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上生長的力量
1
今天,朋友在家里聊天,一個關于環保的問題。他說很多人不懂環保,沒有環保意識,特別是農民朋友。
我們的東江母親河,衛生刻不容緩要整治。這關系到河邊千萬民眾的健康。東江河,一遇下雨,渾濁如泥漿,飲用令人擔憂。
朋友說到,很多人以為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把生活垃圾隨處丟棄,蒼蠅蚊蟲肆虐,滋生病菌終有一天會禍害波及自己。
確實如此,我們與萬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做什么事都要顧及方方面面!人與人,人與動物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大家就像一個陀螺,轉來轉去,還是會回到最初。
在黑暗中,盲人點燈,他不但能讓人看清自己,而且照亮了別人。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
2
陳老師是我的小學五年級班主任,那時候家鄉貧窮落后,人丁稀小,所以學校只辦到四年級,到了五年級就必須到鎮上或其它村子里讀。
我是其中一個五年級就去鎮上讀的學生。陳老師是我的班主任,個子不高,語速緩慢的陳老師在課堂里帶著口音,常常上課時偶爾蹦出一句家鄉話,讓學生們哭笑不得。
像我說本地話的小佳,她的家在深山老林里,陳老師帶著口音上課,她總是一臉懵逼。
小佳是個靦腆的女孩,聽不懂老師的話她也不敢反影,久而久之,成績一滑千丈。陳老師不知情況,問及小佳,她緘口不言。
后來陳老師在其他同學口中獲悉,才明白自己的失誤,他很自責的在班上給大家深深躹了個躬,道了謙。
陳老師這一舉措,讓小佳無地自容,她也非常后悔自己的沉默,小佳為了補償自己對老師的愧疚,更加努力學習。
因貧困,小佳即使再努力,她也擺脫不了要棄學的道路。陳老師知道后,他找到了小佳的父母,說自己愿意承擔小佳的學費。
得到陳老師的支助,小佳寒窗苦讀考上了我們省的重點大學,學的是新聞專業。小佳沒有忘記陳老師的恩德,畢業工作后推薦了陳老師到市里任教。
互往恩澤,是德也是修養。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弟子規》
一個人注重品德,有德高就有望眾。陳老師的善雖然是小,但他懂得一天天的積,長年累月,他也能收獲了他的前程,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3
小時候,奶奶經常教誨我們,如果在路上看到有樹枝,大石檔路,就要隨手拿開,不要小看這些小事,這是積大善。
小時候總是覺得奶奶很傻,后來慢慢長大才知道奶奶的智慧頭腦。她經常施舍一些小錢小米給那些來村里化緣的和尚尼姑,幫助她那些同嫁來本村的姐妹。
別人問她,討教她的各種各樣大事小事,奶奶從來不推辭。在那衣食不足的年代里,奶奶少吃幾口都要幫助她眼中的窮苦人家。
一直來,奶奶在村里的口碑都非常好,整天沒心沒肺的樣子,其實她的靈魂底下住著一顆熱情的心。奶奶活到九十三歲才去逝,生前她幫助過的姐妹孩子特別多,無論她們身份一般還是富貴人家,他們回到家鄉都必去看望奶奶,他們愛戴老人,是因為奶奶把他們當親人一直愛著。
人堅持做簡單的事,積少成多,厚積薄發,福報也一定有。人生的意義雖然眾說紛紜,而很多普通平凡的人更懂得什么是愛,什么是光,什么是德!
給人一束光,一定能照亮你的人生,勿懷疑,一定!不信,請您試試。
齊悅夢想社群一營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