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聽了一場關于項目管理的培訓,受益匪淺。
其實每個職場人都會參與或主導或大或小的項目,但每個項目的目的、過程、參與對象、以及衡量成功的標準都會不同。但回到項目的定義“為獲得一個產品、服務或成果而設立的有開始和結束的臨時任務”,回顧下之前做過或參與的項目,也確實都是遵循STAR原則(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如果細細剖析,則會詮釋為what\why\how\when\who\KPI\confirm。一個項目歷經:
那么對于發起而言,需要做的事情為:找出所有利益相關方、與主要利益相關方進行訪談、共同和可衡量的期望清晰化、將項目范圍存檔。而在職場中,私以為無論任何項目都先要取得自己直屬上司的支持,而在匯報之前,自己就要先對這個項目風險有個基本認識(影響*可能性),并且做基本的項目計劃。用到的參考工具:
做完這些基礎步驟后,才真正到了項目的規劃執行、監督控制階斷。將項目計劃表進行具體拆分,制定目標拆分架構、后續行動、明確和分配資源、估計所需要的時間、認清關鍵路徑。作為項目Leader而言,她/他要學習如何激發項目成員的參與度、明確團隊的責任、就團隊成員的表現給予反饋,所以建立定期責任匯報機制、開展績效對話尤為重要,但整個談話要“展現尊重”。除以之外,在監督與控制方面還有:如何讓關鍵利益相關方了解項目的進展,如何有效的管理項目范圍的改變。
匯報要掌握FOSS原則,即fact(陳述事實和面臨的問題)\opinion(表達你的觀點)\solution(摸清意圖)\support(提出要求)。這里要用到的參考工具則更多:
而倘若項目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變更,還會涉及到變更請求:
對于以上,可依項目大小選擇合適的工具,對于一些小項目而言,也并不必依流程照本操作。最后,項目要總結回顧,為下一次項目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