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聽說過番茄工作法這本書,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親自接觸它。偶然的一個機會,我終于能夠和它親密接觸。覺得自己很幸運,如果錯過了小番茄我一定就是過錯了。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覺得很苦惱,覺得自己為什么努力了,結果卻令人瞠目結舌。有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榮登年級第一的寶座,有人廢寢忘食、耗盡青春卻換來班級屌絲的爛名。其實,人的精力都是一樣的,出現學習效果失衡的原因就在于每個學生的效率——核心就是精力集中度。什么意思呢?看我來抽絲剝繭地分析。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就是25分鐘一個小區間,集中精力去一件事情。
注意:1.一天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為若干個區間。
? ? ? ? ? ? 2.25分鐘可以在自己效率不減的情況下增加,不超過1個小時。
中間休息5分鐘(最多不超過10分鐘)。
中途被別人打斷或者自己突然想做的事情:拖延到5分鐘的休息區待辦,寫到自己的代辦清單中。
舉例來說:我在學習單詞,以25分鐘為一個單位區間。突然有朋友微信我叫我出去吃飯,我不要立馬回復,而是羅列到待辦清單里,等5分鐘的休息區再去搭理它;我突然想吃北京烤鴨,想微信一個朋友和我一起去吃,我也不要立馬微信,而是羅列到待辦清單里,等5分鐘的休息區再去解決。
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因為學習是個需要高精度專注的活兒,而人體有種叫做“心流”的東西。心流:就是我們持續專注做一件事,毫不疲勞而且相當滿足的理想狀態。而一旦我們被外界分心,心流被中斷,那么下一次的心流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時間來恢復這種狀態。所以,我們會花費更多的時間成本,為什么說這是我們成績差異迥然的原因?
是不是很簡單呢?
市面上教學習方法的書星羅棋布,我們到底應該看哪一本?還是雨露均沾,每本都看看?我們學生黨孩子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奢侈,去看那么多所謂的經典。我曾問過學生黨們,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嗎?孩子們總說學校的老師都在占用時間給他們加課上做到緊致,哪還有時間閱讀呢?我又問,假期呢?他們的回答也是差強人意,假期要么玩要么去補習班,根本就沒時間去讀書?如果有時間,也沒有這個習慣。就算有這個習慣,也不知道讀什么。我頓時只有啞口無言。
寫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可以通過簡短的文字、簡單的方法構成知識晶體,如果說是精華也可。希望在效率上能夠為他們高考推波助瀾。
最后,我們留一個課外思考題:一心可以多用么?答案是:當然可以。至于可以分散精力,一心多用的事情。下次我會寫在其他文章里。畢竟,每篇文章適合的場景大相徑庭,但是,好刀要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