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各大賣場瘋狂促銷,打折優惠清倉層出不窮。
我媽突然意識到我爸的過年新衣還沒買,于是趁著晚飯街上人不多帶著我爸去踩踩點。
差不多過了半個多小時,我爸滿臉不高興的進了門,外面下著大雪,臃腫的黑色大棉襖上白白的一片片雪花,就像從泥土里開出的白色小花。
我媽打著傘跟在后面,手里拎著個袋子,一臉無奈。我爸一看見那袋子就來火,直罵說“這么難看我又不喜歡,買來燒錢啊!”
我偷偷問我媽多少錢,我媽說要349,還是打了折的,接著又說了一句“10快錢也不肯少,不過你爸穿著好看。看我爸黑漆漆的臉,我媽也委屈“明明心里頭喜歡的很,就嫌貴”
坐在邊上的我看他們倆因為340和349爭執,突然就感覺莫名的一陣心酸。
我是個獨生子女,家在農村,父母棄農從商,現在做著小生意,只夠糊口。
像許多人一樣,我的父母非常愛我,也像更多人一樣,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當你習慣了被愛,當你習慣了一回家桌上就有愛吃的菜,當你習慣了吃魚的時候你母親給你挑刺,當你習慣了在街上看到喜歡的東西再貴父母都能舍得買,當你習慣了一有天氣變化父母就電話通知的時候,你會忽略很多。
在中國,一個普通家庭養育一個學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物價飛漲的現在。
隔壁的CC,曾經是個出名的美女,父母放在心上寵愛,在家里幾十年沒干過一丁點的活,沒受過一丁點的罪,她習慣了父母的溺愛,習慣了對父母的呵斥。直至戀愛分手一蹶不振,外貌變了,年齡變了,唯一沒變的只有她對父母的不尊重。
她嫌棄自己的父母為什么不會賺錢,那樣前男友就不會和另一個條件好的女孩走了;她嫌棄自己的父母沒有人際關系,不能給她找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她嫌棄父母唯唯諾諾,小家子氣,上不了臺面,給她丟臉。
她唯一不嫌棄的恰好是自己的無能。
中國近些年經濟不景氣,工廠大量倒閉,有門路有資本的生意能在逆境中發光,什么都沒有的生意只會更難做,可惜我家不屬于前一種。
我家條件一般,父母也是過日子的人,但卻很舍得在我身上花錢。初中是借讀在外地,3年5千的借讀費,還有各種其他費用,高中我母親經常給老師送點東西,只為了老師對我照顧一點。
我高考成績并不理想,雖然上了本科,但是學費極高,那個暑假我一直在外幫父母做生意,可能是愧疚難過,可能是一夜成長,也可能是迷茫不知前方。他們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忙碌,而我還在夢中,晚上11點多回來,我已入眠,酷暑寒冬皆是如此。看著母親為了幾塊錢,口干舌燥的討價還價大半天,再累再生氣對客人也是笑容滿面,我突然想哭。
年少的我們對于不合群的事情總是抱著反對態度,我們愛面子,愛消費,愛炫耀,仿佛只要和別人有一點點的不一樣都會被暗地嘲笑。但卻忽略了父母在別人面前放下尊嚴低聲下氣 ,忽略了父母在炎日下揮汗如雨的干活賺那幾塊錢,忽略了別的家長在父母前不停說自己孩子如何優秀,期末又是前三,而父母除了賠笑什么話都說不出,因為孩子的成績比不上別人家的。
我不知道別的孩子怎么想的,但我是真的心疼了我的父母,我母親才40多歲,只要撥開外面的染發,里面滿滿的白發,我父親不老,卻因為常年干活腰間盤突出,關節炎,一到陰雨天就渾身難受。我不心疼,不難過嗎?
從小學到高中都沒有得過一次獎學金的我,在去年偶然獲得了三等獎學金,錢不多,但是我很久都沒有看到我爸媽這么高興了。我那時就在想,如果我之前再努力一點,再多考一分,拿個二等獎學金,他們是不是會更加高興。
CC說自己沒有目標,沒有夢想,沒有任何值得自己為之努力的人和物,我當時只覺得CC的父母太不值。站在朋友的角度,CC爸媽已經將近60,一個整天打臨時工回家還要洗衣做飯給女兒吃,一個為了女兒的嫁妝還在工地干活。就這樣,CC還在當一個“啃老族”。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但我是絕對舍不得爸媽一大把年紀了還在外辛苦奔波,他們勞苦了一輩子,老了還要給孩子操心,孩子卻認為他們是累贅。
我現在二十出頭,生活才剛剛開始,父母慢慢老去,我在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