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漫天飛舞的落花就這樣牽動了黛玉那敏感多愁的神經.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她眼中都是有生命的個體.黛玉的這種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憂愁飄逸,自然風流,如芙蓉出水不加雕飾,又似菊花隱士超然脫俗,渾然天成。這是典型的詩人氣質,也注定了黛玉是才女。
黛玉葬花無疑是《紅樓夢》中最美的場景,把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子的內心世界刻畫的淋漓盡致,而一首《葬花吟》更深刻反映了黛玉的性格。黛玉區別于大觀園中其他女兒最大之處,便是她的靈氣,黛玉把詩,把文學創作已看做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與其說她是用筆寫詩,不如說她是在用血、用淚。用生命書寫。她把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在她的詩中,感情真摯,不似寶釵般做作。因此《葬花吟》是黛玉心血的凝結,她通過詩似是敘述、似是抗議,為落花而作,也為自己而作。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黛玉在開篇便點出了這個疑問?;ㄩ_一世,只存一時,無論在枝頭怒放盛極何時,到頭來都顏色消盡??罩须S風而舞的片片落花,便是她們在人間最后的謝幕的演出,只留一抹倩影與人品味回憶。然而,又有誰會真正憐惜這些曾經嬌妍的花朵?黛玉懂得花的悲哀,這又未嘗不是她的悲哀?她為落花憐惜,也為自己而嘆息:“明媚嬌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黛玉父母雙亡,生活在賈府無依無靠,唯有賈母疼她,寶玉愛她。黛玉在賈府便如落花飄零,而她本身清高的個性,尖酸刻薄又給她的處境多添了幾分哀愁。
有人不喜黛玉多是因她愛哭、使小性兒。如周瑞家的送宮花最后送到黛玉手中,黛玉感到受了不經意的歧視,脫口而出:“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的也不給我!”晴雯無意間給黛玉吃的閉門羹,史湘云說唱戲的小戲子:“倒像林妹妹的樣兒?!倍甲岟煊癜l了脾氣,更令她苦惱不已。這就是黛玉,天真率直,不加拘束,愛自己所愛憎自己所憎,自然會無意間得罪不少人,但這畢竟都不是黛玉的本意,只是率性而為。的確,這是黛玉性格的一大弱點,但從另一個角度說,作為一個貴族家庭的小姐,有些小性兒、不饒人都是正常的。不過,黛玉作為一個賈府“收養”的外姓女,又處在人心復雜的賈府,不會為人處事的她便生活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環境。依我看來,黛玉的小性兒也有她的可貴之處,那就是她的自尊、爽直,不隨波逐流,不受世俗之氣沾染。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暮春時節的凄冷之夜,瀟湘館中妃子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睡,我猜,此刻的黛玉心中所想還是為自己,還是為寶玉。不受拘束渴望自由、痛恨污濁之世的黛玉此生唯一的知己便是寶玉了。他們的愛源于前世的木石前盟,建立于對彼此的欣賞與肯定,鞏固于共同的思想基礎。而在那個時代,寶黛的愛情是不被肯定的。黛玉的多愁、多病都是賈府未來女主人所不能具備的。再有便是四大家族的聯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子孫一代不如一代的賈府更需要的是薛家的財富,是寶釵女性柔情的規勸,而不是要寶黛一起“叛逆”,“葬送”賈府的根基。不過黛玉是個癡情的少女,她的考語便是“情情”。無人為她的婚姻做主,用情成癡又難以自拔,這對多愁的黛玉來說,無疑是她夜里想得最多的,情到傷心處,淚灑枕衾,倍感孤獨。
“愿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黛玉是多么希望生出一雙翅膀,伴隨花兒飛到天之盡頭,飛離污濁的人世,飛向理想的天堂,然而“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黛玉的理想最終破碎,她終無力抗拒黑暗的封建社會,無法突破森嚴的封建禮法宗教,沒有贏得她的愛情,沒有贏得她渴望的自由,她徹底絕望?!岸鵂柦袼廊z守喪,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片片落花,黛玉不忍心她們就此了結一生,也就是對自己的嘆息。聰慧賦有靈氣的黛玉,也就借此嗅到空氣中暗藏的危機,由花窺探到自己的不幸,預感到“天盡頭”那“香丘”根本不復存在,但她卻仍不希望因此改變自己,她收不了那早已刻進骨子里的孤傲、高潔,她知道自己更無法抗拒“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命運,花終有一謝,自己也有朝一日會消亡,湮沒在塵世中。
這個社會帶給黛玉無盡的痛苦,但我想,黛玉無悔,黛玉如詩如畫的一生中,從未作過違心的事,率性而為,自絕于世,對污濁的社會保持高度的警惕,與邪惡的人性拉開最大的距離,最后毅然決然的殺死了自己,實現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钡脑竿x開了這個讓她既眷戀有憤恨的世界。
有人說如果誰面對黛玉能無動于衷,那么,他就不懂得什么是文明。黛玉作為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女主人公,她的離去帶走了一個美麗的夢,卻把這美留在了人間留給后世無盡的遐想與哀嘆。余作小詩一首,以表感懷:
才貌絕倫世應憐,冰雪難喻骨中潔。
詩魂花淚愁無邊,倩影空嘆停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