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屬于自己的安生。
最開始看到《七月與安生》的影訊,是在公交車站的巨型海報欄里。記得周冬雨和馬思純依偎在同一個男子的肩膀上相互對視,面容凝滯。似乎在示威,似乎在對抗,欲言又止,心事重重。當時腦海里閃過的情節(jié),應該又是那種兩女爭一男,為了愛情犧牲友情的爛俗題材。有這樣的想法不足為奇,因為許多小說里這種情節(jié)太常見了。后來再一定睛,發(fā)現(xiàn)居然是安妮寶貝寫的,這讓我猶豫了一下。因為雖然不是安妮寶貝的鐵桿粉絲,但是她的文字我還是讀過一些的,只是未曾讀過這一部。
說實話,最早接觸安妮寶貝的文章是小學時候看《讀者》。由于年齡原因,不喜歡那種紀實性的敘述七八十年代的中篇小說,往往挑那種短小精悍又簡潔蘊藉的文章來讀,如果再沾染一些風花雪月就更好了。安妮寶貝的文章一般都短促平快,語句凝練卻又極具張力,辭藻華美,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當時還特地買了碎花小本,專門謄寫一些柔美的詞句。現(xiàn)在回想起來,雖然當時的喜好不免有些無病呻吟之嫌,但也確實是一種少女情懷的體現(xiàn)。
其實,最讓我扭轉(zhuǎn)對影片爛俗題材看法的關(guān)鍵點,不是安妮寶貝,而是陳可辛。他雖然不是這部影片的導演,但是作為監(jiān)制出現(xiàn)在了海報的上方。這個重量級的名字一出來,先前的顧慮也就消失殆盡了。不管是十年前的《如果愛》,還是最近幾年的《中國合伙人》和《親愛的》。我相信陳大導演的眼光,也佩服他獨特的視角和固執(zhí)的理念。正因為他的固執(zhí),不那么瞻前顧后,才會誕生如此有力度的影片。雖然現(xiàn)在中國的好導演不少,但是像張導這樣不拍則已一拍驚艷,幾乎零差評的導演也屈指可數(shù)了。
好了,即使內(nèi)心已不再抗拒,但是我遲遲沒有看這部影片。
因為我在等。
我在等一個恰當?shù)臅r機,在等一個安靜的午后,在等一束慵懶的陽光。
就在我遲遲未看之時,聽說兩位女主成金馬獎影后了。
在此之前,我去影院看了《我不是潘金蓮》。雖然故事很好,圓形水墨畫很美,但是并不代表相應的女主就一定要拿獎,只能歸功于導演和編劇。再加上整個故事很紀實,沒有大起大落,演員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展示演技。
雖然網(wǎng)上鋪天蓋地都是黑馬《七月與安生》的消息,我始終沒有點開一個。
我怕被劇透。
我想一個人靜靜地欣賞。
終于時機來了。
老公出門辦事,我一個人在家。
陽光微醺,泡了一杯綠茶,打開了這部遲到了很久的影片。
最開始突兀地交代現(xiàn)實中七月與家明在地鐵中相遇,我沒有看懂。當畫面切換到小時候七月與安生在小樹林玩耍時,我才真正被帶入了劇情。安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從小就是人們眼中的“壞姑娘”。但是乖巧懂事的七月并不介意,反而與安生成為了最好的朋友。七月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分享給安生,七月的父母也對安生關(guān)懷有加。兩個女孩無話不談,形影相隨。愛情萌芽之時,七月與安生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孩,由于男孩的搖擺不定,七月與安生之間開始有了隔閡和間隙,甚至有了誤會和爭執(zhí)。最開始相依相伴的影子漸行漸遠,在時間的拍打下直至分離。在此期間,七月向往安生的灑脫,安生羨慕七月的安穩(wěn)。不斷嘗試,不斷告別,不斷接受新的生活。多年之后,兩顆始終捆綁在一起的心,在漂泊浪跡之后終究團聚。即使有過嫌隙,也曾相互怨恨,但是七月即安生,安生即七月。兩個人都在慢慢改變,最終活成了對方的樣子。
影片中倒敘插敘相互交映,虛假與真實相互結(jié)合。越到后面,越能體會到之前編排的用心良苦。越到深處,越能感受到安妮寶貝的氣息與文骨。七月懷孕之后投奔安生,此時的安生與未婚夫經(jīng)營著咖啡店,過著安穩(wěn)富足的生活,七月留著淚告訴安生: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這才是歷盡滄桑之后最初也是最終的避風港吧。
影片最后的反轉(zhuǎn)令人震撼,也令人深思。與安生相比,七月才是真正的偽裝者。從小扮演著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家長面前的乖乖女,似乎從未做過出格的事,按部就班地讀書,升學,畢業(yè),工作,在小城市定居。安生出沒于混混聚居地,混跡酒吧迪廳,抽煙喝酒,放肆快活。看上去好似安生搶走了七月的家明,其實是安生的忍讓與退出,才成全了七月與家明。可惜七月并不滿足,她的內(nèi)心有著與安生一樣狂肆放蕩的靈魂。她以家明逃婚的借口趁機逃離這個城市,去滑雪,去遠洋,丟掉一切的枷鎖和重荷,撕掉一切的面具與偽裝,輕裝上陣,浪跡天涯。
雖然結(jié)局并不圓滿,七月與安生陰陽相隔。但是安生以七月的名義,繼續(xù)著她二十七歲之后的生活。
正如安妮寶貝所言,很多時候,一個人選擇了行走,不是因為欲望,也并非誘惑,僅僅是聽到了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要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對陽光,對美,對痛楚。只愿世間風景千般萬般熙攘過后,字里行間,人我兩忘,相對無言。有生之年,一起去看看這個美麗易碎的世界。凡有等待,就有啟程。
我們之中大部分人都曾是七月,在既定的軌道下生活。表面光鮮,似無苦痛,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然而在靈魂深處,也都藏著一個安生。安生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自由。
然而我們之中,又有多少勇士,敢于沖破現(xiàn)實的桎梏,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只為僅此一次的人生?我們依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茍且營生,依然憧憬著說走就走的旅行。只是這場旅行的代價太大,返程時間未知,我們又一次猶豫了,徘徊了,顧慮了。現(xiàn)實中羈絆太多,好多事情放不下也忘不掉。我們終究放棄了自主選擇的機會,再一次回到自己的位置。
我們回頭望向熟悉的布景,偶然瞥見蜷縮在一隅熟睡的貓咪,好夢正香甜。
很多時候,我們有權(quán)利離開,卻主動放棄離開,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成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