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 癌

昨天看了一本書,是之前看過的一個新聞,一個4歲的日本小女生,因為媽媽得了癌癥,所以媽媽在她4歲的時候就開始教她做飯做家務,給她的4歲生日禮物是一件圍裙。

這本書是小女孩的爸爸收集媽媽博客中的入院日記及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寫的一本書,作者希望等女兒長大后能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書里面有展示女兒給媽媽寫的信,那個時候她的媽媽已經離開了他們,小女孩的文筆特別成熟,心理也特別積極陽光,完全沒有因為媽媽的離開就讓生活失去平衡,她知道自己的媽媽在天國里看著她,所以她努力用心做好每件事情。如果問一個4歲的孩子想吃什么,我想大部分孩子都不太能清楚的說出菜名,而4歲的小花可以說出她想吃的日本料理的名字。

之前有看過一本書《此生未完成》,也是一個得了乳腺癌的女博士于娟寫的,這兩個女主人公在得了癌癥之后有過消沉,但因為家人的支持和給予的精神動力,讓她們最終都特別樂觀、積極的面對人生,這種樂觀的精神從而也影響了她們的孩子。

很多人得了癌癥之后,都會有“為什么偏偏是我”這種心理。那種心情的波動,盡管現在我們看到文字的描述,但始終不可能感同身受,但看完這些書之后,大部分人會更加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會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這也是這些作者出書的目的之一吧。

如今拖延癥、懶癌這些詞語經常被人掛在嘴邊,都是帶有輕松調侃的語氣。假如明天是你的最后一天,你要怎么度過呢。阿信說,你和別人的不同,就在你怎么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