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從來沒有深刻的理解過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當然也從未真正理解過先生的《背影》。雖然老師也讓背下來,自己也背下來其中的大段文字,但是始終無法理解,中年語文老師講到背影時總是哽咽,講到匆匆是總是拍手叫絕。十年前我好像理解了匆匆,也將這篇散文抄錄了多遍,感覺寫出了人生的真諦。
總是感慨時間不夠用的,也總是后悔,前一段時間要是這么干就好了,要是不那么干就好了。很多事情總是一拖再拖,拖到了最后不能拖的那一刻才完成。隨著事情的增多,有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同時也發現前輩們的建議是多么的正確,我們總是無法完成所有的事情,我們干了一件事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我們需要做有意義的事情。
好在有了年輕人,這時候只要教會了年輕人,學會逐漸放手即可。也許這就是傳承,可是當我們習慣于自己獨立完成一些事情的時候,別人做的事情自己看不上的時候,也就是自己累死累活的時候。終其一生也許我學不會放手。
接下來的日子,我要學會放手,只有放手才是管理,渾身是鐵才能打幾根釘啊,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分給他們的活,他們做的多么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