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讀分享的書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讀了許多書,卻沒有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最后只會是讀一本扔一本。
本書作者是以信息整理術聞名日本的奧野宣之。他倡導有目的性地選書并建立閱讀清單,讓閱讀充滿主動性。并通過完善書單、摘抄記錄和整合要點,讓原書精髓與自身思維產生火花和鏈接,最終形成牢不可破的知識體系。下面分享其中的三個精華內容:
001 建立閱讀清單的重要性
在行動之前,我們先要認識到建立閱讀清單的重要性。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讀書總是隨性而為,讀完也不會進行總結概括,當需要提起書中內容時,怎么也想不起來確切的信息,基本屬于看一本扔一本。而建立閱讀清單則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知識,交互內容,理清層次和增加關聯。
002 如何建立閱讀清單
想建立自己的閱讀清單,我們可以從低到高三個層次著手,分別是“精、武、門”:
a.“門”
你可以按閱讀材料的形式用特殊符號劃分。例如單行本(D)、系列叢書(X)、報紙(B)和雜志(Z)等。這樣便于你查找閱讀資料的來源及權威性。
你也可以按照知識領域劃分,比方說寫作(X)、演講(Y)和時間管理(S)等。當然你還可以按照區域、時間段和知識類別劃分。第一層次劃分的作用就是確定你大腦里的知識版圖。
b.“武”
從內容上看,物理就分為力學、熱學、聲學和光學等;從運用方法上看,時間管理也有番茄工作法和四象限工作法等方向;從出處上看,歷史也有正史、外史和野史的區分。這些都可以作為第二個層次的劃分依據。
它們能幫你找到知識體系和脈絡,也就是區分哪部分知識已經躺在你的腦海里,哪些還有待挖掘。
c.“精”
這個層次以書為主。它需要的要素有:書名、作者、出版社、時間和概述。其中概述包括:書的性質,內容摘要以及指導方向。
003 補充閱讀清單的兩個妙招
閱讀清單建立后還需要不斷優化,下面分享兩個妙招:
a.補短板
在優化清單方面,沒有什么比“對照已讀書目,補充知識短板”更有效的辦法了。因為不管我們需要豐富“精、武、門”任一層次下的知識體系,你都可以很有針對性地彌補閱讀清單里的知識缺漏。
b.查書評
如果你想了解一本書,在網站閱讀書友對它的評論是個不錯且省時的辦法。書評至少可以幫你了解四方面的內容:
一是可以掌握它的大概內容;
二是可以知道它的優缺點;
三是可以對它的讀者群體有個初步的畫像;
四是可以結合自己的需要迅速決策。
總之,建立閱讀清單的成效在短時間內很難出現,所以需要踐行、踐行、再踐行,堅持、堅持、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