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很想寫點什么,日記本像荒蕪的庭院,就買過來時開過一次花,而后便錯過了所有春天。在無數靈感突現的瞬間,終究還是懶惰又一次的戰勝了所有的毒誓與信念。
再次拿起筆想寫點什么的時候,是看到“鹿林小鎮”的居民年大餅發的呼吁粉絲不要取關的請求。好不容易湊來的幾十個粉,因為公眾號處于持續停更的狀態,一種人走茶涼的悲愴油然而生。于此刻才覺得自己有一份責任需要承擔,便憤然起筆執書開始構思寫給“小鎮”的第一篇雜記。
我一直很欽佩那些為小小的夢想付諸行動并努力堅持下來的人。慘淡經營之下,必結希望之果實。或許無人知曉薔薇綻放在無聲處的寂寞,但正因為此,我們才能學會孤芳自賞時的恬靜與從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這個十月,恰如其分的與以往二十幾個十月完美茍同。
每一天的時光都是新的,但生活卻總是呈現出周而復始的循環,每一個篇章都是復制粘貼。
大學的第三個國慶節,在全國人民普天同慶的美好時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窩在寢室、對著電腦、吃著外賣。當然還有所謂的旅游計劃一次又一次擱淺的無奈。
第一個國慶,我對自己說:“等我買了自行車,我一定要來一次遠行”語氣里充滿了年少無知的篤定與慷慨。
第二個國慶,車也買了,計劃也定好啦,但是最終卻在別人的好心勸慰下認慫了。
第三個國慶,下定決心痛改前非,無論山長水遠我一定要出去騎一趟。但是,我卻在假日前不久找到的另一半,幸福來得太突然。我不得不花些時間和精力去維護這段開始的戀情。
至此,我的騎行計劃正式泡湯。別人的欲望總是在膨脹,而我的就像被放了氣的氣球,落地的瞬間,隨著漸漸積滿灰塵的裝備無止境的被束之高閣。
大三的課程繁蕪復雜,而老師們的筆記更是一年勝一年的變本加厲。厚厚的八本筆記注定是要如數奉還給嘔心瀝血的老師們的。
“當然,除非你考研”所有老師如是勸誡。
每周心理中心的讀書分享會成了我唯一堅持下去的興趣,一群人坐在一起或捧腹大笑,或凝神細思。只有這時候我才會忘記浮躁,從不倫不類的生活中把自己偽裝的人模狗樣,然后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嗯,你今天過得蠻有意義。”
唯一沉醉與自我的,好像就剩下那盆被我遺忘在窗臺的綠蘿。奄奄一息時我才極不情愿地給他撒上一口水,用不了多久它又從萎靡的狀態蘇醒過來。舊的葉子枯萎以后,又從原來的地方長出新的葉子。
循環往復,生命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