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寶還在襁褓時,屬于憨厚安靜的類型,看著他的哥哥姐姐們個個活潑好動,經(jīng)常把整套房子吵得快要振動起來,我就覺得我的大寶和他們是不同類型的,他應該像我和他爸爸小時候一樣斯文安靜,教育起來應該很省心。直到大寶差不多兩歲,我開始覺得帶孩子很吃力……
? ?我們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老公長年累月在外地打拼,我在行政機關(guān)工作,朝九晚五,大寶長期由奶奶帶著,我下班后的全部時間也都安放在孩子和家庭上。怎么說呢,年輕人的育兒觀和老一輩的還是存在很大分歧的,婚后育兒前相安無事的婆媳大多也是因為有了小孩才會產(chǎn)生各種矛盾,導火索自然而然就是孩子的育兒觀的差異。我們家也不例外。
? 我自認為自己是個很有耐心的人,一般情況下不會對孩子無緣無故發(fā)火,對他們也是慢慢引導。但是,孩子奶奶是個急性子,她既寵溺孫子,也常常“語出驚人”。
“你怎么那么蠢啊,叫你不要亂動就是不聽,你看,給我造成了多大麻煩,這地板我才剛拖干凈又被你弄臟了。”
?“怎么老是要抱,還哭,還哭,再哭就把你扔出門口。”
?“再不好好睡覺,大灰狼就來啦,專門抓不聽話的小孩。”
?“好好喝奶,要不然等下衣服又弄濕啦,你看,你看,話還沒說聽,衣服又弄濕了。”
? ? “還不聽話,我就打你了!”
? ? ? ?……
? ? 這些話語,別說是孩子,連我們成年人聽到了心里也很不好受,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自己的心就難受得緊緊揪成一團。大寶兩歲這個階段的表現(xiàn)確實出乎我們意料的調(diào)皮搗蛋,他也開始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小叛逆期,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像一歲半前我們想怎么“玩”他就聽我們怎么玩。其實,看到大寶這么活潑好動,我心里是欣慰的,作為一個男孩,這才是他應該表現(xiàn)的樣子!但活潑好動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引導約束。大聲吼叫會對孩子造成不好影響,我也很反感這種教育方式,很多時候這樣的話語不但起不到作用,孩子還會反其道而行之,然而,我自己也常常面對大寶表現(xiàn)出的各種磨人的行為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我不懂得他的心理是怎樣的。
? ?今年9月份,小寶也降臨這個世界,同樣是男孩,回頭看看大寶的成長歷程,再看看眼前這個小不點,我已經(jīng)預感到了接下來的生活將一團糟,雞飛狗跳的壯觀場景一幕一幕地在我眼前播放。我一直都在尋找合適的親子關(guān)系教育方式,直到看到《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才頓時送了一口氣,在黑暗中行走了這么久,終于看到了曙光!
? ?《怎么說》第一章里講述了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以往,我們總是將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孩子,卻從來沒想過接受他們的感受,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小,但他們有思想也有自己的需求,我們成人不能用我們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感受并沒有對錯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應該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幫助孩子面對他們感受的四個技巧是
? ? ? ?1、全神貫注地傾聽。
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 ? ? ? 3、說出他們的感受。
? ? ? ?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
? ? 拿到這些方法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應用到和大寶的親子關(guān)系上,剛好有一天奶奶需要出門幫忙摘沙田柚,讓我獨自在家煮飯帶娃,一開始我擔心自己無法應付這么多事情。平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大寶會打小寶,大寶在家?guī)缀跏且棠瘫е模箫垥r大寶不能獨自玩耍總是哭鬧要抱。
? ? 果不其然,當我開始準備午餐了,大寶就過來踩我腳背,哭鬧要我陪玩要我抱。我想到書中教的辦法,便耐心地蹲下來,專注地聽大寶的需求。
? ?“麻麻,抱抱;麻麻,你和我一起玩”
?“哦,寶貝想要媽媽抱一下,寶貝不想自己一個人玩玩具,想和媽媽一起玩是吧”
? ?“是”停止哭鬧,堅定地回答了我。
“哦,這樣啊”“嗯,我先去看看托馬斯。”然后自己就去玩玩具了。
? ? “……”
? ? 說實話,大寶這樣的表現(xiàn)驚呆了我,換成平時是這樣的情景:
?“婆婆,抱抱,婆婆,抱抱!”小聲嚶嚶地說著。
?“婆婆要煮飯,不煮飯你吃什么,怎么在家還老是要抱,自己去玩一下咯。”背對著孩子極不耐煩地大聲回答。
“嗚嗚……婆婆抱抱,婆婆抱抱,……”變成了大聲哭鬧。
?“哎呀,你怎么這么多事端的,不是這就是那,還讓不讓我干活了!”變成了更大聲的吼叫。
? 大寶邊哭鬧邊就地躺下,腳不停地亂蹭亂踢,哭得更傷心更大聲,還常常大聲尖叫!
? 可那一天,我運用了書中的指導方法后,大寶就在我煮飯過程中開心地玩著他的玩具,我也可以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完成了午飯的制作。在這過程中,大寶有兩三次跑進廚房開心地和我說著他覺得好玩的事,我每次都蹲下來認真傾聽,然后也很開心地講述他的感受,得到滿意的反應后,大寶繼續(xù)投入玩具堆里自娛自樂。
?就這么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讓我看到我和孩子間很重要的親子關(guān)系,也讓我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了期待與希望。在這幾天里,我也不斷地將書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生活中,雖然不是百試百靈,但我和孩子之間的溫馨場景越來越多,我也更愿意用有效的方式陪伴他。其中,值得高興的是,老人在我們的指導下,也開始嘗試和孩子好好說話,開始努力用有效的辦法陪伴孩子。
? 這本書我還沒看完,參加大頭21天早起成長營的前七天里,也并不是每天都能早早起來完成一系列的時間安排,七天了才看了兩個章節(jié),但生活還是慢慢進入規(guī)律的軌道,每天即使不能全部完成所有的計劃事項,然而還是有很多小收獲。大寶兩歲三個月,小寶才40天,產(chǎn)后極度虛弱的我一邊照顧大小寶,一邊努力做好產(chǎn)后康復。養(yǎng)育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情,我邊學習邊陪著孩子一同成長,我想要讓他們遵循他們的個性陽光、開朗、溫暖、自立地成為他們應該成為的樣子,而我,也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收獲,成為我想成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