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帶寶寶去了一趟北京廣播電視臺,參加了《多彩新生代》的小演員海選。很有意思是不是?電視臺、娛樂圈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太遠了,我們也是奔著“長見識,增加體驗”去的。
在這里記錄寶寶舞臺初體驗的前后趣事。
兩個星期前,我們陪寶寶在公園里玩,遇到了幾個自稱是北京廣播電視臺少兒欄目的記者。他們說正在給節目《多彩新生活》節目找小演員,想采訪下寶寶。我第一反應他們是不是騙子,但他們胸前確實掛著電視臺的工作證,還扛著攝像機。我想反正也沒啥損失,就當聊聊天好了。不過三歲多的孩子,可不懂得配合。寶寶幾乎全程都躲在我肩膀上,甚至一度故意閉上了眼睛。
無奈我就這樣抱著她和幾個記者閑聊了會,育兒理念啥的。沒成想,周二收到電話,讓帶寶寶過去參加節目海選。仔細確認過參加海選沒有費用,我們就決定帶娃去體驗下。
人家要求準備才藝。我們就給娃準備了一個成語接龍:
八面威風,風調雨順,順藤摸瓜,瓜熟蒂落,落落大方,方興未艾,礙手礙腳,腳不點地,地大物博,博覽群書,書生之見,見利忘義,義正詞嚴,嚴陣以待,待字閨中,中飽私囊,囊中羞澀,瑟瑟發抖,抖擻精神
幾天時間,斷斷續續的練習,寶寶也算學的差不多,不過好幾個詞還是會卡住,需要大人提醒。想讓她認真練習太難了,威逼行不通,主要是利誘,還大部分時候都不好使。
就這樣,我們在周日早飯后出發去了電視臺。九點十分就到了,填資料排上隊,14號,但十點才會開始面試。我們等了兩個多小時,一直到十一點半我們才最終見到海選老師。
我們預想過寶寶上臺以后可能會不說話,沒想到就預想成真了。寶寶上臺后,一兩分鐘都不開口,還一直撓頭發。我站在她兩米遠的地方,感覺她應該不是緊張,像是穿著羽絨服有點熱,頭皮癢。所以我上前幫她脫掉了外套。我一接近,她立馬變了個樣,直接就抱住我不撒手了。第一次我試圖推開她到舞臺上,但她不肯。第二次,我就用力抱了抱她,跟她說媽媽就在這里陪你,但我們需要先完成表演。也許是寶寶的需求得到了滿足,這一次她回到舞臺開始配合我的引導了。
我先讓她背一首唐詩。我提示說可以背《梅花》,都起頭了“墻角”,但她小聲嘟囔說要背《鵝,鵝,鵝》。只能說,她還挺有主意,哈哈。
《鵝,鵝,鵝》背的很順利,甚至像巧虎視頻里的一樣,有吟唱的美感。打開了話匣子就好辦了。接下來,她又順利完成了成語接龍,效果比我們練習的時候還要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當下陌生環境里更加專注。最后,還完成了自我介紹:
我叫嗝嗝,我今年3歲了。我喜歡畫畫,喜歡踢皮球,喜歡出去玩,喜歡吃吃喝喝。
自我介紹的內容也都是我們在家里問答時她自己說的話。在家里我們引導她練習,會問她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她每次說的都不一樣。我和她爸都覺得沒必要按照大人的程序化設計來,這么大點的孩子,童言童語才更可信。
到這里,寶寶的初試算是結束了。寶寶很開心的跑下來要我抱,說現在要去吃漢堡和薯條。哈哈,寶寶很喜歡吃漢堡和薯條,如果有我們很想讓她配合做的事,一般會以結束后可以吃漢堡和薯條作為獎勵。我抱住她,使勁地夸獎了她,一來是鼓勵她,二來她的表現我們也確實覺得很好。現場老師說有些小朋友,等上場了就會哭,根本就沒法面試。寶寶至少順利完成了整個流程,就很棒!
現場老師說我們通過了初試,現在去找導演復試。雖然這只是很小的事情,但我和老公都似乎松了口氣。可能對于所有的考核、考試之類,無論多小,一旦通過了,成年人心里就會不自覺地感覺輕松一些。
復試比想象中簡單,就是和導演聊天。復試過程中,導演拿出了酸奶和餅干,寶寶很快就被俘獲了。和導演聊天,雖然導演的問題沒有正確扣題回答幾個,但說了不少話。
到最后,終于到了我們最關心的事情——收費問題。我們來之前就預期這個項目應該會收費,要不然免費的好項目,也輪不到我們頭上。
導演說寶寶資質不錯,但比較小,目前只有《潮娃萌寶》節目比較合適。交費一萬多,4次彩排,每次2個小時左右,最后成片約5分鐘。我們在候場區看過《潮娃萌寶》節目,就是每個小朋友先表演個才藝,比如背誦詩詞,再和主持人聊會天。導演說只要參與錄制,保證節目一定播出。
要說完全沒心動,也是假的。畢竟參與彩排,見見大場面,對寶寶成長總會有些幫助。而且,面對導演小辦公室的熱情,拒絕起來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最后我們還是委婉地拒絕了——寶寶太小,感覺節目學習成長有限,但費用并不低,所以等大點再考慮別的節目。
出來后和別的家長聊天,才知道一萬多的費用,竟然是一萬九千八。感覺導演是不是也擔心這個價格直接甩給我,直接就把我嚇退了,所以先跟我說個一萬多試探下,如果我有意向了,再說實情。
如果家底厚,愿意讓孩子嘗試和體驗,參加一個節目還挺好的。比如告訴我們具體價格的家長,擔心的不是費用,而是說孩子已經報了其他培訓班,擔心時間沖突了。只能說,不同家庭情況差別太大。
但我們普通家庭,每一分錢都得算著花。花在了這里,就沒法花在別處。兩萬塊錢能讓寶寶做不少事情呢,而是否出鏡顯得就沒有那么重要。
這次免費參加了海選,去了離我們生活很遠的電視臺玩了一趟。也帶著寶寶花幾天時間刻意準備了節目,在舞臺和陌生人前面完成了表演,順利完成,讓寶寶有了舞臺的初體驗,目的達成啦!
事后和老公交流,我們倆對于消費又有了新的認識——如果要花比較大一筆錢,不能當下就做決定,而是要脫離當前環境后,事后再做決定。這個是我們經過好多次思考才得出來的經驗。每次帶寶寶體驗什么課程,感覺都還不錯,再有導購員的話術勸說,確實就非常想報名。
有很多電話詐騙,也會營造類似這種環境,比如一直不讓你和別人接觸,不讓你掛電話之類的,估計是差不多的心理。
但是,離開那個環境后,理智就會回歸,報名的沖動沒有了,更多是審視課程。過后思考、權衡后,還想交費報名的事,基本就是想清楚了、決定后不會后悔的事——這樣才是正確的消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