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血脈身飄零,南望故國又一年。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她是公主,一個從一出生就注定與眾不同的人,她是皇上最寵愛的小女兒,整個帝國最尊貴的女人之一。
驕傲地出生,驕傲地長大,她似乎在年少時,從來沒有遇到過什么真正不順心的事情。如果有人對她不恭敬,她什么都不用做,父皇、母后自會懲罰那些不懂規矩的人。 無憂無慮地成長,不知世間極苦,不聞爾虞我詐。
然而,這樣完美的她,似乎遭到了上天的嫉妒,讓她邂逅了這一生的冤家。在她及笄的那天,父王給她舉辦了盛大的宴會,就在這時她看見了他。一段墨發隨風飄揚,深邃的眸帶著些許凌厲,高挺的鼻梁,細細抿著的唇,如同刀削般的俊臉。一張帥氣值逆天的臉,此時看起來攝人心魄。他身形修長,全身上下似乎冒著冷氣,薄情寡欲。一身勁裝使他看起來更加犀利,像一只出銷的劍。他全身上下散發的氣息,讓她心馳神往,誘使她沉淪。那場宴會上,她對他,一見鐘情……
天空中還有橘色卷云碎片,塵世的風,帶著現世安穩的輕松,撩動塵封的心弦,抖落了一地曖昧甜蜜。
卻沒有人知道,在這場看似平凡單純的一見鐘情之后,又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
后來她就鬼迷心竅,非他不嫁。她招了他做駙馬,父親為她修建了公主府,他們也過了一段時間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般的日子。
可就在那年冬天,北方的匈奴入侵中原……
她深知他是將軍,必須要上戰場,可是她終究還是不舍。她懇求父王讓他別上戰場,可是這并不可能。
他出征后,她開始絕食。一天一天、一夜一夜,空蕩的公主府,她甚至能感受到從冰冷的地面傳來的冰涼。她迷茫著,也絕望著。時間似乎過很久很久,又似乎,從來沒有變過。
她望著天花板上精致的吊燈,眼神空洞。她好像落入了無盡的深淵,不斷沉淪。“公、公主殿下!”后面傳來小翠(公主的婢女)驚慌失措的聲音,她望著天花板上細細的紋絡,仿佛沒聽見一般。“將軍(駙馬)回來了!”
她猛的坐起來,臉上已經沒有了公主的端莊矜持,更多的是小女孩的嬌羞和孩童般的喜悅。她突然彈起來,馬上就要沖出去,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坐了回來。讓小翠趕緊給她梳妝打扮。她穿好衣服,立即像小鳥一樣飛奔出去,去見她心心念念的人。
一沖出去,她又立馬穩住腳跟,變回日常情況下那個端莊高貴的公主(死傲嬌→_→),只是那急促的腳步暴露了她焦急的內心。
在一片喧囂之中,在擁擠的人群中,她終于看到他了!她還來不及喜極涕淚,他一下就把她的夢擊得粉碎。他騎在馬上,看上去和平時一樣英勇。只是他的懷里,既然抱著另一個女人!
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就因為這個女人嗎?她的心口傳來撕裂般的疼痛,不甘充斥著她的心房。她很想罵他,訓斥這個負心漢,可是望著他俊美的容顏,她什么也做不了。
“為什么?就因為你懷里的那個女人嗎?”她不解而憤怒,狠狠的瞪著那個在自己丈夫懷里的女人。健康的小麥色皮膚,精致的五官,顫抖著瑟縮在他懷里。“她只不過是一個漁家的漁女罷了”,她看著他,滿臉的不信。只是一個漁女?只是一個漁女你會抱著她?只是一個漁女你會把她帶到這里來?呵!他知道這一切,不過是他為了保護那個漁女而已。這個漁女恐怕就是他的心上人吧!
她堂堂公主,竟然比不上一個漁女?她感覺自己的尊嚴受到莫大的羞辱,周圍百姓們的眼光似乎變了,開始指指點點起來。她聽著那些淫污不堪的話語,突然間只想找個地方躲起來。她的眼眶漸漸紅了,她高傲的仰著頭(要不然眼淚都掉下來了≧﹏≦),她甩袖而去。誰也沒看到,在她轉頭的那一瞬間,淚如雨下……
一瞬之間,駙馬帶了一個新女人回公主府的事幾乎傳遍了全天下,她一下成為了人們飯后的談資,一個好笑的笑話。
父王熬垮了身體,得了重病,沒多久就去了。母后感念父親一生的敬愛,服毒殉葬。她和弟弟就這樣被拋下了,那年他才十二歲,少年國主格外艱難。
她陪著剛登基做了皇帝的弟弟度過了最難熬的日子。回到駙馬府,一看,真好,那個駙馬出征帶回來的漁女,和她的駙馬睡到一處了。 好一個捉奸在床!
