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關于青春的迷茫誰都有過,這不我也來了……
這兩天被兩個問題困擾一個是有關于獨立,一個是有關于興趣。無論是在每日的工作中還是回到家的生活中我無時無刻的在想著這兩個問題,記得書友會今年的第一次活動xuemei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姓名誰誰,愛好戶外運動,春節是騎著自行車從北京出發回老家的,戶外運動去過哪哪兒,87的,活該單身!ta在介紹完后對我觸動比較大的兩句話就是:
1.春節騎行回家的
2.活該單身里的“活該”二字
我接觸的人當中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我親生老哥上學時從他們學校出發騎山地自行車回家,用時一天,還有一個人就是古典老師上學期間一次從南方向北方大半個中國的騎行。xuemei姐是我知道的第3個長途騎行的人-唯一的一個女性,此次的故事對我觸動很大,我想到了兩點一個是愛好,一個是行動,只有極度的熱愛才會使他們的騎行變現,變現的過程中也體現了他們向生活發起的挑戰,在行動之前做好了各方面的細節計劃,然后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實行最后完成。說到計劃我有一個深刻的自行車騎行體會,初中由縣城往家返途的過程中出現了逆反心理,后悔為什么騎自行車出發而不是選擇坐車當時特想放棄,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將路程分為幾個階段不同的每個階段我騎完后分別蹬幾圈車腳蹬,數著數著興致來了,這一段和這一段有什么不同,哪里是有坡度的哪里是平緩的,不知不覺的就到了家里。
從1中我還想到了變化給人帶來的無窮的動力,我文中三個人的做法都體現了對于生活中少見的行為中的一種變化,他們沒有墨守陳規,樂于尋找生活中的刺激,在過程中不段的激勵自己,對今后的生活中獨立性有積極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2中最刺眼的兩個字是活該二字,這兩個字直扎我內心,我開始不服頓時一個詞兒“憑什么”因為當時我聽到此話時我有一種同病相連的感受,我從來沒有接受過這么直接的字眼,那一刻警醒了我向自己發問的過程,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一味的尋求穩定、安全感,你所謂的穩定安全感只不過是不敢挑戰,不愿走出去的一個借口而已罷了,回想自己工作這幾年的生活里有多少是在這樣的死循環下進行的了拒絕變化,拒絕成長,每天重復著同樣的事情,不停的在原地打轉,對于要有的路沒有規劃,光看到了別人取得成功時的結果沒有看到他們底下付出的努力,你不活該誰活該,你不成長還怪別人不等你嗎?
三公子在一次讀書的分享中將一次讀書多少頁,哪類書如何去找,怎么提高自己對書的辨識分得一清二楚,你說她不成長誰成長,如今她已歐洲各國巡游,而你活該在這自己的小圈里羨慕別人的興趣,而自己沒有堅持下來。
最后用星姐說過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反思吧:所有關于青春里的奮斗故事,都離不開艱苦的環境,捉襟見肘的窘迫,但那些回憶起來能讓你的皺紋都舒展開來的人和事,才是你綿長的生命時光里,最溫暖幸福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