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的男人》這部電影來自捷克,看過的人應該不多,但看過這部電影的很多人都說自己的世界觀被嚴重顛覆。
一個人的世界觀哪有這么容易被顛覆,只是這部電影傳達的主題的確令人震驚——完美的出軌可以拯救婚姻。
講究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的盧德福有一個致命而且著名的理論,他認為不忠和出軌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在他的眼中,另一半肯定不喜歡和一個無聊的男人呆在一起,而不斷的出軌和新鮮的刺激,則能保持自己的活力和對另一半旺盛的欲望,從而保持婚姻中的新鮮感。所以說,不忠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已經年逾60的盧德福不斷地在婚姻中實踐著這個危險的理論,把路上看到的美女和情人存在腦子里,回家面對妻子時開啟自動駕駛模式,并做好掩飾,從而將婚姻和愛情經營得風生水起。
然而他的女兒卻嫁給了一個叫做安德魯的不開竅的小伙子,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孝順的女婿和兒子,一個忠于家庭和妻子的老公。安德魯的婚姻日漸乏味,夫妻之間相當冷淡,在為了要孩子而以各種姿勢努力的同時竟然還能夠冷靜地討論賬單。
盧德福看到了女兒的厭倦,以及女兒婚姻里的危機,他認為再不做點什么,這樣的婚姻很快就會走到盡頭。為了挽救女兒的婚姻,他向女婿傳授了自己的理論:完美的出軌可以拯救很多家庭和婚姻,并且幫助安德魯出軌。
女主角出現在臺球室時穿著紅色超短的包臀裙,好身材一覽無余,栗色的大波浪秀發襯著姣好的臉蛋,眼神里都是風情。為了讓頭發不擋住視線,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內褲脫下來扎馬尾。在這樣的女人幾番勾引挑撥之下,無聊的男人終于出軌了。
為了掩飾自己的出軌,安德魯出賣了岳父。在盧德福給女婿出示情人的照片的同時,他的妻子瑪塔和女兒在樓上聊天。她其實早就知道了他那138+1次的出軌,以及給情人拍照的習慣,她一直假裝不知道,因為她覺得這不是他的錯,他只是被欲望驅使去做了這些事情,最后還是會回到她身邊。況且,出軌也是有好處的,沒有什么比讓男人感到愧疚更有用的了,他不出軌的話,會給你買華倫天奴的包包嗎?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很是奇怪,瑪塔是不是不愛自己的丈夫?她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瑪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包包,卻因為它死于車禍。
妻子死后,盧德福一個人生活得亂七八糟。女兒鼓勵他去找新歡,他卻沒有心情獵艷,當女兒告訴他其實瑪塔知道一切時,他無比懊悔自己那138的次出軌,并勸女婿趕緊回頭:她現在覺得高興,是因為她覺得她有了一個特別的存在,特別是她覺得你成熟了,但是當她發現這其中另有隱情,她就不會再相信你了。
劇情似乎開始走向俗套時,忽然出現轉折:盧德福發現了妻子長達15年的婚外情。剛開始他氣憤得要倒掉她的骨灰,要教訓妻子的情人,和妻子的情人聊過之后才終于理解了自己的妻子,其實她需要的是一直看著她、陪著她的人。男主角有句話說得很在理,你出過那么多次軌,為什么會這樣生氣呢?他知道自己做得不足,于是從寬宏大量的崇敬變成了彼此的諒解。
而安德魯呢?一周三次的偷腥,明目張膽在小樹林里面車震,給妻子和情人買一樣的內衣,謊話一個接一個。此時的安德魯因為出軌,變得陽剛有活力,事業有成,并重新贏得了妻子歡心。男主角膽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讓人覺得惡心。這時我不得不同情起男主角的妻子。
安德魯的妻子跟瑪塔聊天時對出軌的反應很激烈,我以為她是一個貞烈、專一的女子;在女主角要和她談談,安德魯以為事情暴露了,在妻子進入廚房時,他緊張地把所有的刀都收在自己身上,我想她可能只是有些強勢。然而,劇情繼續往前發展,妻子在觀察丈夫是否與服務員有一腿時,她的老情人意圖復合。她和她父親一樣,明明是自己先出的軌,卻要求對方忠誠專一。
這部電影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很巧妙:當你以為有一部分人是受害者,站在一個道德的高度上時,突然看到全部的事實,發現其實沒有一個人是所謂的好人。
最后妻子起了疑心,到飯店去探究真相。小三懷孕了,局面一片混亂,岳父出面承擔了一切。他摟著大美女說,她不嫁給我,難道去跟哪個已婚的男人糾纏?這樣最后留下的是破碎的家庭,她還要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他把利弊講得非常清楚:安德魯不會娶你,就算離婚了也不會,而我現在愿意做你的接盤俠,你要是不愿意以后的生活會很艱難。
出人意料的,這部影片最后竟然是一個圓滿的結局:男主成功解決了小三,并和妻子感情濃度急升,實現了一次近乎完美的出軌,盧德福替女婿解圍并順利將影片的頭號美女收入囊中,原配小三和諧的生活在一起,每個人都站在了一個世俗的好人的高度,在安定生活的同時享受與情人在一起的激情。
影片最后盧德福撬開游樂場的門進去坐過山車時和孫子說的那句話再次呼應主題。如果一切循規蹈矩,那么生活還有什么意思呢?
這四個人的出軌一定不會就此終止,這只是一次短暫的停息。
影片從頭到尾給人一種為婚外情正名的感覺,男主因為出軌而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婚姻,最后還獲得了大團圓的結局。我不想一開始就批判它的主題。男人出軌追求肉體的刺激,女人出軌追求精神的安慰,孰對孰錯怎能分清。
“完美的出軌可以拯救婚姻”這句話從某個層面來說是有道理的,完美的出軌給婚姻帶來了刺激和新鮮感,能夠維持夫妻間的感情濃度,而這正是婚姻中最容易流失的。將謊圓到最后,反而會生活安樂且富有情趣。
忠誠是社會秩序的需要,而多偶是動物的本能。大多數人認同一夫一妻制,但走婚也不是道德低下。我們或許可以抱著寬容的態度去審視。
于我而言,多偶意味著貪心、欲望和屈服(瑪塔出軌是即要享受丈夫帶來的刺激,又想獲得情人給予的陪伴),我能夠接受的婚姻必須忠誠專一、坦誠直率。但我并非不能容忍這種行為的存在。每個人的婚姻觀是不一樣的,我并不想對開放的婚姻關系存有鄙夷。只是,謊言畢竟是謊言,完美的出軌是不存在的。
若雙方都認同多偶,并且能接受對方多偶,兩人心照不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開放的性關系”,這雖然不太符合大多數人的價值觀,但也不必要上升到道德層面。但若只有一方傾向多偶,另一方傾向專一,兩人價值觀不同,婚姻中充斥著欺騙和隱瞞,那便是有問題的。而有些人自己出軌多次,卻要求伴侶忠貞,雙面標準也是不合理的。
步入婚姻的雙方應該坦誠,且完全相互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