訓,講師將公司所有人分成了四個隊伍,就在大家為了各自小組爭取拿到活動冠軍而熱烈討論、積極發言的時候,有一個小小的細節讓我記憶猶新,現在想來也頗能發人省醒。
每當自己所在的小組獲得加分或獎勵時,團隊組員們都能歡欣鼓舞巴掌拍個不停,如果有對方因為失誤而被扣分時他們好像笑的更開心更歡樂。而看到導師獎勵其他小組或者是其他組員回答正確時,幾乎很少有人愿意主動報以鼓勵的掌聲,甚至更多的是一臉的冷漠,仿佛只有自己的成功才配得上掌聲。
看到這里,我有時甚至會主動給回答正確的組員送上熱烈而真誠的掌聲,在我看來這充滿鼓勵的掌聲的意義遠遠大于你奪得冠軍時別人艷羨的眼神和心底的不滿。畢竟,能夠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本身就需要一種莫大的胸懷和格局。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大家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往往都是比自己還不如意的事,張三家媳婦又生了個女孩了,李四家田里今年收成又不好了,還有那王五家前幾天又招賊了。有些人似乎總愛在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破事里尋找一絲可憐的優越感,甚至還有幾分得意和驕傲。而對于那些早早超越過他們甚至成為萬元戶的人家,他們常常是一副瞧不起的神色,仿佛那不過是人家走運罷了,要不就是人家后臺硬走關系。要是我當年下海,一樣的是村里的萬元戶,一樣的開汽車看彩電。
不過,他們只是說說而已。
因為在他們看來,我承認你比我優秀又能有什么好處?還不如拿那些更不如我的人尋開心,在這樣劣質的競爭和比較中,心安理得地降低了自己對生活的要求和準則,標榜著“誰窮誰光榮,我窮我有理”的人生哲理。所以,我憑什么要承認你比我優秀比我好呢?
不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更多的時候只不過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罷了。
上學的時候,姐姐是家里的學霸,相對應的是我成了她的陪襯,因為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每次回到家我看到整面墻上貼的都是她的獎狀,而寫上我的名字的獎狀不過一兩張。每次家里有客人來總是止不住口的夸贊姐姐學習厲害了不起云云,而我在一旁聽的滿肚子氣。
是的,因為沒有人夸我,也沒人關心我。后來有一次,我趁著家里沒人偷偷把最底下一欄的獎狀全部涂寫成我的名字,后來有眼尖的客人看出來了,笑著說,
哎呦,你們家的兒子真厲害,去年才上小學今年就跳級上初中了。
于是一家人在哄堂大笑中拆穿了我幼稚而拙劣的騙局,我承認那段時間我過的很不快樂。因為我不懂得承認姐姐確實比自己優秀,也不懂得在有些地方別人比自己優秀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更不懂得承認了別人的優秀,并不等于自己就不優秀了,相反在你的專業和技能熟知的領域內,你同樣可以做到比別人優秀。而且,不用刻意去和別人攀比,那樣只會讓你遍體鱗傷;不用在刻意去和別人對比,不如努力專注于提高自己的本領。
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不要羨慕大樹的蒼天偉岸,你依然可以長成一片翠綠。
如果你是一汪清泉,就不用羨慕海洋的遼闊波瀾,你依然可以濕潤一塊土壤。
如果你是一顆星辰,就不必在意星空的廣袤無垠,你依然可以發出一道光芒。
后來,我才明白你不可能做到事事都高人一等,事事都優于他人。自己應該和自己的過去對比,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是一種進步。正如海明威在《真正的高貴》中寫道,
優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于過去的自己。
蔣勛先生曾經在他的書中分享了這樣一則有趣的故事,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常常與達芬奇有意無意展開著一場場藝術較量。在許多數據中記錄,對年長他23歲的達芬奇是十分不敬的。他總是嘲諷達芬奇,嘲諷他華麗的衣著,嘲諷他永遠優雅細致的紳士風度,嘲諷他許多沒有完成的作品。
或許,在心靈深處,米開朗基羅憎恨自己,面對一個無法超越的對手,一座翻不過的大山,有著不可理解的壓抑與郁怒,可是他就是沒有辦法去承認和面對這位文藝復興時代偉大的傳奇。
當他當眾羞辱達芬奇時,達芬奇默默不語,他仍然優雅地向年輕的米開朗基羅致敬,轉身離開。達芬奇似乎知道這是歷史派來的對手,懂得向對手與敵人致敬,懂得向比自己優秀的人讓步和學習,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強者吧。
有時候,有些人不是輸給了偉大的對手,而是輸給了渺小的自己。
偉大的對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能尊重對方看到別人,而渺小的人心里眼里想到看到全都是自己。
在慢慢成長的這些年中,我見過越來越多不愿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的人。
在他們的眼里,只要是學霸都是高分低能的書呆子,只要是白富美都會被土豪包養,只要是富二代都是花錢不賺錢的敗家子,只要是文字工作者都是窮的吃不起飯。這些與其說是一種“認知”,毋寧說是一種期盼。很多人想的是,我不如你,比我好的也不會好過的。
不愿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也無法面對別人擁有的成績和資源,更不愿為自己尷尬的現狀作出一絲的努力和改變。只能懷著滿肚子的埋怨和憤懣對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物百般挑剔橫加指責,仿佛只有在那時那地他們也能收獲到一種心安理得的“成就感”。
翻開現在的微博,你總能看見那些明星企業家微博底下寫滿了各式各樣的評論。
有的評論馬云為什么天貓淘寶賣的這么好就不能他發錢捐錢?
有的指責王健林為什么萬達電影院這么多家票價還賣這么貴?
有的批評為董明珠為什么格力空調是國企就不能降降價?
有些人,自己過得不好,就覺得所有的人都得為他的失敗和難堪買單,甚至費盡一切的口舌去討伐別人指責別人的不是,卻不肯反思自己哪怕一丁點的問題和不對。有些人就是不愿意承認自己的無能與軟弱,當這種弱已經被淋漓盡致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反而他寧愿自我麻痹相信別人別的地方很弱,“就算我這點不好,他別的方面也會很弱,總之我們的總和是一樣的”。
這才是不肯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的痛苦的根源。
這當今的這個世界,依舊會有人叫囂著說“讀書無用”的言論,那是他已經沒有機會體驗知識改變命運的益處;依舊會有人揶揄調侃投行金融工作強度大的時間,那是他從未體會過將資本操作在股掌之間的快感;依舊會有人嘲笑學霸枯燥乏味的生活,那是他不明白讀書尚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豁然頓悟。
等到若干年后,他們的孩子長大為人依然懷著“讀書無用”念頭,在市井小巷里過著今日復明日的日子的時候,他們已然走上了一代又一代無盡痛苦循環的道路。
自己不夠漂亮,就看不慣別人的天生麗質;自己不夠有才,就要貶低別人的作品;自己不夠優秀,就忽視他人的努力;自己過得不好,也見不得別人好。這樣的人能說出這樣的話,本身就已經與優秀相差萬里之遙。
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從來不是一件丟臉的事。相反它更像一面鏡子反射出你的不足與缺點,讓你更加客觀和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正如林志玲女士說的那般,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
有時候,你的優秀就是從坦然地承認和接受眼前的一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