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游--五道營胡同

現在的五道營胡同已經成為了北京除南鑼鼓巷、什剎海外,最新興的文藝小資聚集地。

五道營


五道營胡同在明朝被叫做“武德衛營”,因駐扎軍隊而得名,歷史悠久。

武德衛營

如今,這里搖身一變,成為了第二個南鑼鼓巷,是文藝小清新們的新寵。相比南鑼鼓巷、煙袋斜街、什剎海,五道營胡同多了些清靜和慵懶。

胡同里有很多有意思、有情調的特色餐廳、咖啡館、小店。素食餐廳的外觀本身就是一道風景。

吃素的

包子和餅餅小店因貓星人而聞名。手工制作DIY店,很多人專注地做自己作品。

包子和餅餅


這是全家福。去時,只看見了二餅在窗前睡著,把"明星臉"給埋了起來。

印格時光外裝很具特色。

印格時光

在有特色的店鋪也留張影。

愜意的時光


夕陽西下,鴿子自由地飛翔。五道營胡同走到胡同盡頭,門牌1號、2號呈現在眼前。此時到了雍和宮這條街,往前不遠右拐就到了國子監。



國子監

雖然街兩端的牌樓額坊題曰“成賢街”,卻始終不能作為正式地名傳播,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成賢街就是國子監。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如今,國子監街是京城現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巍然聳立的牌樓,夾道的古槐,和兩旁的大小宅院、廟宇,古色古香,清幽恬靜,古城韻味十足。

國子監街是北京僅存有牌樓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樓,東西街口各一座,額題“成賢街”,國子監附近左右各一座,額題“國子監”。國子監街上還有祀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廟、祀灶王爺的灶君廟。

下馬石

在國子監街的一旁,樹立著一塊石碑,這是一塊對孔夫子敬仰的石碑。在古代,人們就對孔夫子的偉大貢獻無比的景仰,所以舉子們在國子監學習,來日功成名就后,會騎馬來觀拜,快到孔廟門口時候,必須下馬,以示對孔夫子的尊敬!

國子監街的“下馬石”:“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孔廟? 國子監

國子監(孔廟)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稱“太學”“國學”。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樂,正統年間曾大規模修葺和擴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組皇家建筑,形成現在的規制。國子監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等教學科目,當時的人如果能在國子監上學,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國子監的最高長官稱祭酒,元代的著名學者許衡便做過這里的祭酒。他手植的柏樹存活了好幾個世紀。

與“小天使”合影

神態各異的泥塑作品

說起北京城市風景線,胡同是不可奇缺的景致。靜靜地體味京味、了解古舊的民風,探訪歷史的足跡。逛街,掃店,拍照;思考、回味、悟道幾不誤。

最喜愛王臣 《最遠的旅行,是從自己的身體到自己的心》中的一段話:能夠走路,是世上最美之事。何處皆能去得,何樣景致皆能見得。心中有些微煩悶,腹中有少許不化,放步去走,十分鐘二十分鐘,便漸有些拋去。若再往下而走,愈走愈到了另一境地,連美景亦一一奔來眼簾。旅行。就是,走路。一直,不停地,走下去。

讓我們帶上好奇上路,用心去接觸未知。讓我們的眼界放寬、內心世界變大,帶動自己的靈魂,去感悟生命,在旅行中修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時間和租金趕走了"不合時宜"的商業店鋪,那些胡同里的生意在無形之中被高級化了。 作者 |羅珍LZ "著火了!" 芳...
    十人言末閱讀 729評論 0 1
  • 情緒,從人出生的時候,就與人為伴,也是影響,甚至控制人們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回想以前,我們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下面幾...
    Jason葉閱讀 679評論 4 3
  • 孤獨地活著 幸福地死去 你永遠純潔簡單 你理想面朝大海 現實并非春暖花開 而是無盡黑暗 天空一無所有 夢才能給你安...
    寒竹小潘潘閱讀 241評論 0 1
  • 前幾天在學校里走著,遇到好久不見的大學同學。寒暄了幾句,他問我,你怎么會在學校里?我哭笑不得。我說在這里上班呀。他...
    我是LongJ閱讀 442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