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戰略。
產品戰略要符合公司戰略,人性也好,情懷也罷,最終都要為公司貢獻價值,這就是商業。
戰略這個詞很多人會覺得形而上,具體一點,它要考慮的因素包含目標和愿景、路徑規劃,和當前所處的階段。目標和愿景就是產品的終極定位,比如小米,有人說小米是個手機廠商,但雷布斯說過,我們是一個品牌商。路徑規劃就是到達大目標的大的打法。現在比較流行的是單點切入、變道、升維。比較典型的例如滴滴,由出租車叫車軟件,變道到專車、快車,順風車,從而升維到出行用車服務。而升維以后的產品平臺,其降維打擊是很有殺傷力的,例如后續的代駕服務。所處階段就是要清醒的知道產品目前所處的節點,和應該掌握的節奏,特別是要禁得住誘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 資源。
產品任何能利用的資源。包括市場資源、運營資源、研發團隊、累積的用戶和數據等等。這里面除了既有資源還要考慮可獲得資源。善用資源是產品經理必須修煉的功力。不做空中樓閣,讓資源合理利用,并用優勢資源戰勝對手。平臺做大了最后都是拼資源的。
3. 競爭。
包括直接競爭、覆蓋競爭等等。確定競爭一定要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用戶有可能采用什么方式來滿足需求,一切方式都可視為競爭,即便它可能算不上什么產品。給用戶提供更優的解決方案才是產品的價值。除了要應對外部競爭,還要建立競爭壁壘。競爭壁壘的種類有很多,互聯網產品是典型的體驗經濟,靠技術壁壘構成競爭防御越來越難,即便是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也遲早會被對手掌握。所以更多要考慮用戶的忠誠度建立,和提高用戶遷移成本,再就是無止境的優化和創新。
4. 價值。
屌絲PM容易忽略的是商業價值,老板意淫以后,容易忽視的是用戶價值,不BB太多了。
這個題目太大,先說主要的吧,也是思維容易被局限的一些因素。總之,要更有大局觀,著眼點可高可低。