國喪期間就干出這種事,沒有什么好說的,她讓人處置了漁女,把那個哭天喊地的女人拖下去后,駙馬,他瑟瑟抖作一團,哭著喊著求饒,說是那漁女想要勾引他。那樣的他,早已沒有了她初見他時的英勇無畏。她嘆口氣,頓時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
她本是驕傲的性子,即使再不甘心,也不屑與人糾纏,寫好了休書。對的,公主要休夫。
駙馬看見休夫文書,嚇壞了,眼淚汪汪地跪下,膝行過來,喊著冤枉。她叫他滾了。還成全他,讓受刑后的漁女送到他臨時的住處,讓人傳話與他,說他倆很相配。
休夫是很痛快,但是后面的事情,始料未及。如果知道因為休夫,而面臨匈奴單于求親的話,她寧愿不休夫,也不想離開自己的國家。?
第二年,草原發生了雪災,牛羊凍死很多,匈奴人又開始犯邊,邊關戰事吃緊。
這時,老單于力排眾議,提出可以休戰,但要求梁國提供糧食和過冬物資,并且說,聽說公主解除了婚事,要求公主和親,而且必須是皇帝的嫡出姐姐才放心,不能隨便找個人封個公主嫁過去。
她的弟弟大怒,姐弟相依為命,他千般不愿,萬般不肯。? 但是雪災嚴重,匈奴人沒有退路,每戰搏命,邊關將士死傷者眾多。? 皇帝年少,沒有根基,朝廷上慢慢地多數臣子開始支持和親,宗室中的長輩還斥責皇帝因私廢公,不顧大局。她知道,這話是說給她聽的。
她親自進諫陛下,愿意和親,以圖兩國睦鄰友好,之后不管皇帝的反應,就回府備嫁了。? 弟弟無顏見她,只是不停吩咐宮人為她準備多多的人手和嫁妝,她托人帶話給他,不要多備嫁妝,免得便宜了匈奴人,他才罷手了。而前駙馬居然跑來見她,眼淚汪汪地欲言又止,我話也不想跟他說,讓人把他打發了。
她最終還是踏上了和親之路,嫁給了老邁的單于。那時的她還有些期待,并不知道這一去就是永別。?
就這樣,她帶著惆悵的心來到草原。? 慶幸的是,單于雖然年紀大了,但對她還好,他憐惜她遠離故國,語言不通,對她多有照顧。為了兩國交好,她還是決定尊重他,照顧他。單于感動之余,答應她與雨清國(女主的國家)永罷刀兵,世代交好。她覺得自己沒有白白犧牲,青春韶華的她埋沒于這苦寒之地,至少讓很多雨清國的士兵不用死于征戰。?
老單于陪伴她看遍了草原的每一處美景,草原的遼闊讓她漸漸拋開了煩憂。? 她想,他鄉,也許可以變作故鄉。
之后,她放下漢家公主高傲的姿態,和侍女、隨從們開始努力學習。她告訴自己,小公主,你長大了,你要隱忍,要懂事。
他還用跟她的隨從學來的漢家語言,念了一句漢人的詩給她,“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他臨終前把兒子們都叫過來,傳位給最能干的第三子憂維,并且特地吩咐,放她還鄉,不許任何兒子再娶她。? 是的,匈奴人的風俗,父親死后,兒子可以接手除了生母之外的其他父親的女人。?
辦完喪事,她本以為可以歸國,正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憂維進來了,他過來抱她,還說要娶我做閼氏,讓原先的閼氏做第二娘子。她驚訝又氣憤地把他趕出去。? 她本不能接受這樣的婚姻,先后嫁給父子二人,還是憂維這樣不守信用的混蛋。
最后,她為國分憂,又被迫嫁給老單于的兒子。憂維單于登位不久,他的弟弟們就開始暗中跟他爭奪勢力,其中烏達是最厲害的一個。最后匈奴分裂了,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憂維重病而亡。
他死后,他的兒子,也就是老單于的孫子,竟然也要娶她!還按著漢家習俗,送來紅嫁衣,要我穿上。?
她要瘋了!
一個女子怎能嫁祖孫三代人,真是聞所未聞!
她若開了這先河,漢家公主的名聲還要不要了。她實在不能再忍受羞恥,而且,比個人榮辱更重要的事,她必需送出情報,匈奴人野心勃勃,打算再次侵犯大梁,她要告訴弟弟。于是,她便帶著隨從連夜出逃,到了白雁關,她的隨從去扣關,說公主還鄉,讓他們趕快開門。? 哪知道,守將出來說公主和親,就不能再回故國,否則會引起兩國交兵。
這時,聽見城頭有人喊“公主”,她正欲回頭,突然胸口一涼,一只箭從后背貫胸而出,她看見了箭尖,心說,我命休矣。? 隨從冒死救她,抱起她縱馬狂奔,說要去找大夫,讓她堅持,但是她自己知道救不了了。她把隨身信件交給隨從,那染了血的信件里,講明了匈奴的野心,希望弟弟小心防范。?
最后一首詩,是平生寫照:
他鄉客居路漫漫,?
回首平生掩面慚。?
天家血脈身飄零,?
南望故國淚滿衫。
結語:
一段悲慘的往事,一個和親的公主。人們總是贊頌著公主和親的功德,卻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繁榮和平的國家背后,這個人的凄涼遭遇。又有誰曾記得,那一個個死在異國他鄉的公主,那一個個生來就背負著悲慘的命運,此后又不得回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